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2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55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39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南秦岭城口火山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和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秦岭大巴山城口断裂带出露一套玄武安山岩、安山岩组合,火山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测试结果为716±4Ma,表明其为新元古代岩浆产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火山岩富集轻稀土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以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Cs、Ba、Th、U及高场强元素分异为特征,Nb、Ta强烈亏损以及低的Ti(Ti O_20.85%)含量,与典型的岛弧火山岩相似;微量元素La/Nb、Th/Yb及Hf/Ta比值特征也显示岛弧岩浆属性,相对高的Zr/Y、Ta/Yb和低的Zr/Nb比值区别于大洋岛弧火山岩,具有明显的大陆亲缘性,表明城口火山岩形成于陆缘岛弧环境。综合已有的地质、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新元古代晚期扬子板块北缘及南秦岭地区为一活动陆缘岩浆杂岩弧,暗示中国华南板块很可能位于Rodinia超大陆的边缘部位。  相似文献   
122.
Sensitivity experiments with atmospheric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CAM3 have been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atmospheric response to warm wintertim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 in the Kuroshio Extension (KE). Mechanism for the sustaining abnormal atmospheric response to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 (SSTA) is revealed. It is found that the warm wintertime SSTA in KE leads to soil moisture changes across the Asia continent. The abnormal soil moisture may possibly be one of the reasons for the sustaining of abnormal atmospheric response intrigued by SSTA. Oscillations of perturbations intrigued by warm wintertime SSTA in KE, which have similar frequencies with that of intrinsic atmospheric oscillations, are superposed on the atmospheric oscillations and propagate with primary periodic oscillation of the atmosphere. These SSTA-intrigued oscillations are coupled with natural atmospheric oscillation and finally become parts of it. This is probably another reason for the sustaining of abnormal atmospheric response to SSTA in KE.  相似文献   
123.
张少洪  李洪绩  徐宏  李玮 《气象》1996,22(3):33-36
航空气象业务系统选用高性能的Indigo工作站,收集与处理的资料量大,提供的航线、机场和独特的三维图产品丰富。系统采用开放式模块化结构设计,在网络状态下运行,网上用户可共享其全部的资源和产品。  相似文献   
124.
SBDART(平面平行辐射传输模式)是近年来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一种计算辐射传输的模式,该模式旨在解决在卫星遥感和大气辐射能量平衡研究中遇到的各种辐射传输问题。它是基于大量经过仔细筛选的物理模式而建立起来的辐射传输模式,并且在实践中发展完善。文章详细介绍了SBDART模式的功能和结构,并利用SBDART模式结合卫星资料反演出云的光学厚度、有效粒子半径及消光系数,实现了对飞机积冰区域的有效识别。  相似文献   
125.
2002年6月20~24日梅雨锋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分析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利用“973”中国暴雨试验获得的加密观测资料 ,首先对 2 0 0 2年 6月 2 0~ 2 4日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进行了分析 ,有 7个尺度较大的α中尺度对流系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 ,造成了大范围的强降雨。然后针对安徽南部发生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 :MCS生成于切变线南侧的西南暖湿气流中 ,其源地是大别山区和大别山与九华山之间的长江河谷地带 ;低层西南风的水汽输送是安徽南部对流不稳定和对流有效位能积聚的主要原因 ;在降雨发生前整层可降水量有明显增加 ,开始降雨后则逐渐减小。雷达探测的回波显示α中尺度对流系统中有 β和γ中尺度系统的活动 ,β和γ中尺度系统与整个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移动方向不一致 ;中尺度对流系统中的带状回波有地面中尺度辐合线配合 ,对流带随地面的中尺度辐合线移动 ,对流带中的对流单体沿辐合带移动。  相似文献   
126.
针对Melbourne-Wubbena(Mw)组合和Geometry-Free(GF)组合探测、修复周跳的优点,提出联合使用这两种组合探测和修复周跳的基于固定宽度的滑动窗口的改进方法。改进方法能探测出小周跳、等值周跳、连续周跳、三周跳,也能探测出电离层残差法不易探测出的特殊组合周跳,如(9、7)组合,(3、2)组合等,更适合实际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7.
采用常规观测和"973"中国暴雨试验资料,对2002年6月22~23日一次由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发展而产生的低涡,以及伴随其发生发展的对流系统进行了分析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MCSA东移到河南西部时,由于对流层中层正涡度中心的强迫和潜热释放产生了气旋,低层的暖平流可能是低涡东移发展的原因之一.模拟结果显示低涡东部的对流系统发生在气旋东部的暖切变上,西部对流系统发生在冷切变附近.在低涡的南部偏南风与偏北风之间形成辐合线,辐合线上有低层偏东风与高层偏西风的垂直切变,对流沿辐合线由西南向东北方向移动形成对流带.对流系统发展强盛时除了低层的强辐合外,高层较深厚的强辐散是其维持的重要原因,当系统倾斜时表明开始减弱.试验加密资料分析也表明:降雨发生前有明显的增湿过程,而降雨开始后,整层可降雨量迅速减少;对流系统南侧强的西南低空急流向对流区输送了大量水汽;气旋东移后,西北风(冷空气)的侵入使降雨结束.  相似文献   
128.
在实际大气中凝结加热对中尺度系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扰动的波谱和谱函数,重点讨论在凝结加热条件下扰动不稳定的性质及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凝结加热时,在相同垂直切变条件下,随着波长的减小,不稳定增长率增大,即加热放宽了不稳定出现的条件,且尺度越小的扰动,对不稳定的条件要求越低。当Nse2 <0时,在大尺度和中α尺度波段,风切变有利于不稳定的发展,由风切变造成的动力学不稳定是主要的,而凝结加热造成的热力学不稳定处于次要地位;而在中β尺度波段,风切变则抑制不稳定发展,此时凝结加热造成的热力学不稳定处于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9.
三塘湖地区石炭纪火山岩出露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东北缘考克赛尔盖山、三塘湖乡、大黑山及淖毛湖一带,位于克拉美丽断裂带北侧.主要岩石组合为基性、中酸性熔岩及火山碎屑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基性-中酸性火山岩为同源岩浆产物,其中的玄武岩样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具有明显的Nb-Ta-Ti负异常.石炭系火山岩源于亏损地幔,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未曾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并经历了岩浆结晶分异作用过程.综合地层岩石组合、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认为三塘湖石炭系火山岩应形成于与俯冲作用有关的构造环境.利用锆石U-PbLA-ICPMS获得安山岩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328.9±1.9)~(331.3±2.3)Ma,该年龄代表了安山岩的成岩年龄.结合区域内的地质记录、同位素年代学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表明准噶尔洋北缘的俯冲消减作用在早石炭世已经存在,三塘湖火山岩形成于准噶尔洋早石炭世俯冲作用诱发的岛弧岩浆作用.  相似文献   
130.
基于分形方法的多孔介质有效应力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铁  李玮  毕雪亮 《岩土力学》2010,31(8):2625-2629
在充分分析国内外多孔介质有效应力研究基础上,针对石油工程中深层岩石复杂结构特征,应用分形几何理论,分别建立了深层多孔介质岩石有效应力的二维和三维分形计算模型。该模型能反应任意孔隙结构下的应力作用关系,是现有相关有效应力模型的补充和完善。为了现场应用方便,进一步给出多孔介质有效应力分形模型的简化式。实例计算表明,应用简化式计算的有效应力值误差在7%以内,可以满足油田现场的要求,并且应用简化式有利于应用测井数据获得连续的有效应力剖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