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7篇
  免费   1108篇
  国内免费   1310篇
测绘学   730篇
大气科学   603篇
地球物理   1186篇
地质学   2558篇
海洋学   723篇
天文学   95篇
综合类   369篇
自然地理   641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356篇
  2021年   373篇
  2020年   283篇
  2019年   370篇
  2018年   316篇
  2017年   315篇
  2016年   299篇
  2015年   295篇
  2014年   330篇
  2013年   349篇
  2012年   373篇
  2011年   375篇
  2010年   363篇
  2009年   360篇
  2008年   335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259篇
  2005年   199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4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4篇
  1957年   8篇
  1954年   5篇
  1943年   3篇
  1942年   3篇
  1941年   3篇
  193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吐哈盆地中央构造带正反转演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吐哈盆地中央构造带由火焰山构造和七克台构造组成。中央构造带形成于三叠纪晚期至侏罗纪早期,表现为伸展构造特征,生长断层上盘地层厚度明显大于下盘,并于断层上盘所在的台北凹陷形成沉降中心。晚侏罗世,由于拉萨陆块与欧亚大陆的碰撞作用导致吐哈盆地由伸展盆地转变为挤压盆地,中央构造带也于此时发生构造反转,由早期的伸展正断层转变为挤压逆断层。发生于55Ma的喜山构造事件对天山地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影响时间略有滞后,大致发生在晚渐新世至早中新世,中央构造带即在此次构造事件中强烈变形,逆冲出露于地表。  相似文献   
72.
羌塘岩带碰撞后超钾质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羌塘超钾质火山岩为板块碰撞后的产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同时具有板内火山岩和俯冲带岛弧火山岩的双重地球化学特性。化学组成上富含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Cr、Ni等相容元素。在成因上受分离结晶作用和源区混合作用共同制约。源区为受古俯冲上地壳物质和下地幔上升流体交代混合的EMII型富集地幔端元,可能富含角闪石和金云母等矿物。  相似文献   
73.
GIS支持下的全国广播电视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介绍了GIS支持下的与专业信息充分结合的 ,为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决策支持等方面的实例。从技术和应用角度论述了服务于全国广播、电视信息管理和决策的“GIS支持下的全国广播电视覆盖信息管理系统”。对构成系统的数据组成、数据库结构、主要功能模块、应用效果等情况进行了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74.
The flow of organic matter along the main navigation channel of Ria Formosa, Portugal, was assessed using determinations of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SPM),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 (POM), and chlorophyll a (chla) concentrations in conjunction with stable isotope values of primary producers, particulate matter, and two filter feeders. SPM in the lagoon is dominated by inorganic particles comprising 80% of total weight with organic matter averaging about 20%. The algal component of the POM averaged about 5% with the remainder comprised of detritus. The δ13C values of primary producers ranged from ?9.1‰ in the intertidal seagrassZostera noltii to ?30.7‰ in the red seaweedBostrychia scorpioides revealing underlying differences in the mechanisms of carbon uptake. The δ13C value ofB. scorpioides, which develops entangled on the salt marsh speciesSpartina maritima, suggests that its main source of inorganic carbon is atmospheric CO2. The δ13C values of the high marsh macrophyteSarcocornia perenni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distance from the ocean while δ13C values ofZ. noltii decreased, probably because higher decomposition of organic matter at inner stations lowers the δ13CO2 value in the water. The δ15N values of Ulvales, seagrasses, and marsh plant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from outer stations to inner stations. This increase may be due either to recycling of nitrogen (N) within the marsh (with loss of light N2 or NH4) or to inputs of isotopically heavy N from sewage. The δ15N values of particulate matter showed an opposite trend, which indicates higher microbial degradation of organic matter at the inner lagoon. The data demonstrate that the seston in the lagoon is a mixture of detritus from lagoon primary producers with a minor contribution of microalgae. The filter feeders are most likely assimilating a mixture of phytoplankton and microphytobenthos. Digestion of lagoon seston is selective. The δ15N values of both muscle and digestive gland of filter feeders showed the opposite gradient of particulate matter indicating that the depleted δ15N of SPM at inner stations was not assimilated or even ingested. Stable isotopes values did not differ between the filter-feeders—the mussel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 collected on buoys and the clamTapes decussatus collected in the sediment—suggesting a considerable mixture of benthic-pelagic organic matter throughout the water column. Assessment of the changes in isotopic decomposition of detritus as it decays is required to refine our understanding of organic matter transfers in detrital food webs.  相似文献   
75.
内蒙古草原温室气体排放日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静态值-气相色谱法研究内蒙古草原温室气体N2O、CO2、CH4与大气交换的日变化规律。CO2日排放变化形式基本相同,和大气交换的总结果是向大气排放,影响草原N2O排放日变化形式的关键是土壤含水量和表层土壤理化特性,日温变化主要影响其日变化强度;影响草原CH4日变化形式的关键因子是土壤水分和供氧状况,而温度和植物的生长状况则影响吸收强度,利用内蒙古草原温室气候排放相对固定的日变化形式,可以对相同生产季内每周1次的观测结果进行矫正。  相似文献   
76.
柳林  李娜  常平  张国胜 《山东气象》2003,23(4):12-14
通过对冀东南、鲁西北一次区域性大暴雨的分析表明:除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以外,超低空急流是大暴雨不稳定能量和水汽的主要输送者,高能区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大暴雨所需的强烈上升运动。暴雨落区与超低空急流前部最大风速切变区的位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7.
梁钰  王蕊 《河南气象》2003,(1):14-16
分析了2002年5月多雨期的环流形势演变特征以及河南省出现大范围降水过程时的影响系统、物理量资料等,揭示了2002年5月河南省多雨的天气学成因,得出了5月份强降水预报的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78.
利用1980~200l午封丘县夏蝗发生资料和同期该地区气候资料,采用合成分析法,分析了气候条件对夏蝗发生的影响,并找出了一些预测夏蝗发生的定性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79.
山西大同盆地口泉断裂全新世古地震活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野外调查表明 ,口泉断裂断错了断面附近的 3级地貌面 ,包括大同盆地西侧全新世形成的洪积扇后缘及位于洪积扇冲沟内的Ⅰ ,Ⅱ级阶地。其中冲沟内Ⅱ级阶地为剥蚀阶地 ,Ⅰ级阶地为堆积阶地 ,Ⅰ级阶地面的地层时代距今 2 52ka。在该断裂的悟道及上黄庄 2个地点开挖的大探槽表明 ,在距今 1 2 3万年以来该断裂曾发生 4次古地震事件 ,其中 3次分别发生在接近距今 2 52 ,5 6 8,13 73ka。另一次古地震事件发生在距今 6 76~ 10 82ka。这些数据有可能反映了口泉断裂具备准周期的强震活动。这 4次古地震事件的平均间隔约为 3 74ka ,最新一次古地震与上一次事件的时间间隔约为 3 16ka。 2个大探槽各次事件的平均最小同震垂直位移为 1 8m。这些资料对重新评价口泉断裂未来的地震潜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0.
1906年玛纳斯7.7级地震孕震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玛纳斯 7 7级强震区的构造格架 ,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 190 6年玛纳斯 7 7级地震的强震区进行了应力模拟研究。结果表明 ,玛纳斯地震的震源区不仅位于应力集中的部位 ,而且该部位集中的应力还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大。数值模拟较好地再现了 190 6年玛纳斯 7 7级地震震源区的应力积累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