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0篇
  免费   524篇
  国内免费   648篇
测绘学   250篇
大气科学   474篇
地球物理   542篇
地质学   1295篇
海洋学   408篇
天文学   94篇
综合类   229篇
自然地理   32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在中国的地理分布及其生境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本研究小组多年来对我国南部近20个省、市(区)的调查,结合前人的文献资料,编制了蜈蚣草在中国的分布图,总结了蜈蚣草对日照、水分、热量和土壤等因素的生态适宜性。研究发现,蜈蚣草在中国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地区。蜈蚣草生长需要的水热条件为:年均温高于10℃、1月均温大于0℃、7月均温大于20℃、≥10℃积温超过3800℃、无霜期不短于200天和年降水量大于500 mm。冬季的低温(1月均温和无霜期)可能是蜈蚣草进一步向高纬度分布的主要限制性因素。蜈蚣草对土壤pH的适应范围较宽。本研究结果为蜈蚣草的引种及其在植物修复中的潜在应用价值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42.
郎静  梁峰  候伯刚 《物探与化探》2006,30(2):123-128
针对研究区隐蔽油气藏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依据现代油藏精细描述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提出了勘探难点,给出了解决对策。首先,以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运用层序地层学方法精细划分地层,准确确定描述单元;其次,采用优势频带相干处理和倾角、方位角、断棱综合检测等微小断层识别技术,精确落实薄储层内微幅隐蔽构造;最后,结合钻井、测井、试油等资料,综合地质分析,通过楔型正演模拟、井约束地震反演、地震波形分类、分频解释、属性分析与优化、全三维解释、三维可视化和模式识别等技术的综合应用,对歧南西斜坡目的层段进行了储层精细预测和描述,明确了沙三段滩坝砂及沙一段特殊岩性体的空间展布规律,圈定出不同层序内有利岩性圈闭带的分布。综合油藏精细描述结果,在歧南西斜坡部署了一批预探井,均获高产工业油气流。由此形成的隐蔽油气藏精细描述技术系列,对今后类似的油气藏勘探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43.
在我国发现的Schwertmannite矿物及其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与能谱(SEM-EDX)、X射线荧光(XRF)、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热分析(DTA-TG)等分析方法,在我国山西马兰煤矿的酸性矿坑排水(AMD)沉淀物中首次发现了“斯沃特曼铁矿”(Schwertmannite)。研究表明,山西马兰煤矿酸性矿坑排水沉淀物中的Schwertmannite矿物的粒径为0.3~70μm,且分布比较均匀,其BET表面积为44.065 0 m2/g;SEM二次电子像显示为球形或椭圆形(聚集体)结构,颗粒大小比较均匀,球的表面有针状毛刺;该矿物的化学式为Fe8O8(OH)4.52(SO4)1.74.4.73H2O。  相似文献   
944.
地震层析对印度板块向北俯冲的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薛光琦  宿和平  钱辉  姜枚 《地质学报》2006,80(8):1156-11601237
通过对中美合作Hi-CLIMB项目在尼泊尔境内及西藏萨嘎以南采集的宽频地震数据的分析研究,笔者用远震层析反演方法对喜马拉雅—西藏碰撞带之下一些关键地段的关键性深部信息进行探讨,进一步证实印度板块在向北俯冲时,引发最剧烈的构造变形发生在其前缘并展示了向北缓倾的主边界断裂(MBT)和3次出现在剖面上的主中央断裂(MCT)的赋存特征;另外,自尼泊尔南缘至雅鲁藏布江断裂处有一条向北缓倾的界面,南端深为10km左右,北端约为25km;由于俯冲、挤压和缩短造成了高喜马拉雅和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壳增厚并由此造成了热地壳以及壳内局部熔融存在的现实。  相似文献   
945.
张梅  臧增亮 《气象科学》2006,26(4):400-404
本文将背风波三层模式的理论应用于典型的背风波个例,判断了其解所属的类型,计算了这些个例的波长;指出当有多个波解存在时,最长波长所对应的波解是实际解;本文还用ARPS模式对这些个例作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解析解则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46.
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 (FCM)、遗传算法 (GA) 和模糊减法聚类 (FSC) 交叉融合、优势互补思想进行副热带高压影响因子的综合聚类分析和副热带高压指数的诊断预测。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选择若干与副热带高压指数关系密切的影响因子构成了高维特征空间, 进行了综合聚类分析, 实现了副热带高压指数的聚类判别和诊断预测。该文提出的综合聚类方法既可克服FCM/GA算法全局/局部寻优的不足, 又可客观确定聚类数目。试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分类效果, 判别结果与实况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947.
介绍了柳州市区排水现状,对柳州市四种不同类型降水过程造成的渍涝灾害进行了数值模拟,将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柳州市渍涝灾害特征,并针对渍涝灾害的成因提出了防涝治涝对策,这对拓展城市灾害预报服务领域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48.
2005年初由于国家气象中心业务环境整体向国家级存储系统和新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转移,GRAPES系统在保障老系统运行的情况下也逐步向新的业务环境转移.2005年3月底国家气象中心会同数值预报基地对模式做了较大调整,提高了模式分辨率,并对水汽方案做了改进,分辨率由2004年的0.5625°(约60 km)提高到0.3°(约30 km).2005年6月23日,新的系统版本(2.5)正式启动运行,并将MICAPS产品提供给气象台预报服务室.  相似文献   
949.
The investigation and continuous monitoring with an innovative iron oxide embedded cellulose acetate membrane (FeO/CAM) on the concentrations of biologically available phosphorus (BAP) were conducted in the Meiliang Bay of the Taihu Lake during summer in 2004.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dissolved (FeO-DP), particulate (FeO-PP) and total bioavailable phosphorus (FeO-P) had similar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The BAP concentrations were the highest in those estuaries in the northern bay. With the decrease of the distance to the estuary or long shore, there was little difference between BAP concentrations in an open lake area. During the observation period, algal blooms occurred in most waters of the northern bay, which was reflected from the high concentrations of chlorophyll a (Chl-a). While they were not highest in the estuarine waters of those major rivers, this is the case for the BAP concentrations. The concentrations of Chl-a had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ose of bioavailable phosphorus in the open area of the Meiliang Bay. With the sediment resuspension induced by wind and wave, BAP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in a short-term, indicating that the riverine P inputs mainly contribute to the concentrations of BAP in the estuarine water while internal P release was the major source of BAP in the open lake area. In the eutrophic shallow lake, the blooms of alga may cause pH increase and further result in internal P release. The abov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ew membrane of FeO/CAM can be used to monitor the concentrations of BAP and provide the scientific justifications for the control strategy of the lake eu-trophication.  相似文献   
950.
高松山金矿区地质、物化探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逊克县高松山矿区金矿石类型为石英脉—蚀变岩型。金矿体与赋矿围岩存在着明显的物性差异;A u、A g、A s、Sb、Cu有密切的相关关系,并以零磁场、高电阻为特征。而且,矿区内火山岩中金的丰度值较高,绝对及相对离散程度较大,异常规模大,强度高,浓度分带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