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36篇
  免费   2095篇
  国内免费   2720篇
测绘学   932篇
大气科学   1899篇
地球物理   2206篇
地质学   5198篇
海洋学   1339篇
天文学   384篇
综合类   932篇
自然地理   1261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87篇
  2022年   478篇
  2021年   554篇
  2020年   453篇
  2019年   497篇
  2018年   550篇
  2017年   492篇
  2016年   550篇
  2015年   552篇
  2014年   598篇
  2013年   617篇
  2012年   654篇
  2011年   646篇
  2010年   661篇
  2009年   635篇
  2008年   601篇
  2007年   603篇
  2006年   512篇
  2005年   403篇
  2004年   353篇
  2003年   269篇
  2002年   316篇
  2001年   277篇
  2000年   258篇
  1999年   331篇
  1998年   312篇
  1997年   269篇
  1996年   262篇
  1995年   203篇
  1994年   186篇
  1993年   139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9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3篇
  1954年   6篇
  193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Ning  Zongjun  Fu  Qijun  Lu  Quankang 《Solar physics》2000,194(1):137-145
We present a special solar radio burst detected on 5 January 1994 using the multi-channel (50) spectrometer (1.0–2.0 GHz) of the Beijing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 (BAO). Sadly, the whole event could not be recorded since it had a broader bandwidth than the limit range of the instrument. The important part was obtained, however. The event is composed of a normal drift type III burst on the lower frequency side and a reverse drift type III burst appearing almost simultaneously on the high side. We call the burst type III a burst pair. It is a typical characteristic of two type III bursts that they are morphologically symmetric about some frequency from 1.64 GHz to 1.78 GHz on the dynamic spectra records,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re are two different electron beams from the same acceleration region travelling simultaneously in opposite directions (upward and downward). A magnetic reconnection mode is a nice interpretation of type III burst pair since the plasma beta 0.01 is much less than 1 and the beams have velocity of about 1.07×108 cm s–1 after leaving the reconnection region if we assume that the ambient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is about 100 G.  相似文献   
992.
对华北一次特大台风暴雨过程的位涡诊断分析   总被引:59,自引:23,他引:36  
于玉斌  姚秀萍 《高原气象》2000,19(1):111-120
通过对9608号台风低压及其外围暴雨位和等熵面上物理量场的分析,揭示了台风低压北上诱发暴雨过程的位涡场的结构及冷空气对暴雨增幅的作用,给出此次暴雨增幅过程的图像。分析表明:对流层低层中高纬度冷空气(高位涡)扩散南下在台风低压环流区附近的“侵入”作用是此次特大暴雨过程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等熵面位涡的分析进一步说明了中高纬地区冷空气的活动状况;对流层高层或平流层低层位涡的下传有利于位势不稳定能量的释放  相似文献   
993.
方维萱  张国伟 《岩石学报》2000,16(3):392-400
从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稀土元素等方面研究了二台子铜金矿内长石炭酸(角砾)岩类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晚泥盆世-石炭纪,在区域幔羽构造作用下,深部热流体沿先存在构造通道上升进入镇安二台子三级热水沉积盆地之中,形成了石英重晶石炭酸角砾岩、碳酸角砾岩、复成分角砾岩、钠长岩、钠长石碳酸岩,受同性断裂及层位控制明显,并构成了金的矿源层及普遍金矿化。燕山期,具有幔源特征的深部含矿热流体在北东、北西向  相似文献   
994.
1 Spacial Organization Optimizing Theory 1.1 The centeral place theoryThe "centeral place theory" hypothesizes that there is a region: (1) the region is a uniform plain; (2) the mot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 in regions can be carried through in every directions forever; (3) the purchasing power of residents is a successive and uniform distribution; (4) the movement of consumers has rationality in space, namely, proceeding by the shortest distance. The rural settlements as the central place of…  相似文献   
995.
四川叠合盆地盆山耦合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四川叠合盆地三面环山,自东而西夹持于江南、秦岭与龙门山三大山系之间,位于古亚洲、环太平洋与特提斯三大构造域的结合部位;中生代以来,先后经历了海盆、煤盆、陆相广盆、残盆四个盆地世代;盆地沉积充填过程可概括为前陆、坳陷、再生前陆三种基本样式。系统的山盆构造样式及运动学、沉积充填过程分析结果表明盆地周缘造山带造山活动期与盆内古隆起发育期时间耦合;盆地周缘造山带造山活动期与盆地沉积环境转换期时间耦合;盆地周缘造山带构造轴线走向基本保持与盆内山前坳陷或前陆褶冲带构造轴线走向相耦合;盆地周缘造山带不同时期形成的褶冲构造轴线走向基本保持与其同期盆内产生的沉积或沉降中心构造轴线走向相耦合。  相似文献   
996.
坪北油田延长组长6油组储层层内非均质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坪北油田应用岩心观察、岩心分析化验资料、测井解释成果、测试及开发动态等方面的资料分析长6储层的非均质性,重点解剖层内非均质性特点,总结了正韵律,反韵律,复合韵律和交互韵律4种类型的层内非均质性。夹层分布较广泛,加剧了层间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997.
南海岩石圈结构与油气资源分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海是中国唯一发育有洋壳的边缘海,是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一。油气勘探表明,南海的油气田分布在北部、西部和南部陆缘沉积盆地内,而大中型油气田集中分布在西部海域盆地中,自北而南有莺歌海—琼东南盆地、万安盆地、湄公盆地、曾母盆地和文莱—沙巴盆地,且以含气为主,含油次之。此外,这一区域深水区还存在多个潜在的大型含油气盆地。研究发现,南海的油气分布与深部岩石圈结构有密切关系。在构造上,南海的含油气盆地位于岩石圈块体边缘或之上,受控于大型岩石圈断裂的发育与演化。在油气富集的盆地中,莫霍面显著凸起,与盆地基底形成镜像,地壳厚度最薄处仅数千米厚,热流值明显较周围地区高,热岩石圈厚度大大减薄。地震层析成像结果反映,这些盆地深部发育一条规模宏大的北西向上地幔隆起带,自红河口向东南穿越南海西部海盆,一直延伸到婆罗州东北部地区,在宏观上控制了南海的油气分布与富集。  相似文献   
998.
利用区域地物化资料,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及GIS空间分析技术,通过对东天山成矿带中黄山铜镍矿床、小热泉子铜锌矿床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对东天山西段进行了有色金属矿床找矿靶区预测。预测结果认为:色尔特能、铜花山—硫磺山、米什沟、马鞍桥、彩华沟是今后找寻大型有色金属矿床的重要靶区。  相似文献   
999.
暴雨和降水偏态系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统一的统计参数计算方法分析计算了全国0.51万~1.36万个雨量站历时为10 min~3 d的暴雨资料、210个站历时为1 d~90 d和1 a的降水资料的偏态系数和变差系数比值Rsv。探讨了皮尔逊Ⅲ型频率分布曲线的Rsv特性;分析了Rsv的地域分布、Rsv与雨量历时的关系,并研究了对Rsv有影响的多个因子。研究表明,在目前资料条件下,不宜对各个地区各种历时的暴雨频率分析均采用单一的Rsv值(3.5)。  相似文献   
1000.
提出以资源生产量作为生态足迹分析中生态容量计算依据的资源产量法。该方法更全面地考虑了林地、可耕地、水域等具有的多重生态生产性功能,扩大了生态容量的内涵,将可再生能源、可回收利用废物等作为生态容量的供给,使生态容量与生态足迹的计算依据更为协调。以湖北省襄樊市2001年的生态容量计算为实例,说明了资源产量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