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99篇
  免费   2406篇
  国内免费   3179篇
测绘学   1012篇
大气科学   2342篇
地球物理   3115篇
地质学   6176篇
海洋学   1589篇
天文学   476篇
综合类   1185篇
自然地理   1589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94篇
  2022年   579篇
  2021年   675篇
  2020年   531篇
  2019年   675篇
  2018年   711篇
  2017年   708篇
  2016年   745篇
  2015年   647篇
  2014年   780篇
  2013年   788篇
  2012年   835篇
  2011年   846篇
  2010年   893篇
  2009年   801篇
  2008年   736篇
  2007年   675篇
  2006年   537篇
  2005年   471篇
  2004年   388篇
  2003年   332篇
  2002年   331篇
  2001年   360篇
  2000年   337篇
  1999年   461篇
  1998年   331篇
  1997年   337篇
  1996年   278篇
  1995年   272篇
  1994年   221篇
  1993年   231篇
  1992年   153篇
  1991年   105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3篇
  1958年   12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资料和一个雷暴单体识别、追踪和分析算法, 对2004年7月10日下午造成北京局地短时强降水的雷暴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在偏南暖湿气流中生成的对流云团, 在北京上空迅速发展, 逐渐形成了一个覆盖城区的β-中尺度对流超级复合体, 导致了这次强降水过程。详细分析表明, 强对流主要是来自城区西南和东南两个方向生成和发展起来的雷暴。在北京西南部的雷暴逐渐向东北的城近郊区移动和发展, 并与新生成的雷暴合并加强, 造成了石景山、门头沟和海淀部分地区的大雨。在北京东南部逐渐形成的两个小雷暴单体迅速增长并向西北方的城区移动, 在到达城区时合并且迅速加强, 但移速缓慢, 在北京城区维持了两个多小时, 造成了城区的大暴雨过程, 降水量大但空间分布不均匀。雷暴顶高度和最大反射率因子的关系呈反位相变化, 雷暴最大反射率因子出现的高度均位于0 ℃等温线之下 (≥0 ℃) 或其附近, 雷暴的中心和反射率因子权重质心也基本位于0 ℃等温线之下, 均证实了这是一个典型的液态强降水对流系统。分析还表明, 20:00 (北京时) 左右的超强雷达回波是由大气异常传播造成的虚假超折射回波。  相似文献   
992.
初始涡的结构与尺度对涡旋自组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涡旋自组织动力学的框架内,实施了9组积分时间为72 h的试验,分析初始涡廓线与初始涡尺度对多涡自组织的作用。试验的初始场上,存在着12个大小不等的β和γ中尺度的涡。若初始涡廓线为高斯型,则这些涡不能自组织形成一个α中尺度的涡;若初始涡廓线为双正弦型、抛物线型或压缩型,则这个α中尺度的涡可以形成。此外,涡廓线不同,三涡流型出现的时间迟早不一,较大尺度α中尺度涡出现的时间也迟早不一。同时,初始涡的半径大小也是影响自组织过程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3.
龚建东  魏丽  陶士伟  赵刚  万丰 《气象学报》2006,64(6):669-683
观测误差与背景误差协方差在四维资料同化和业务资料分析系统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它决定着观测信息与背景初猜值信息的相对重要性以及这些信息在空间及不同变量间的扩展方式。由于实际大气的真值并不知道,需要发展不同的技巧来估计观测误差与背景误差协方差,其中在观测空间利用观测与背景初猜值之差来分离观测误差与背景误差协方差的方法估计出的结果较为准确,其估计出的观测误差可直接用于资料分析系统中,背景误差可作为标尺来度量其他方法估计结果的可靠性。文章采用国家气象中心T213L31全球中期分析预报系统的6 h预报作为背景初猜场及同时段冬夏两个季节的北半球探空,利用贝塞尔函数拟合方法来分离观测误差与背景误差协方差,并比较了东亚区、北美区、欧洲区3个探空资料均匀密集区的区域与季节变化结果。结果表明,观测空间拟合方法所要求的水平均质、各向同性在欧洲区和北美区成立程度较好,在东亚区略差,使用时需要斟酌。此外均方差区域间差别较大,在冬季明显大于夏季,温度场偏大0.2 K,风场偏大0.9 m/s。温度场在400 hPa以下与150 hPa以上,背景误差略小于观测误差,而在200—300 hPa,背景误差略大一些。风场的特点与温度场比较一致。温度与风场背景误差主要集中在前40波,并在20波左右达到最大,水平相关季节区域差别不大,而温度垂直相关比风场窄,两者相关范围比较大的波数主要集中在前20波。此外利用贝塞尔函数拟合方法获得结果的分析表明,在质量场中不同区域季节间温度误差的稳定性要明显好于高度场,涡度散度的稳定性要明显好于流函数和势函数,特别是对于特征长度更为明显。这表明利用贝塞尔函数拟合方法获得的结果对校准在全球资料同化中采用温度、涡度散度作为资料同化的分析变量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994.
2003年淮河流域致洪暴雨的环流演变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陈晓红  冯皖平  璩瑛 《气象科学》2006,26(2):192-196
使用EC模式的格点高度场和风场资料,分析2003年6~7月欧亚地区环流形势演变特征与安徽淮河流域致洪暴雨的关系发现:淮河流域的强降雨能持续14 d之久,是500 hPa高空超长波维持2波、长波交替出现5~6波、高纬度为阻塞环流形势以及副热带高压脊长时间稳定在23~27°N偏北位置诸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5.
1虹吸式雨量计的调试 使用前应对其零点和虹吸点进行检查。首先调整零点,虹吸管安装好后,往盛水器里倒水(注意缓慢均匀地将水倒入盛水器),检查虹吸终止后笔尖的位置是否恰在自记纸的零线上。如有误差,可微调笔根螺丝,使笔尖指在零线上,如无效,应松开浮子直杆上的螺丝米调整它。零点位置调整好即要凋整虹吸点的位置,方法是:用雨量杯量10mm干净的水,  相似文献   
996.
本文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卫星云图等方面对2005年9月20日出现在吕梁市的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7.
998.
Low-angle reflectivity modeling of land clutte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his letter, a practical mean reflectivity model of radar land clutter (LC) for the complex system design of ground-based radars involved in low-angle targets on some typical terrains is studied using the inductive reasoning method. The function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radar parameters and radar surface clutter backscattering are analyzed. Following the recent research work in the area of reflectivity modeling of LC in the literature, the least squares method is employed to estimate the model parameters. The model is validated using reliable practical data and shown to outperform other models in accuracy.  相似文献   
999.
本文研究了基于3S技术的1:1万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的方法,针对其中遇到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正射影像图制作时必须注意精度问题,影像解译采用自动分类与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提高效率保证解译精度;外业调绘补测应该严把质量关,以保障整个工程的精度,外业调绘结果采用直接矢量化可以减少工作量,以减少误差;重新划分图斑号可以方便外业调查和今后土地管理工作;建议数据建库时采用地形图校正可以提高数据库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00.
阿尔泰山东缘主要活动断裂影像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采用遥感资料,对阿尔泰山东缘的主要活动断裂———科布多(Hovd)断裂与哈尔乌苏湖(Har-Nuur)断裂进行研究,从地貌特征上对断裂进行详细分析,揭示其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初步研究表明阿尔泰山东缘的活动断裂规模、滑动速率和强地震活动并不弱于其西南缘。其中科布多断裂走向NNW,右旋走滑,长约600km,中更新世(Q2p)以来最大水系右旋位错约9.0km,滑动速率可达3.8~12.3mm/a,平均滑动速率约7.8mm/a;哈尔乌苏湖断裂走向NNW,右旋走滑,长约480km,全新世以来活动性明显增强,第四纪洪积扇上发现有最新的断裂迹象。阿尔泰山东缘的新构造运动与强地震活动,除了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作用有关外,可能还与局部地区的动力学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