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16篇
  免费   4522篇
  国内免费   6502篇
测绘学   3454篇
大气科学   2557篇
地球物理   3505篇
地质学   12083篇
海洋学   2907篇
天文学   324篇
综合类   1577篇
自然地理   2833篇
  2024年   142篇
  2023年   447篇
  2022年   1228篇
  2021年   1522篇
  2020年   1178篇
  2019年   1388篇
  2018年   1213篇
  2017年   1131篇
  2016年   1113篇
  2015年   1359篇
  2014年   1299篇
  2013年   1579篇
  2012年   1709篇
  2011年   1678篇
  2010年   1620篇
  2009年   1473篇
  2008年   1500篇
  2007年   1426篇
  2006年   1409篇
  2005年   1118篇
  2004年   810篇
  2003年   602篇
  2002年   634篇
  2001年   523篇
  2000年   430篇
  1999年   229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温纳偏置电测深法压制表层电性不均匀体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巷道底板浮煤等电性不均匀体及厚度变化是造成煤矿井下电测深曲线畸变的主要因素。通过模型实验研究了温纳偏置电测保法压制浮煤等表层电性不均匀体影响的能力。用感度分析法讨论了表层电性不均匀体产生地电干扰的机制。实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改善了电测深曲线质量,有效地提高了电测深法地质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52.
李悦 《地球化学》1994,23(4):350-356
从地球化学角度出发,对钱塘江流域的物质平衡关系及起控制作用的化学风化反应进行了探讨和计算。结果表明,降雨提供了河水中大部分的K~+、Na~+和SO~2-_4。另外,灰岩地区碳酸钙的溶解反应提供了河水中大部分的Ca~2+和HCO~-_3,硅酸盐岩地区钠长石和黑云母生成高岭石的风化反应提供了剩余的K~+、Na~+、H_4SiO_4和大部分的Mg~2+及少量的HCO~-_3。石膏和白云石的风化反应控制了SO~2-_4和Mg~2+的平衡,其中碳酸钙的溶解反应占主导地位。流域的化学侵蚀率和机械剥蚀率分别为0.022和0.071(kg·m-2·a-1),碳酸盐岩区的物质流出量是硅酸盐岩区的2倍。  相似文献   
953.
1989年3月13日太阳耀斑事件产生了丰富的地球物理效应。耀斑激波和耀斑粒子流引起强烈地磁暴。在武昌地区,磁暴急始发生于地方时3月13日09h30min,其初相期持续10小时(3月13日09h30min-19h20min),主相期持续13小时(3月13日19h20min-3月14日08h20min),至3月16日05h20min始恢复平静(图1)。  相似文献   
954.
本文所处理的地震测深剖面资料,是一条途经陕、甘、宁、青四省,由7个炮点和12个记录分支组成的、全长约970km的地壳折射资料。 本文通过走时反演、射线追踪和合成地震图等分析解释手段,给出各分支的结构参数和全测线的横向变化。整个地壳大体分四层,其参数为 H1=3.32±1.01 km,V1=4.35±0.79 km; H2=11.79±2.77 km,V2=6.06±0.24 km; H3=11.58±4.32 km,V3=6.35±0.26 km; H4=17.64±7.25 km,V4=6.52±0.57 km. 地壳总厚度为45.60±11.01km.莫氏面自西向东逐渐变浅,在西段较为平缓,在中段和东段起伏较大,似乎显示出一个上端略宽、下端略窄的“U”形构造.这种构造有助于说明该区的大地构造特点和地震孕育的深部条件.  相似文献   
955.
东昆仑南缘西大滩混杂堆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志直  赵民  施立新 《地球学报》1984,6(3):129-135
<正> 西大滩混杂堆积,出露于东昆仑中段南缘,青藏公路的西大滩南侧之煤矿沟(图1)。秦德余、李光岑1976年首次认为是混杂岩,但未做描述。青海区调一队四分队在填图时也注意了这一现象。笔者根据他们提供的线索,对该混杂堆积进行了观察和描述。 根据野外收集的实际资料,笔者认为西大滩混杂堆积是滑塌混杂堆积,它向东、西延伸而为混杂堆积带,依混杂岩块的岩性种类及空间分布关系,由南到北可划分三个混杂堆积层,三层在成因上互有联系。  相似文献   
956.
一、概况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和亚太经社理事会(ESCAP)共同组织,由地矿部探矿工程装备工业公司和亚太地区矿产资源开发中心(RMRDC)共同筹备的“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钻探、取样、测井研讨会(简称国际钻探研讨会)于1985年11日5至16日在我国江苏省无锡市湖滨饭店召开。参加本次会议的亚太地区代表有来自孟加拉、斐济、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西萨摩亚、斯里兰卡、尼泊尔、泰国、越南和南朝鲜的代表十七人。有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瑞典的国际专家四人。有专程来华主持会议的ESCAP和RMRD  相似文献   
957.
引黄入晋工程大梁水库坝基存在大面积厚层上更新统(Q3)黄土。通过大量试验数据统计,湿陷起始压力、湿陷系数峰值的研究,以及不同埋深黄土微观结构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证实黄土的湿陷主要受架空孔隙的控制,随着土层埋深的加大,黄土结构逐渐由架空结构向局部架空或架空镶嵌型结构转变,因而湿陷性也逐渐减弱,为坝基黄土工程处理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58.
从模型微小扰动的角度研究数据对回归估计精度的局部影响。首先提出刻划这种影响的4个统计量,并求出它们在3种不同扰动方式下的最大局部变化方向,其最大绝对分量对应于强影响点。最后给出一个数值例子来说明这种强影响点的诊断。  相似文献   
959.
Researchonearthquakepredictionfromgeomagneticpulsation周军成,韩克礼,王培德,鲁跃Jun-ChengZHOU;Ke-LiHAN;Pei-DeWANGandYueLU(InstituteofGeop...  相似文献   
960.
不均匀等离子体鞘套中电磁波的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讨论了电磁波在电子密度呈双指数分布的等离子体鞘套中的传播,导出了反射系数与透射系数的解析表达式,特别给出了在较高碰撞频率时的一系列数值计算结果及若干分析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