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71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63篇
地球物理   45篇
地质学   217篇
海洋学   47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7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491.
模拟压载水排放过程,以球等鞭金藻为实验对象,进行了羟基处理20t/h压载水的中试实验。在高气压强电场作用下,将O2,H2O电离离解成OH^*等强氧化自由基,在分子层次上加工高浓度羟基等自由基溶液,泵入压载水主管道进行在线治理。实验结果表明羟基溶液在比值浓度为0.55mg/L时,在很短的排放管道中,就可以有效地抑制和杀死球等鞭金藻,分解叶绿素、氨基酸等。  相似文献   
492.
江淮北区6~7月降水异常与北太平洋海温的SVD分析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REOF结果表明,江淮地区6~7月降水可以分为南、北两个区;江淮北区6~7月降水和海温的SVD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江淮北区6~7月降水异常的海温关键区(关键区)是北太平洋海域,关键时段是当年的1~2月;当年1~2月北太平洋关键区海温异常偏高(偏低),同年6~7月中国的江淮、华南、东北地区降水偏多(少),华北、西北、西南呈降水偏少(多),其中江淮北区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大,通过0.05的Monte-Carlo显著性水平检验。  相似文献   
493.
铜山岭矿田庵堂岭铅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山岭矿田是湘南多金属矿田之一,庵堂岭铅锌矿床位于铜山岭矿田的北部.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出成矿元素与岩体关系密切,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同时在运移和沉淀的过程中受构造制约.通过对硫、铅同位素特征分析,矿区的成矿物质来源于岩浆热液并具深源性;矿床成因为与深源中酸性岩浆有关的中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494.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菏泽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四大基地一个产业(煤电化工基地、石油化工基地、商贸物流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和文化旅游产业)和四个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为今后一段时期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菏泽市具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进一步加快全市境内石油天然气开发利用步伐,是推进石油化工基地建设的重要环节和基础,也是实现“四个发展”要求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495.
根据2019年7月20日新疆大部分区域出现局部强对流天气过程,利用ADTD、LLS、WWLLN、风云四号卫星闪电成像仪组产品LMIG、大气电场多源闪电观测资料,对比分析这5种资料在新疆地区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LLS地闪探测效率最高,LMIG和WWLLN地闪探测效率较低;ADTD、LLS、WWLLN三者定位结果在时间和空间上对应基本一致,仅探测效率有所差别。新疆地区部分LMIG数据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偏差,使用前需要利用相关资料进行数据检验。卫星全天空、实时监测,可以弥补新疆南部(简称南疆)地面观测站覆盖不到的区域,两者可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496.
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大地构造运动演化过程,是多个陆块从冈瓦纳裂解向北漂移在不同时间与欧亚碰撞的结果,羌塘盆地是我国重要的中生代成盐盆地,具有良好的成盐成钾条件,通过前期研究中依据室内海水蒸发实验模拟结果提出的多级盆地海水迁移变质成盐成钾模式,对羌塘地区开展找钾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摸清盐湖资源中钾、锂、镁、硼关键元素的成矿、迁移和富集规律,对后端盐湖资源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尝试阐明水-岩-盐系统的资源关联性和资源元素迁移的“源-汇”地球化学过程。在盐湖的探索和开放同时做好重点盐湖开发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构筑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内容和刚性需求,为生态环境保护前提下的盐湖资源开发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通过该盐湖科学数据库功能的深度开发,构建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对青藏高原盐湖科学数据进行有效的梳理和科学管理。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重要的盐湖分布区。本次盐湖专题科考聚焦青藏高原盐湖,经过近三年的科考工作,获得了大量一手科考数据,将继续推动二次科考成果转化,探索盐湖的绿色高质量发展途径,为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助力。  相似文献   
497.
水面蒸发敏感因素的判断,对于干旱区水资源的规划与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以新疆塔里木河下游铁干里克气象站资料为例,对研究区水面蒸发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文章首先采用熵值法对水面蒸发进行敏感性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温度、风速、日照时数这三因素对水面蒸发最为敏感;基于熵值法的敏感因素研究结果与灰色关联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尤其在主要影响因素的判别上。研究结果干旱区水资源规划与利用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498.
对2019年2—10月人工智能临近预报模型的降水、雷电、雷暴大风和冰雹等4类产品分别进行了业务检验与分析,结果表明:(1)对于降水产品,随着降水量级的增大,模型预报效果变差。相对来说,模型对0~1 h降水的预报能力略优于1~2 h,模型在0~2 h内完全不能预报出站点上≥10 mm的实况小时降水。(2)对于雷电产品,总体上模型的预报能力较差,1~2 h的预报效果明显比0~1 h差。相对5与20 km半径格点化实况,当取10 km半径格点化时,模型的雷电整体预报效果最优。(3)雷暴大风与冰雹产品具有类似的特点:在适当的时空匹配方式下,模型能预报出大多数实况中出现的雷暴大风或冰雹,但虚报率高,业务应用中主要考虑消空。最大时间提前量随着空间匹配半径或时间扩展的增大而增大,相对于冰雹预报,雷暴大风预报的最大时间提前量要优于冰雹预报。当空间匹配半径取10 km和时间扩展取20 min时,既可兼顾雷暴大风和冰雹的局地性,又可保证定量检验上相对较优。  相似文献   
499.
利用高空、地面资料以及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10—2019年河南中东部强降雪个例的热力、水汽、动力等物理量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强降雪前0—6h,对流层中下层的暖湿气流越厚,对应降雪量越大,且低层需要一定强度的冷空气。大气可降水量(TPW)对于预报降雪量的大小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大雪、暴雪和大暴雪的必要水汽条件分别是TPW不小于10mm、10.5mm、16mm。400hPa以下最大垂直上升速度的均值和降雪量级呈近似线性关系,最大垂直上升速度越强,对应降雪量越大。雨转雪时,对流层中下层温度层结可分为常规型、低层强冷型和低层直温型。  相似文献   
500.
利用典型代表年份的90个冰雹个例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和数理诊断的方法对冰雹天气物理量参数进行分析,构建了甘肃省东部地区冰雹天气概念模型和冰雹预警指标。结果表明:冰雹事件在时空分布上受到天气系统和地形双重影响,冰雹天气过程分为西北气流型、低槽型和低涡型,占比分别为52%、38%和10%,在地势高、地形复杂的地区更容易产生降雹。92%的降雹出现在13—20时,5—7月占全年发生降雹概率的86%。0℃层高度越高,冰雹在降落过程中融化的越快;回波顶高越高,层结水汽越丰富;强回波顶高越高,水汽越丰富,冰雹云发展旺盛;强回波顶高越接近回波顶高时,对流发展越旺盛。通过对降雹时的最大回波强度、最大回波顶高、最大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ILmax)、垂直累积液水密度(VILD)以及K指数、沙氏指数(SI)、0℃层高度、-20℃层高度等物理量进行综合分析所构建的甘肃省东部地区的冰雹预警指标体系可对13 min冰雹临近预警提供定量化的判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