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61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44篇
地球物理   59篇
地质学   221篇
海洋学   44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56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51.
通过对松辽盆地北部晚白垩世青山口组和嫩江组一段、二段中沟鞭藻及疑源类化石形态、丰度、分异度、优势度和组合等古生态特征研究 ,以及对微量元素硼含量、相当硼含量、锶钡比和硼镓比等地球化学特性的分析 ,得出在盆地北部沟鞭藻及疑源类化石的古生态、微量元素的分布规律与盆地内沉积相带的展布三者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说明松辽盆地的沟鞭藻及疑源类的发育和分布是由自生环境决定的。同时 ,通过专门对所谓“海侵”通道上的微体古生物和微量元素特征进行综合分析 ,未发现任何能证明海侵通道存在的证据 ,从而认为此海侵通道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452.
对石墨涂样检测 Cs2 BO2 离子条件下甘露醇对硼同位素测定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在甘露醇存在下 11B/ 10 B比值明显高于只有石墨存在时的比值。硼 -甘露醇络合物的形成可能改变了 Cs2 BO2 -石墨方法的电离和蒸发条件。  相似文献   
453.
信息农业的支撑基础与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信息农业的概念和特点 ,分析发展信息农业的支撑条件 ,提出发展信息农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454.
通过胜利油区某探区烃类组份的相关性特征、三维荧光特征、甲烷碳同位素特征及烃类组份的某些比值特征等 4项参数的对比分析 ,认为该区土壤吸附烃组份异常的成因主要属热解成因的油田伴生气或凝析气 ,基本可排除地表生物降解成因气、人工污染气、煤成气形成异常的可能性。土壤吸附烃组份异常推断为深部油气藏在地表的响应  相似文献   
455.
世界名河及其流域开放开发的国际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世界名河及其流域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其开放开发的空间模式各异,选择最具社会经济特色和分别代表某一开放开发类型的世界四大名河-密西西北河、圣劳伦斯河、亚马逊河和尼罗河,对其流域背景及开发战略进行了比较研究,旨在为我国大江大河及其流域的开放琥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56.
分析测定了鱼是鱼鱼油的脂肪酸组成、含量及分布范围。脂肪酸组成从14碳到22碳。其中具有生理功能活性物质的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占总量的21%左右。比较了东海14种鱼的鱼油中EPA、DHA含量的高低,得出鱼是鱼鱼油中的EPA、DHA含量除低于鲣鱼外,均高于乌贼、小黄鱼、白姑鱼、银鲳鱼、鳓鱼和黄姑鱼等名贵海鱼。  相似文献   
457.
对 1999年 4月 2 1~ 2 6日出现在我国西北地区的一次区域性强寒潮过程 ,从天气事实、天气成因及动力诊断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 ,环流经纬向型的调整是寒潮酝酿和爆发的直接原因。上游美洲大槽加深造成的下传波能为寒潮酝酿提供了能量基础 ,西风急流的南北大幅摆动使高度槽加深和高空锋区增强 ,这二者是寒潮生成的间接原因。冷气团中存在的上升运动 ,使冷空气影响的范围和强度增大。另外 ,伴随寒潮出现的强降温、大风、沙尘暴等其他天气现象与前期西北区上空大气普遍增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58.
高耸塔结构动力特性的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使用适合于高柔结构的测试系统和测试技术,监测了塔,陕西塔和天津塔在环境振动激励下不同高程的加速度反应,使用在MATLAB语言环境下编制的数据处理,分析,模态识别程序在微机上对各测点输出信号进行了处理,分析,识别得出3座塔结构平动前10阶模态频率和前3阶模态阻尼比。  相似文献   
459.
秦翔  林舒 《冰川冻土》1999,21(3):237-241
1997 年希夏邦马峰达索普冰川冰芯科学考察中发现, 在海拔5 800 m 和7 000 m 降雪中δ18 O 值同时在9 月9~19 日有一个很大的突变, 这主要是由不同的类型降水气团产生的当时海拔7 000 m 实地观测和天气图都表明这一时期正好是西南季风和西风环流的转换时期 由西南季风引起的海洋气团因沿途多次降水过程的分馏,使水汽中δ18 O 含量已经很低,所以海洋气团在希夏邦马峰凝结后降雪中的δ18 O 必然也很低; 而由西风环流带来的降水气团主要为青藏高原内部湖泊、河流水汽蒸发所产生的, 这些湖泊、河流, 特别是湖泊正好是δ18 O 富集之处 因此, 从这些水面蒸发所产生的水汽, 携带的δ18 O 含量亦很高另外, 样品中的阳离子浓度大小顺序和 Ca2+ 离子浓度在9 月9~19 日前后降雪中显著的差别,也进一步证实了上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460.
依据 1994年和以往的调查 ,都发现在东海陆坡北部 30 0~ 50 0 m等深线之间 ,出现一条 NNE走向的隆脊地貌体 ,其东、西两侧下降近百米以上 ;用趋势面方法对该隆脊进行地形趋势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