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4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225篇
测绘学   92篇
大气科学   214篇
地球物理   235篇
地质学   448篇
海洋学   13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10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王旻燕  吕达仁 《气象学报》2005,63(6):957-968
文中利用单时相双光谱分裂窗算法以GMS 5/VISSR红外资料反演地表温度,揭示了中国几类典型下垫面晴空地表温度的日变化及季节变化特征.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华北平原北部、华南部分地区因地表反射率、土壤含水量、受太阳辐射影响程度不同等地表温度季节变化差异很大,月平均地表温度日较差一年内基本上呈双峰双谷型.作为比较,东亚部分陆地的地表温度与台湾海峡南部、黄海的海表温度及其日变化、季节变化一并进行了分析.塔里木盆地、浑善达克沙地不仅具有强烈的日变化,而且季节变化也显著.2000年两地月平均地表温度日较差最大值超过30 K,浑善达克沙地的年较差高达58.50 K.青藏高原地表温度季节变化小于东亚部分陆地、塔里木盆地、浑善达克沙地,但该区日变化幅度在所研究几个区中最大,2000年年平均日较差达28.05 K.文中将研究时段扩充到1998~2000年后揭示了连续三年地表温度及其日变化的年际变化特征.所获得这几类地表温度的变化特征与量值对于气候与辐射收支研究以及推测地表状况会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2.
利用全天空数字图像对北京上空云况分布特征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霍娟  吕达仁 《气象科学》2005,25(3):238-243
利用最新获取的近两年北京上空全天空数字图像资料对云况分布做统计分析,以获得云的分布特征。工作中将图像分为9个扇区和16个环区分别进行分析,从结果看,无云(云量<1)与全天空有云天气(云量>9)情况明显占优,平均各占总量的36%,46%。除去系统误差及计算所带来的误差发现,两年中北京上空多以晴好天气(包含薄卷云)和阴天为主。上空西北部云的分布略显偏多,头顶上空云的出现概率较其他位置低,并有随天顶角增大概率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3.
对金山金矿田的金山金矿、花桥金矿区露天水源天然铀、氡,居民区和井下作业人员γ外照射有效剂量等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金山、西蒋矿区露天水源天然铀、氡浓度均小于限值0.05 m g/L和37.00 Bq/L,空气氡浓度为0.008~0.013 Bq/L.居民和井下作业人员γ外照射年有效剂量均小于1 m s和5 m s.矿区放射性均在国家规定的环境评价指标限制之内,对矿山的人身和环境无影响.  相似文献   
994.
祁连山哈拉湖坳陷与已发现天然气水合物的木里坳陷同属于南祁连盆地次级坳陷,有相似的水合物成藏条件,但由于该区地质工作程度低,坳陷内第四系覆盖层下的地质构造信息不清,对该区的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条件缺乏认识。为查明哈拉湖坳陷的地质构造特征和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条件,在哈拉湖坳陷区内开展了物化探综合探测及研究,结果表明:(1)调查区内可划分出4个凹陷区、2个凸起区,调查区内可划分出26条断裂;(2)调查区永冻土层分布特征以新生界沉积区以大面积片状和基岩出露区以岛状分布为主,永冻土层发育与高程、地形、地表覆盖层及表层土壤水分等因素密切相关;(3)调查区发现了两处地球化学异常,以酸解烃重烃、酸解烃干燥系数、顶空气甲烷和荧光光谱为指标组合,显示了两种不同的异常特征类型,异常浓集中心明显,强度较高;(4)哈拉湖坳陷的烃原岩条件相对差,烃源岩的保存完整性和印支—燕山期圈闭构造是水合物成藏的关键,哈拉湖坳陷区北部和地球化学Ⅰ号异常区可为水合物成藏远景区。本文为南祁连盆地下一步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与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5.
低纬高原一次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结构的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非静力MM5模式对2001年8月24 日发生在低纬高原的一次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表明,模拟结果基本再现了发生MCC的大中尺度背景场,嵌套细网格区域内模拟结果较好地反映了MCC的空间结构,特别是清晰给出了MCC中的湿中性垂直运动特征.同时对相当位温θe鞍型场中心区的湿中性垂直运动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湿中性结构与低层辐合对垂直运动在MCC维持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了MCC结构的动力-热力意义.而由这次MCC所造成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大暴雨,正是θe鞍型场中心区湿中性垂直运动、大量暖湿气流的稳定供应和大片低空扰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6.
吕睿智 《西部资源》2023,(3):158-159+171
本文利用高精度磁测与CSAMT测量对安徽省蚌埠市园宅集厚覆盖区展开深部找矿研究,发现存在8个局部磁异常,主要的异常可能由五河岩群引起,局部叠加了岩体改造。DC-y6的异常强度和梯度均较大,与局部重力异常对应较好,CSAMT剖面上在-200~-500 m之间表现为次高阻,深部具有沉积变质铁矿的可能性最大。  相似文献   
997.
遥感图象处理与信息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诚然  刘斌  谢红  杨国东  于小平 《吉林地质》2004,23(4):60-63,112
在图象预处理中.为了研究不同处理方法的效果.分别采用了灰度变换、图象平滑和图象锐化等方法,经过比较发现,不同的增强方法对不同的特征地物的效果有明显的差异;在图象信息提取时,分别使用最小距离法、比值法和组合比等方法.采用不同波段的图象组合进行运算,可以依次突出不同的地物信息.从而达到了信息自动识别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8.
不同部位室管膜瘤MRI特征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部位室管膜瘤的年龄分布及其MRI特征。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8例室管膜瘤,所有患者均行了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分析患者的年龄分布并在MRI图像上观察肿瘤大小、位置、生长方式、信号特点,有无囊变和出血及肿瘤的强化方式。结果58例室管膜瘤中,27例(46.6%)位于幕上,患者年龄大部分分布在30-50岁之间,侧脑室占20例;20例(34.5%)位于幕下,年龄分布多在20岁以前,绝大多数位于四脑室;11例(18.9%)位于脊髓内。不同部位室管膜瘤信号特征无明显差异性,96.3%幕上、95%幕下、45.5%室管膜瘤呈不均匀显著强化,70.4%幕上、55%幕下、18.2%脊髓室管膜瘤可见瘤内囊变,45.5%的脊髓室管膜瘤可见脊髓本身继发性囊变。29.6%幕上、20%幕下及9%脊髓室管膜瘤可见瘤内出血。80%侧脑室肿瘤侵及对侧侧脑室,四脑室室管膜瘤中,16例沿着侧脑室正中孔浸润,12例通过外侧孔累及桥小脑角,全部脊髓室管膜瘤沿脊髓长轴中心性生长,1例终丝室管膜瘤合并有椎间孔扩大。结论不同部位室管膜瘤在好发年龄、囊变及强化方式存在着差异,可塑性生长是脑室内室管膜瘤的显著特征,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术前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999.
截面中部配置型钢的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了型钢混凝土(SRC)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对16个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得到了这些构件的延性比;研究了高宽比等参数对型钢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在试验中,研究了在中部配置型钢的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的型钢混凝土剪力墙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在试验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型钢混凝土剪力墙恢复力骨架曲线的数学模型,为分析高层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建立了适合框架结构倒塌分析的离散单元模型,并且研究了模型的破坏准则、阻尼等参数确定方法。对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倒塌全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和可视化仿真模拟。算例表明,本文方法是有效的,可以较正确地分析剪切型框架结构的倒塌破坏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