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3篇
测绘学   6篇
地球物理   2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前人研究震级—频度关系的基础上,我们分别通过十个具有独立过程和十个非独立过程的地震序列,详细研究了它们实际的震级一频度分布.由十个独立过程的地震序列震级—频度分布证明,低震级端的频度分布特征决非因地震仪漏记所致.无论是独立过程或是非独立过程的地震序列归一化后的震级频度分布是类似的.作为初级近似,它们十分接近对数正态分布.对于这些序列,G-R关系只在特征震级右侧除掉高震级拖尾段后的范围内成立,并不能在整个震级范围内满足.同时,我们也讨论了在计算b值时诸如合理选择下限震级这样一些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2.
2008年前东北地震大形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东北地区1900年以来的历史地震资料所显示的周期性活动特点,用正弦函数描述其地震活动规律,并结合时间序列的周期图及其他一些地震活动性分析方法,对该地区未来1~3年地震活动发展趋势和地震强度作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33.
本文是辽东地区和海城地震区地热观测和研究工作中关于前兆性热异常现象的初步研究成果.在海城地震区,对固定钻孔进行了实验性的温度连续观测,并对这些资料作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海城地震和唐山地震震前的各种前兆性热异常资料,我们讨论了引起前兆性热异常的可能原因.我们倾向于这样一种认识:地震区在大地震前出现的显著的大气增温异常与通常被猜测的地壳中某种地热过程无关.  相似文献   
34.
辽宁地区震群序列特征及其性质判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以往研究震群性质及其预测方法的基础上,从统计的角度出发,结合“八五”和“九五”地震预报攻关成果中有关震群序列参数的分析方法,对1974年以来,在辽宁及其邻近地区发生的23个震群作了详细研究。根据这些震群时序分布的表象特征,将其分为四种类型:Ⅰ增强型;Ⅱ衰减型;Ⅲ增减型;Ⅳ双丛(峰)型。又根据这些震群参数及有关特征量的统计特征,经认真分析,给出了识别震群性质的标志和定量指标(其中有些是对老指标的修正),进而总结出了较适合辽宁地区的震群性质综合判定方法。同时,与以往判定震群性质的方法还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较以往方法判定结果的质量、信度和科学性等方面都有所提高,因此,可作为辽宁地区中强震短临预报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5.
岫岩5.4级地震前后尾波振动持续时间比的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从地震波的动力学特性出发,利用尾波振动持续时间比τH/τv方法,对1999年11月29日岫岩Ms5.4地震前后地震活动的演化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发现在岫岩Ms5.4地震前,距震中相对较近台站记录到的尾波振动持续时间比一rH/TV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常显示,而距震中较远外围地区的台站记录到的一τH/τv震前无明显的异常反应。认为尾波振动持续时间比τH/τv从统计意义上提供了研究介质物理性质的较好方法,对短临地震预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