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7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56篇
测绘学   229篇
大气科学   116篇
地球物理   220篇
地质学   259篇
海洋学   27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27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297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222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Chia  -  Yen  Ku  许树坤  孙桂华 《海洋地质》2009,(4):10-22
菲律宾海板块沿台湾岛和吕宋岛之间东倾的马尼拉海沟向欧亚板块仰冲。板块汇聚边缘自南而北逐渐由南海岩石圈的正常俯冲过渡到台湾造山带的初始碰撞。与俯冲相关的地震遍及台湾附近,往台湾方向增生体急剧增宽。为了认识这种以俯冲一碰撞转换带为特征的汇聚板块边缘,我们分析了12条位于吕宋岛与台湾岛之间横切马尼拉海沟的地震反射剖面。结果显示,南海海盆北部基底通常向东和向南倾。在马尼拉海沟北段,海沟充填沉积物南部比北部多,t0层序界面是近海沉积与海沟充填沉积物的界面。可能由于台湾地区的碰撞作用,t0层序北部坡度更平缓或者被抬升。构造分析显示,马尼拉海沟北段俯冲地壳具有三个特征带:正断层带(NFZ)、原始逆冲带(PTZ)和逆冲带(TZ)。正断层带主要由俯冲地壳顶部或上部的一系列正断层组成,在接近深海沟的部位,这些正断层逐渐被海沟充填沉积物所覆盖,暗示正断层带发生在地壳开始弯曲、并引起上部沉积层重力变化的地方。由于增生体附近板块边缘强烈的汇聚作用,一些被埋藏的正断层而被活化为隐伏逆冲断层。原始逆冲带位于正断层带和增生体的前缘逆冲带之间,含隐伏的逆冲断层或者褶皱而不是逆冲断层。海沟区正断层、隐伏逆冲断层和逆冲断层在地壳结构中的连续分布,指示隐伏逆冲断层是沿着之前拉张正断层的位置发育的。上部沉积层的脆性变形很可能是强烈的挤压作用和水分较少的原因所致,最终隐伏逆冲断层可能向上发展,成为海底逆冲断层。  相似文献   
72.
将地球沉积盖层作为统一的系统,对全球常规可采石油资源进行概率估计,并对21世纪末之前的全球石油产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全球石油产量最有可能在2020—2030年间达到高峰,每年42~47亿吨。届时主要的产区将在波斯湾、西西伯利亚和东西伯利亚,上游部门的注意力将转向北极陆架。至少到2040年前,年产量将维持在42—45亿吨水平。  相似文献   
73.
Nguyen  Thi  Thanh  Binh  Tomochika  Tokunaga  Hoang  Phuoc  Son  Mai  Van  Binh  冯常茂 《海洋地质》2009,(3):8-18
某一地区的应力,或该地区现今的应力场,对斜井或水平井的最佳定位,以及认识油藏特征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地层应力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动力学过程及其对盆地演化的影响。本文在勘探和开发井的基础上,利用很多第一手分析资料对越南海岸九龙盆地和南昆山盆地沉积层的地层应力、孔隙压力等进行了分析。九龙盆地最大水平应力在北部及中央高部位主要呈NNW—SSE及N—S向;南昆山盆地最大水平应力在北部主要呈NE—SW向,而在盆地中部呈N—S向。垂向应力在3500m深处的应力梯度值约为22.2MPa/km,正常压力地层中最小水平应力值约为垂向应力值的61%。孔隙压力变化对水平应力大小的影响,可用因流体生产而引起的枯竭层中的孔隙压力及裂缝测试数据来评价,研究中得到的平均孔隙压力-应力耦合率(△Sh/△Pp)值为0.66。南昆山盆地的最小水平应力值接近于超压区的垂向应力值,这一结果表明地层具有均质性或深部超压地层中可能呈走滑断层的应力状态。  相似文献   
74.
大洋深海硫化物矿调查成就与研究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概述 美国、法国和墨西哥《SIAMEKS》国际科考队曾于1978年在东太平洋隆起北纬21°处的考察过程中发现了硫化物矿。早在100多年(1875—1878)前,英国“挑战者”号调查船发现大洋中的铁锰结核和钴锰结壳及磷灰岩。在大洋中脊范围内发现新形式有用矿产-即同热液活动密切有关的硫化物矿,它与结核和结壳不同,不仅埋藏在海底表面,而且还产于大洋基底岩石中。  相似文献   
75.
意大利陆缘是中地中海构造活动强烈、复杂的地段,地貌演化非常迅速。沿意大利陆缘,火山活动、断裂活动以及陆坡失稳等地质作用活动频繁,是有人类居住、活动的,具有潜在地质灾害的地区。因此,阐明那些在海底可见的并与地质灾害有关的地质特征是海洋地质领域重要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76.
E.  Puga  Antonio  M.  alvarez-  Valero  J.  Galindo-  Zaldlvar  F.  Bohoyo  A.  Maldonado  A.Maldonado  L.  Somoza  F.  J.  Gonzaezz  L.  Somoza  蔡观强 《海洋地质》2009,(1)
本研究对来自DOVE盆地(Scotia海南部)中部火山山脊的拖网样品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分析,辅以K—Ar年代学分析。研究区水深2000~3000m,地理坐标范围为59°21~23′S和42°27~31′w。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比较研究区火成岩和形成Scotia、Antartic—Phoenix洋中脊及南设得兰群岛的火山岩之间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同位素特征,厘定研究区岩浆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以及岩浆作用的绝对年龄。  相似文献   
77.
我们分析了Schirmacher Oasis(Dronning Maud Land,DML)和PrinceCharles山脉(PCM)南部的基性岩墙中锆石颗粒的SHRIMP年龄。SchirmacherOasis地区的侏罗纪基性岩墙具有亲石元素弱富集的特征,表明它们受到了地壳混染作用的改造;DML中部地区在中元古代(MP,1150~1050Ma)经历了构造活动这一阶段,而这一事件叠加了新元古晚期高级变质事件(NP,700~510Ma)。这些基性岩墙为含橄榄石高镁过渡性至碱性基性岩类,并且含有从同化物质中继承下来的锆石颗粒。每颗锆石进行50次分析,所得年龄结果几乎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8.
宇宙成因同位素分析改变了我们对南极冰消的滨岸记录的认识。最近的研究表明南极冰盖的不同部分其冰消历史存在鲜明的对照。目前,似乎存在两种独特的模式。第一种模式,紧随冰后期升温初期,冰盖迅速发生撤退的地方,就已经达到了全新世早期冰盖边缘。第二种模式,冰后期升温后初始发生冰川消融的地方,经历几个百万年的逐渐减薄,并且从那时起一直持续到现在。而理解哪种模式应用于哪个地区最好,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这能为我们提供很多关于冰盖撤退驱动机制的信息,同时有助于对冰盖变化进行预测的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79.
对于杰伊瑟尔梅尔的建筑而言.流溢的是高雅,放纵的是华贵;对于杰伊瑟尔梅尔的女人而言,流溢的自信,放纵的是美丽。在印度人的生死轮回观里.泛滥的是精致.泛滥的是色彩.人的今生也许只是漫漫灵魂之旅中的刹那芳华;而杰伊瑟尔梅尔的美女,足以让许多刹那芳华,绽放出超越生死轮回的光芒。  相似文献   
80.
定向越野运动是一项新兴的、具有极大挑战性和娱乐性的体育运动。对于军人而言.它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不但需要机智勇敢的作风、机动灵活的策略.而且最终目的是战胜对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