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8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119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长江、黄河沉积物物源研究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众多学者用不同方法对已知的长江和黄河沉积物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获得区分两者的有效指标。由于两河物源区物质成分的差异和所处气候带不同造成的后期风化的不同,其沉积物在化学元素和矿物组成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但是运用这些差别来判识陆架海区物质来源的问题则复杂得多,目前仍处在不断探索之中。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归纳总结,提出应尽量运用多个指标进行物源判识。  相似文献   
42.
杨作升 《海洋与湖沼》1988,19(4):336-346
采用X射线衍射、电镜扫描、能谱分析、等离子体吸收光谱、原子吸收光谱等方法,对黄河、长江、珠江河口段及其邻近海域的粘土作了矿物组合及化学特征分析,发现它们之间存在差别,根据其特点划分出黄河型、长江型和珠江型三种粘土,它们分别具有半干旱寒冷气候区、湿润温暖气候区和多雨炎热气候区产物的特点,和这三大河沉积物主要物源区的气候环境是对应的。三大河物源区由北而南分处不同气候环境,是区分三大河粘土的客观基础。上述结果可用于判别三大河毗邻海域中沉积物的来源和扩散。  相似文献   
43.
黄河口毗邻渤海陆架区悬浮体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扫描电镜配合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及光学显微镜分析表明,黄河口毗邻的渤海陆架区悬浮体主要由矿物、浮游生物和有机包膜三类成分组成。在悬浮体中鉴别出23种矿物,主要是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和粘土矿物(依次为伊利石、蒙皂石、绿泥石和高岭石),特征矿物是云母、方解石、蒙皂石和角闪石。辨识出21种藻类,大多数是硅藻,少数为钙藻和鞭毛藻。生物成分主要集中在水体上层。首次在渤海悬浮体中发现了有机包膜。并讨论了悬浮体成因及其沉积作用。  相似文献   
44.
长江、黄河悬浮物质与山东尘暴物质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X射线衍射、激光粒度分析、等离子光谱分析等方法对长江、黄河悬浮物和山东青岛、济南尘暴物质进行了矿物组成、粒度组成和化学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在粒径<16 μm风尘样品的矿物组成、化学元素和中国黄河悬浮物非常接近,但与长江悬浮物则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45.
旁侧扫描声纳记录真实地揭示出现代长江口水下底坡上发育的微地貌形态。指出微地貌的形态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与长江泥沙的传输分布、长江口区海域的水动力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6.
渤海区域地质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渤海区域地质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模型为例,阐述了基于GIS的海洋地学管理信息系统中数据的组织方法,包括数据分类、分层方案、命名及编码规则、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建设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设置基础表,解决了系统中说明性信息难以代码化的难题,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系统的数据模型.  相似文献   
47.
黄河三角州沿岸及相邻渤海海域碳酸盐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河三角州陆地上河道,河口、潮间带及毗邻渤海海域沉积物中的碳酸盐含量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划分出含量不同的沉积区和亚区。沉积区的划分和其物源有十分良好的对应关系,同一沉积区内的亚区则主要和粒度有关,从而间接反映了水动力环境与生物作用的控制性影响。黄河口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与粒度成反比,其他物源的沉积物则各不相同。黄河口及邻近渤海海域中粘土粒级和碳酸盐含量等值线反映出黄河细粒级沉积物扩散的方向、强度和范围。海洋生源沉积是影响渤海东部和中部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8.
初夏冲绳海槽中南部海域悬浮体含量的分布特点为:表层水体中部海区高,南北海区低;中底层水体自南西至北东由低至高.从陆架到海槽断面的悬浮体含量分布为陆架最高值区、陆坡最低值区和海槽低值区.悬浮体组成包括矿物岩石碎屑、生物骨屑以及絮凝体.矿物岩石碎屑主要分布在陆架区中、下层水体,生物骨屑主要分布在海槽区(整个水层)和陆架区上层水体,絮凝体在研究区都有分布.海槽区与陆架区的悬浮体含量垂直分布和组分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研究区悬浮体分布和组成主要受控于黑潮对陆架物质向冲绳海槽输送的阻隔、生物生产量以及地形、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49.
油气勘探证明,古三角洲沉积往往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尽管大型三角洲的沉积体非常巨大,但毕竟为数有限,而中、小型三角洲数量甚多,分布普遍,沉积层次清楚,已引起研究者的广泛重视。建立乡沙性中、小型河流入湖三角洲沉积模式,对于我国的油气勘探更具有实际意义。 笔者于1978~1979年间,对泗河三角洲进行了野外调查,并采集表层和柱状沉积物样品共73个。本文根据野外勘测和样品分析的资料,总结了微山湖泗河三角洲的沉积规律,并进一步探讨该类型三角洲的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50.
本文对黄海沉积物中的黄铁矿的分布、形态、成分和结构方面的特征,以及成因作了讨论。作者在73个样的1/3样品中发现了自生黄铁矿,并对此矿物进行了X-射线、电子探针、光片及扫描电镜研究。黄铁矿主要呈生物内模状、球粒状(framboid)及胶结物状等形态,经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自生矿物为黄铁矿,不存在其他铁硫化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