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76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01.
杨永强 《世界地质》1998,17(1):88-95
在矿产预测中常涉及一些定性变量,泽这些变量的分析和应用,必须将定性描述的地质特性转化为用数值表示的变量,这就需要处理此问题的方法--多维标度法。笔者介绍了计量性的Torgerson法、准计量性的林知已夫数量化理论和非计量性多维标度法,并列举了其在矿产预测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2.
黑龙江塔源地区金银铜成矿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黑龙江塔河地区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源地质信息为基础,对该区的地质背景,矿区地质,成矿要素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建立了该区的金,银,铜矿产的成矿系统模型。模型指出,大陆边缘活动带,古元古宙基底,以北东向为主导的断裂构造系统,以及火山岩-侵入岩是区内金,银,铜矿成矿系统形成的有利大地构造环境和成矿地质背景。在地球物理上有利的成矿地质背景表现为复杂磁场区和重力相对高场区。Au,Ag,As,Sb,Cu,Bi组合异常成矿系统的地球化学异常标志。  相似文献   
103.
汶川8.0级地震强震动特征初步分析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本文对国家强震动台网中心收集的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汶川8.0级地震中获取的420组三分量加速度记录进行了处理和初步分析。在这次地震中布设在龙门山断裂带及其周围地区的50多个台站获得了大于100gal的加速度记录,有46组三分量加速度记录的断层距小于100km,使中国大陆近断层区域所获得的强震动加速度记录的数量成倍增加。本文依据这批数据,对汶川大地震强震动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给出了此次地震断层附近地区的PGA衰减规律,并利用此规律模拟了断层附近的加速度峰值,绘制了PGA分布图、竖向PGA与水平向PGA比值图;给出了汶川地震断层附近的加速度反应谱、上盘效应、竖向效应、速度大脉冲效应等地震动特征,这些特征可作为抗震设计规范修订的依据并供灾区重建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4.
近场数字强震仪记录误差分析与零线校正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数字强震仪记录进行了误差分析,并对国家强震动台网入网的5种型号数字强震仪系统作了振动台对比试验,分析了该系统加速度记录积分后速度和位移时程零线漂移的原因.本文提出了加速度记录的零线漂移校正方法和校正准则.为了印证零线校正方法的可靠性,对振动台试验中强震仪记录到的加速度两次积分得出位移时程与试验时记录到的绝对位移进行比较,计算位移和振动台绝对位移完全一致;对2008年5.12汶川8.0级大地震和1999年台湾9.21集集7.6级地震现场加速度记录两次积分后得出永久位移与两次大地震的GPS同震位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大地震近场仪器墩会发生倾斜或产生永久位移时加速度记录的零线校正有明显效果,可以给出加速度积分后的速度和位移并符合校正准则.本文方法解决了对大地震近场地面运动的研究停留在对峰值加速度和反应谱的研究阶段的困惑,满足了结构抗震对地面永久位移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5.
希特伦峡湾(CitronenFjord)铅锌矿是处于储量扩展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世界级原生铅锌矿床,也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
北端的铅锌矿床。希特伦峡湾的褶皱和逆冲断层较发育,矿化区主要有迪斯卡弗里(Discovery)区、比奇(Beach)区和伊斯茹姆
(Esrum)区,矿体呈NW-SE走向,主要赋存在晚奥陶世—早志留世泥岩和页岩中,主要的硫化物是黄铁矿、闪锌矿和方铅矿。硫
化物δ34S值变化于+7‰~+35‰间(CDT),多数在+10‰~+25‰间,铅同位素具有放射铅成因特征。成矿流体温度在80~
160℃之间,属中低温热液型。希特伦峡湾铅锌矿在成因上为喷流沉积型(SEDEX)矿床。格陵兰岛赋存和产出许多铅锌矿,尤其
是北格陵兰古生代的富兰克林阶盆地,其东西向延伸超过2500km,这个未充分开发的盆地将是勘探铅锌矿的优良靶区。   相似文献   
106.
正相邻建筑物碰撞是指地震作用下其间距无法满足相对位移要求时造成的侧向撞击,常常导致或加剧结构破坏。目前,我国城镇现存建筑,尤其是临街建筑中多数防震缝宽度不足甚至为零。国内外近年的几次地震表明,这些建筑在强烈地震作用下,极易发生碰撞破坏,造成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因此,开展相邻建筑物地震碰撞破坏研究,发展相邻建筑物抗震能力评估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针对相邻建筑物地震碰撞破坏问题,本文主要进行了两方面研究。首先,推导了考虑屈  相似文献   
107.
乐安江是德兴铜矿地区的主要水系,为查明乐安江德兴铜矿段河流阶地发育情况及其所产生的环境效应,对乐安江海口镇—泗州镇坑口段—乐平市洺口镇戴村村段及大坞河与浮溪河所发育的河流阶地进行划分,并运用光释光(OSL,Op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ecence)测年方法对此段乐安江低阶地的形成时代进行测定。得到以下认识:研究区乐安江至少发育五级阶地,T5拔河高度约50 m,T4拔河在28~40 m之间,T3拔河在20~30 m之间,T2拔河高度在12~22 m之间,T1拔河高度在6~15 m之间;另外研究区乐安江支流大坞河与浮溪河,也有3~5级阶地发育。该段乐安江三级阶地上沉积物的OSL年龄为(120.6±5.8)~(153.6±8.1)ka,二级阶地上沉积物OSL年龄为(43.0±1.8)~(109.9±4.6)ka,一级阶地上沉积物OSL年龄为(0.9±0.1)~(1.2±0.1)ka。四级阶地可能形成于倒数第二次间冰期。以上认识填补了乐安江河流阶地研究的空白,为今后研究区第四纪地质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结合大坞河一、二级阶地上土壤、种植物中重金属含量分析,认为研究乐安江德兴铜矿段及其支流的河流阶地对确定德兴铜矿所排放出的酸性废水的影响范围及该地区的农业区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8.
位于高烈度区且靠近断层的高层建筑结构,其相关抗震设计需要考虑较大的水平和竖向地震荷载,使得传统、单一的隔震方案难以满足规范的要求。鉴于此,针对西昌市靠近断层的某筒体结构提出了一种叠层橡胶支座加黏滞阻尼器的组合隔震设计方案,即在隔震层布置黏滞阻尼器以控制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位移。与此同时,为了满足结构的功能使用要求,将外部框架以及内部核心筒(除去电梯井)在零标高处进行隔震设计,而电梯井则下沉至基础底部加以隔震。通过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比非隔震结构,采取组合隔震设计的框筒结构在设防地震作用下,其X、Y向的最大层间剪力分别减小72.37%和79.63%,水平向减震系数为0.35,满足抗震措施降低一度的要求;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其X、Y向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分别减少81.06%和76.38%,隔震橡胶支座的拉压应力均在规范允许范围内,且铅芯橡胶支座与黏滞阻尼器均进入耗能阶段,滞回曲线较为饱满,进而验证了该组合隔震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