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6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154篇
海洋学   27篇
天文学   43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3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41.
涂英伟 《矿床地质》1983,2(4):52-60
南岭区域不同时期花岗岩体及与其有关的稀有金属矿床的形成,除了受区域混合岩化作用以及区域花岗岩浆分异演化作用的制约外,还受到遍布于南岭区域的每一个多期多阶段复式花岗岩体的自身分异演化作用的深刻的影响。在那些复式岩体中,只有在岩体分异演化的晚期阶段,才会出现稀有金属花岗岩母岩。现仅将本区域复式岩体和成矿母岩的分异演化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342.
长期以来,铀酰矿物的发光特性就一直应用在矿物鉴定和找矿勘探上。仅在最近十几年来,大量研究常温(300°K)和低温(70°K)铀酰矿物和合成铀酰化合物的光谱特性后,才有可能在铀酰(UO_2~(2+))电子结构的基础上,对铀矿物的酰发光机理提出些合理的释解。 A.H.塔拉宪是当前苏联对矿物发光特性有代表性的研究者之一。他在研究了大量铀酰矿物发光光谱特性后(1978年),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仅仅晶格中具有足够数量低对称铀酰中心的那些矿物才具有辐射能力,并进一步推论:随着赤道面中铀配位体数  相似文献   
343.
关于中国东部第四纪气候,自三十年代初期李四光教授根据庐山、黄山等地的地质地貌现象确认有第四纪冰川流行以来,在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议。争论的双方都能在地质、地貌、气候、古生物等方面列举一些例证,并在理论上加以阐释。笔者从事钉螺研究数年,深感钉螺的存在与古冰川说法之间有着无法调和的尖锐矛盾,兹据现代钉螺的宏观分  相似文献   
344.
海南岛东海岸海草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根据2004~2009年海南岛东海岸长圮港、龙湾、高隆湾、黎安港、新村港等地海草分布区的水质、沉积物、生物质量、栖息地、生物5个指标调查数据,按照《近岸海洋生态健康评价指南》(HY/T087-2005)海草生态系统评价方法,对海南岛东海岸海草床生态系统健康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海南岛东海岸海草床水环境与沉积环境均处于健康状态;龙湾海草床生物残毒评价为亚健康,其余站位均处于健康状态;黎安港与长圮港海草床栖息地评价处于不健康状态,其余站位均处于健康状态;黎安港海草床生物评价处于不健康状态,新村港海草床生物评价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他地方栖息地与生物评价均处于健康状态。海草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显示,黎安港处于不健康状态,新村港与长圮港处于亚健康状态,龙湾与高隆湾处于健康状态。总体上看,海南岛东海岸分布于珊瑚沿岸海草床生态系统比较健康,分布泻湖沿岸海草床趁于亚健康向不健康方向转变。本文希望通过对海南岛东海岸海草床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研究,为海草床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45.
对臭氧总残留氧化物(TRO)常用3种检测方法(碘化钾-N,N-二乙基-1,4-苯二胺(KI-DPD)分光光度法、硼酸碘化钾(H3BO3-KI)比色法、靛蓝二磺酸钠(IDS)分光光度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0~0.5 mg/L的TRO浓度范围内,KI-DPD分光光度法和H3BO3-KI比色法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分别为0.040 mg/L和0.034 mg/L,并且这两种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和重复性较佳,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0%,低于传统碘量法;而IDS分光光度法只有在高浓度臭氧海水样品(0.6~1.2 mg/L)检测时,RSD才小于5.0%,且测定浓度明显低于另外两种方法。故对于海水养殖水体中的TRO检测,KI-DPD分光光度法和H3BO3-KI比色法均准确有效,并且H3BO3-KI比色法在检测操作上更为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346.
采用共沉淀法和离子交换法成功制备了叶酸插层Mg/Al水滑石(LDHs-FA)复合材料,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热重-差热分析等手段对合成材料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得到的LDHs-FA结构完整、晶相单一,并比较了2种方法对材料物化性质的影响。采用盐酸为介质模拟胃液,混合磷酸盐缓冲溶液为介质模拟肠液,研究了叶酸插层水滑石在模拟胃液和肠液中的释放特征,结果表明叶酸插层复合材料在模拟胃液和肠液中均具有较好的缓释性能。海藻酸钙包覆后的样品在胃液中释放速率极慢,但在肠液中具有较好的缓释性能,实现了药物的肠道靶向释放。  相似文献   
347.
贵州下寒武统是我省重要的黑色岩系,其中出产了相当数量的钼镍钒矿及共生矿产,充分展示了区内具有较大的钼镍钒矿找矿前景及多元素富集分带的特征。区内矿石主要元素的变化趋势为:镍钼矿在中西部地区相对富集,东部地区相对分散,而钒矿则呈现中西部地区相对分散、东部地区相对富集。区内矿床主要属于热液再造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348.
仿自然鱼道不仅能满足多种鱼类的洄游需要,同时还增加了河道内鱼类生境的数量与多样性,近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仿自然鱼道结构复杂,断面型式多变、边坡及底部材质粗糙,糙率估算困难等,目前尚无完善的研究方法。结合新干枢纽仿自然鱼道工程,建立了1∶12的整体物理模型试验,对鱼道初步设计方案的水流条件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采用常规鱼道的研究方法控制鱼道内底坡、底宽、池室长度、偏移率和透水率等参数,然后通过整体物理模型试验进行验证和优化,可有效地用于指导仿自然鱼道的设计。与常规鱼道相比,仿自然鱼道受断面型式及建造材料的尺寸误差等影响,鱼道线路内流速差异明显。特别是鱼道转弯段,偏移率受弯道影响,流速易出现较直线段高或低的情况。研究成果为工程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为仿自然鱼道的设计和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49.
为探讨饲料脂肪营养对封闭循环水养殖道氏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生长、脂肪代谢及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影响,作者采用单因素设计,即4个脂肪水平——12%、15%、18%、21%(以Ⅰ、Ⅱ、Ⅲ、Ⅳ组表示),共4个处理组,每处理3重复,每重复25尾鱼。试验鱼为初始体质量(333.25±20.71)g的道氏虹鳟幼鱼,试验期77 d。结果表明,与后3组相比,Ⅰ组试验鱼增质量率显著提高17.20%~33.17%,Ⅰ和Ⅱ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Ⅲ和Ⅳ组6.20%~20.56%(P0.05);脂肪合成酶类FAS活力随饲料脂肪水平升高而降低,脂肪分解酶类LPL、HL及L-CPTⅠ活力变化特征与之相反(P0.05)。其中,Ⅰ组FAS活力显著高于Ⅲ、Ⅳ组7.5%、8.7%;L-CPTⅠ活力显著低于后3组13.08%~16.35%;Ⅳ组LPL活力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前3组18.8%~44.7%(P0.05或P0.01);I组肝脏FAS的mRNA表达量比后3组显著高48.29%~55.15%(P0.05);LPL呈相反特征,Ⅳ组显著高于前3组36.72%~113.59%(P0.05或P0.01);Ⅰ组肌肉FAS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Ⅳ组66.82%(P0.05);LPL表达丰度随脂肪水平升高先下降后显著上升(P0.05)。该结果特征与肝脏中该两种酶活力变化具有同步性。研究发现,随饲料脂肪水平变化,肌肉FAS mRNA表达量变化比肝脏更明显且规律性更强,而肝脏LPL mRNA表达量变化较肌肉更明显。本试验初步确定,在封闭循环水养殖模式下,330 g左右道氏虹鳟饲料蛋白水平在45%时,脂肪水平以不超过12%为宜。  相似文献   
350.
外来生物入侵是指非本地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自然或人为方式对本地生态系统、人类健康、物种多样性造成危害的现象。外来生物入侵不仅对本地生态系统和物种造成严重破坏,而且会对一个产业、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文章就部分入侵面积和危害较大的海洋外来生物(包括互花米草、沙筛贝、尼罗罗非鱼、米氏凯伦藻、桃拉病毒)的入侵现状进行综述,并提出海洋外来生物入侵防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