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0篇
  免费   482篇
  国内免费   695篇
测绘学   319篇
大气科学   435篇
地球物理   461篇
地质学   1502篇
海洋学   294篇
天文学   69篇
综合类   196篇
自然地理   17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4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71.
内蒙古达茂旗哈尔陶勒盖地区蛇绿岩形成环境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立权  邓晋福 《中国地质》2006,33(5):1038-1043
内蒙古达茂旗哈尔陶勒盖地区蛇绿岩的堆晶岩为橄榄岩 辉石岩 辉长岩组合,即为PPG型;通过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研究,首次从辉长岩中识别出有玻安岩存在,为本区蛇绿岩的形成环境从岩类学方面提供依据;玄武岩具洋脊玄武岩特征,但俯冲带组分(Th等)富集;在混杂带内分布有泥盆纪岛弧型中-中酸性火山岩,整合于硅泥质岩之上。基于上述几个方面的分析,提出本区蛇绿岩的形成环境应为SSZ型,既形成于初始俯冲,在俯冲带之上(弧前)形成新的洋壳,并逐渐向岛弧演化。  相似文献   
272.
基性岩墙群代表了陆壳伸展裂解事件,可为大陆再造及造山作用过程的动力学研究提供时间约束。本文利用LA-ICPMS方法对秦祁造山带接合部位陇山岩群中首次报道的基性岩墙群进行了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获得440Ma左右的年龄。结合区域资料,认为在中央造山带中段可能普遍存在440Ma左右的一期伸展裂解事件。这一信息对中央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及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具有重要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273.
折多山花岗岩时代、成因及其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沿鲜水河断裂分布的折多山花岗岩由早期的中细粒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略晚的主体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少量的伟晶岩和细晶岩构成。早期中细粒二长花岗岩的SHRIMP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表明其侵位结晶于18±0.3Ma,使折多山花岗岩岩浆侵位结晶年龄和鲜水河断裂开始活动的时间提前近6Ma。岩石中保存有818±47Ma和156±8Ma的继承锆石.表明存在扬子西缘元古宙和中生代陆壳物质的再循环。在K_2O对SiO_2分类图上,早期的中细粒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落在钙碱性系列区域,似斑状二长花岗岩落在橄榄玄粗岩系列区域,两个系列岩石总体上为铝饱和到过饱和。中细粒花岗闪长岩具有中等的稀土总量(162×10~(-6)~224×10~(-6))、高的(La/Yb)_N(74~118)和明显的正Eu异常,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Nb、Ta、P和Ti亏损,形成于岛弧钙碱性火山岩低度部分熔融。中细粒二长花岗岩与花岗闪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只是稀土总量和(La/Yb)n较低,形成于杂砂岩部分熔融。主体岩性粗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具有很宽的稀土总量(最高达533×10~(-6)),(La/Yb)_N随着稀土总量增加而增加(最高达523),明显负Eu异常,大粒子亲石元素强烈富集,Nb、Ta、Sr、P和Ti亏损,(~(87)Sr/~(86)Sr)_0=0.7084~0.7133,ε_(Nd)(t)=-5.67~-8.69,形成于元古代上部陆壳物质—砂页岩的较低程度的部分熔融。各类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部分熔融源区的物质组成继承了元古代大陆边缘的某些地球化学特性,经历了高压变质作用,部分熔融残留相主要为石榴石等。部分熔融过程发生于鲜水河断裂早期活动的剪切熔融过程,岩浆作用之前可能发生过强烈挤压而产生了高压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274.
本文介绍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微生物学研究中所建立起来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即环境基因组DNA提取、16SrDNA分析、Real-timePCR技术和磷脂酸分析技术。另外探索了防污染的手段以及监测方法,并介绍了我们以这种方法对CCSD的微生物学研究所得到的一些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275.
华南是我国最重要的锡成矿省,产有大量的与花岗岩有关的大型-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近年来,在湘南新探明一个超大型锡矿床—芙蓉锡矿床,其中,最重要的锡矿化产在骑田岭花岗岩体西南部的破碎蚀变带内,与绿泥石化密切相关。骑田岭花岗岩富含角闪石,具有较高的氧逸度,显示出准铝的地球化学特征,在花岗岩形成过程中发生过壳-慢岩浆混合作用。这些特点都表明骑田岭花岗宕并不同于一般的 S 型含锡花岗岩,而显示出 A 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同位素定年分析表明,芙蓉锡矿床主成矿阶段的形成时代要晚于骑田岭花岗岩侵位年龄近20Ma。氢、氧同位素分析表明,发生过水-岩反应的大气降水在成矿流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硫同位素分析表明花岗岩和地层都提供了成矿所需的硫。因此,用花岗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分离出富锡的岩浆流体来形成锡矿的传统模式并不适合于解释芙蓉锡矿的形成。我们认为芙蓉锡矿的形成主要与骑田岭花岗岩的绿泥石化蚀变有关,循环的大气降水与花岗岩发生水-岩反应,富锡的铁镁矿物在蚀变成绿泥石的同时释放出 Sn 和 Ti 等金属到流体中,当物理化学条件改变时,沉淀形成锡矿体。这是一种比较独特的锡矿化模式,丰富了华南与花岗岩有关的锡矿化类型。  相似文献   
276.
测绘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农村建设也像城市一样,必须有测绘为其提供服务与保障。本文重点对测绘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如何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测绘工作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77.
基于谱间关系的MODIS遥感影像水体提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水是地球上万物的命脉所在,水体提取对于水资源调查、洪水灾害预测评估和环境监测等有着重要作用。而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水体与植被、城市和土壤光谱反射率的差异是利用遥感手段提取水体的基本原理。本文利用谱间关系法进行MOD IS图像的水体提取。结果表明,用于提取水体的谱间关系法比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法快速,但谱间关系法有把云错误地当作水体提取的缺点。  相似文献   
278.
利用龙海1959~2005年地面10 min平均年最大风速资料,计算分析了历年地面最大风压的年际分布及同期内的极大风压的垂直分布,结果表明离地面10m高处的极大风压为49.0kg/m2;50m高处风压可增大到93.3kg/m2;100m高处风压可达到123.2kg/m2,相当于44m/s强风暴的破坏力.  相似文献   
279.
每当暴雨来临,泛滥的雨水总会使城市排水系统不堪重负,道路积水、低洼地被淹、民居进水现象时有发生,给居民的生活造成极大不便。与此同时,由于不合理使用、污染和环境影响,地下水位逐年下降,现代城市饱受“干渴”的煎熬。目前,在我国660多座城市中,缺水城市有400多座,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110座。今年入夏以来,我国川渝等地遭受50年不遇的特大干旱,造成几百万市民饮水困难,经济损失逾百亿元。缺水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环境改善的一大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2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