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7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太阳黑子、日晕、虹霓在古代都属于“天象”范畴。今天我们知道,太阳黑子的确属于天象,而且我们的先人早就注意到了这种天象,比西方人早了足足一千多年。至于日晕、虹霓,现代解释是它们属于“大气光象”范畴,是气象因素造成的。不过,黑子也好,日晕、虹霓也好,它们毕竟都起源于太阳,所以这里我们把它们合为一讲,以古代诗词中的黑子、太阳光象描述为线索,讲述一下有关这些“天象”的有趣话题。  相似文献   
22.
仰望夜空,银河高挂,群星璀璨,五大行星往来交错,彗孛流陨隐现其中,这种种景象,与凄清皎洁的月亮、光热逼人的太阳相比,别有一番风格,也多了几些热闹,同时也引出了人们对它们的无限遐思和向往。  相似文献   
23.
“五星联珠”是一种奇特而罕见的天象。水、金、火、木、土五颗行星都在黄道带上运行,有时候在极为凑巧的情况下,从地球上看去,五颗星几乎排在一起或聚在一起,古人就称这种天象为“五星联珠”。  相似文献   
24.
流星,是一种大气现象,但它的起因是太阳系空间的小天体——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其高速动能转化为热能而出现的燃烧发光现象,因此一直归入天文学领域,成为“天象”。当流星体特别大时,流星看起来象一个火球,非常耀眼,甚至一瞬间照得大地如同白昼,称“火流星”:当许多流星体不断闯入大气时,我们有时会看到流星多得象下雨一样,这种现象称“流星雨”。  相似文献   
25.
现代人行色匆匆奔波于快节奏的工作和娱乐,很少有人抬头端详头顶上的星空--并不是星空不值得一看,而是因为有专家负责观测,别人确实可以毫不留意了。只有那些天文爱好者,用他们少带功利色彩的目光,好奇地注视着天空。  相似文献   
26.
昼夜是人类最早认识到的时间单位,自从有了时间观念开始,古人就发现,从太阳出升到下一次太阳出升的时间间隔是非常固定的,这就是一昼夜。虽然由于季节的不同,白昼、黑夜的长度不一样,但它们加起来的长度是不变的(到近代人们才知道,这是由极其稳定的地球自转造成的)。  相似文献   
27.
九月是秋季的最后一个月,又称季秋、暮秋、菊月等。九月的天气和景象,正如李贺在《九月》诗中所描绘的那样,飞萤不见,天凉如水,竹叶转黄,池面是残荷败柳,道路是落叶斑斓。由于树叶落尽,庭院显得空旷清冷,月光淡淡,露水湿湿——美感中带着一丝无奈,收获中夹杂着一点失落。  相似文献   
28.
孟冬·十月 农历十月,冬季的第一个月,又叫“孟冬”,按地支排列,是地支的最后一个月——建亥之月(猪月)。按古代月份与音律的关系,十月对应“应钟”,大致相当于现代音律中的B调。  相似文献   
29.
《春秋》“陨石于宋五”天上的流星很早就被我们的先辈观测到了,也被诗人们代代吟诵。古人大都认为,这些流星就是天上的星星(恒星)坠落形成的。那么,这些流星会不会落到地上?如果落到地上,会是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30.
“天马行空”的房宿 房宿由四颗星组成,四颗星几乎成一直线,黄道垂直穿过其中,所以它与角宿一样,因跨过黄道,被称作“三光(日、月、行星)之正路”,是发生凌犯特别频繁的地方,被古代星占家所重视。房有“府”的意思,与“腑”同音,于是又成为苍龙腹部五脏所在,《石氏星经》说:“东方苍龙七宿,房为腹”,可能就是这么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