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58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王硕  李启文  曾克峰  刘超 《中国岩溶》2013,32(3):358-64
贵州思南石林目前正建设成为思南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长坝石林景区。本文通过石林的形态特征对比研究及区域地质环境的调查,分析了石林的景观资源特征,并探讨了石林的形成条件和发育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思南石林属溶洼边坡型石林,石林形态多样、个体高大且象形景观众多,加之石林生态环境良好,风光秀美,具有较高的观赏、科研和科普及开发价值。(2)思南石林以质纯层厚的下二叠统深色泥晶灰岩为主,并处于南东-北西构造应力带上,利于较高大石林的形成和保存;地貌上,石林发育在喀斯特单面山与溶蚀洼地之间的斜坡上,不同地貌部位的水动力条件导致石林形态和分布的差异;气候上,思南地区自新第三纪以来以热带、亚热带温湿气候为主,为石林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外营力条件;此外,来自碎屑岩区的外源水侵蚀和下伏碎屑岩的隔水顶托作用为大面积石林的形成提供了很好的水环境条件。(3)石林形成过程可归纳为海侵沉积、抬升剥蚀、构造变形、土下溶蚀和地表塑造5个阶段;其中地表塑造阶段是石林的成景时期,依据有关侵蚀数据计算得出石林成景时代约为30.04~45.06 ka,即晚更新世中晚期。   相似文献   
82.
北山地区位于华北板块、塔里木板块和哈萨克斯坦板块交汇带,晚古生代构造演化倍受关注且久有争议,该地区晚古生代地层的研究对探讨大地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同位素定年、沉积相分析、粒度分析和碎屑成分统计分析方法对北山地区早石炭世红柳园组进行研究。在下部火山岩中获得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59.9±1.4 Ma,参考区域古生物资料,其形成时代应为早石炭世早期。红柳园组上部碎屑岩中发育大量浊流沉积构造和典型鲍马序列,其中砂岩成熟度较低,并且粒度分析结果显示具有浊流沉积的粒度特征,这些证据共同指示红柳园组为近物源浊流沉积。此外通过碎屑组分统计和Qt-F-L、Qm-F-Lt以及Qp-Lv-Ls图解对沉积构造背景进行了探讨,发现研究区红柳园组物源主要来自火山弧,表明其形成的构造环境应为与岛弧邻近的沉积盆地。  相似文献   
83.
黑龙江河口林场锡多金属矿床位于我国东部大陆边缘完达山陆缘增生带内,锆石ICP-MS U-Pb测年结果显示该矿床的成矿母岩体花岗斑岩形成于121.4±0.5 Ma,属早白垩世晚期,成矿时间略晚于此。地球化学测试结果显示,河口林场花岗斑岩SiO_2含量较高,为61.21%~73.81%,K_2O含量较高,为3.74%~4.61%,Na_2O为0.06%~0.20%,属高钾钙碱性系列的A型花岗岩,形成于伸展背景下。(La/Yb)N-Yb、K/Rb-Rb等微量元素比值图解显示矿体的形成与壳-幔岩浆的混合作用有关。中生代晚期(130~120 Ma)我国东部进入地壳伸展减薄的高峰期,古太平洋板块的持续西向俯冲使区内岩石圈不断增厚发生拆沉,软流圈地幔直接加热下地壳使其部分熔融导致壳幔混合作用的发生,形成的岩浆携带大量成矿物质沿伸展作用形成的空间上侵,并于运移过程中不断萃取沿途围岩中的有用组分,随后就位于三叠纪地层内,岩浆演化晚期,Sn、W等金属元素随流体不断聚集在岩浆房顶部及构造薄弱处,随着温度、压力等物化条件的改变,最终沉淀于岩体与地层的内外接触带成矿。本次研究确定了该矿床为区内发现的首例斑岩型锡多金属矿,与东侧俄罗斯境内的锡霍特-阿林锡多金属成矿省具有良好的亲缘性,为该成矿省在我国境内的延伸部分,其发现为我国东北地区锡矿的探寻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4.
以地震、地质、测井等资料为基础,通过构造演化及断层落差法,分析渤南洼陷断层的分布及活动特征,为数值模拟提供地质模型。古近纪早中期是渤南洼陷断层的主要形成时期,发育NWW向、NEE向、NE向断层,断层组合以伸展构造样式为主,兼具走滑构造样式。运用ANSYS软件对渤南洼陷古近纪早中期构造应力场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古近纪早中期,最小主应力为张应力,断裂带内部为应力的低值区,断层上盘附近应力集中;差应力的高值区与断层分布一致;平面剪应力为右旋剪切特征,高值区主要发育NWW向、NE向断层,低值区以NEE向断层为主。模拟[JP2]结果显示,构造应力场与断层的关系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构造应力场控制断层的发育及分布,即差应力决定断层的优势发育区,平面剪应力控制断层发育的走向;另一方面,断层活动可以改变局部构造应力场大小,主要影响断层上盘附近一定距离内的应力场,造成应力集中,进而影响次级断层的形成。   相似文献   
85.
西藏朗杰学群作为雅鲁藏布江结合带洋板块地层序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的环境对研究特提斯构造运动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系统总结了朗杰学群的岩石组合特征、构造变形特征; 通过鲍马序列的识别,建立了4种基本层序; 根据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及层序分析,认为其发育海底扇相模式,整体属浊积扇内扇-外扇亚相环境,发育少部分主水道亚相的砂砾岩沉积,具有鲍马层序由A、C段向B、C、D和C、D、E段组合转变的特点,反映了由高流态向低流态转变的特征。运用粒度分析对朗杰学群物质成分的成熟度、分选性、搬运及沉积的形式进行了探讨,认为其与哈德逊浊积扇和现代深海阿里斯托亚扇的粒度曲线相似,应属重力流沉积中的浊流沉积类型,指示其形成于大陆斜坡环境。  相似文献   
86.
介绍了全国海洋牧场发展背景下,天津市海洋牧场的发展内涵、发展思路、实践历程及今后的展望。将我国海洋牧场的发展历程与天津海洋牧场的实践历程有机结合,并阐明天津海洋牧场的发展特点;将海洋牧场的基本建设原理与天津海洋牧场具体建设情况有机结合,并阐明天津市海洋牧场建设的具体发展思路以及面临的问题。同时展望天津海洋牧场的建设,能够着力推动海洋开发方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构建陆海协调、人海和谐的海洋空间开发格局,为加快实现天津"一基地三区"的定位、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开创美丽天津建设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现代海洋牧场是一项长期、复杂、科学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87.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渤海湾天津海域人工鱼礁区多相介质(海水、沉积物和大型底栖生物体)中重金属Pb含量进行了测定,运用不同评价方法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礁区海水Pb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003-0.024μg/L,平均值0.008±0.007μg/L,最高值出现在9号站位;最低值是5号站位。沉积物中Pb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138-0.470 mg/kg,平均值0.273±0.106 mg/kg,各站位沉积物Pb垂直分布特征为下层中层上层。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礁区沉积物Pb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属于低生态风险;地累积指数属于偏中度污染程度;富集系数属于无~轻的污染程度。礁区内生物体Pb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004~0.519 mg/kg,平均值0.185±0.170 mg/kg;礁区生物体Pb的BCF普遍高于BAF值;其健康风险系数远小于1,这表明Pb对暴露人群无明显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88.
王硕  王晨阳  陈常松 《测绘通报》2020,(11):151-154
着眼于突破传统排查隐患点技术手段的局限,为增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促进地质工作与测绘工作的协作共进,推动自然资源管理能力现代化,本文分析了当前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基础和技术优势,据此提出测绘业务与地质灾害监测业务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明确了要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多源立体监测技术体系和建立国家—省—市县相互协作、衔接配套的地质灾害分级监测预警体系的实现途径,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9.
基于实际气体状态方程的深海采样压力补偿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缩气体通常用于深海压力保持采样器的压力补偿。回收的流体样品的压力和体积与预充气体高度相关。为了更好地理解高压下气体的行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压缩因子Z的实际气体状态方程,该方程是从实验数据得出的。然后基于该经验气态方程引入了样品压力和体积的理论计算方法。最后,通过采样器进行了在115MPa下的高压模拟采样实验,很好地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计算理论。  相似文献   
90.
贵州省石阡县溪沟锶-偏硅酸型饮用天然矿泉水形成于石阡枢纽背斜南端,石阡枢纽断裂西盘沟谷的断裂破碎带上,含水层为奥陶系下统桐梓—红花园组(O1t-h)地层,岩性为灰岩及白云岩,存储类型为"带状存储"兼"层状存储"的较复杂类型,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经测算,矿泉水可开采量为420.53 m~3/d,水中锶含量达1.35 mg/L,偏硅酸含量25.24 mg/L,均满足饮用天然矿泉水界限指标要求,可命名为锶-偏硅酸型饮用天然矿泉水。该矿泉水具有纯天然、无污染、水质优、口感好等特征,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