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0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03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五台山地区的黄金山辉石闪长岩侵入早元古代滹沱群中,同时又被早元古代末期辉绿岩脉穿切。辉石闪长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为1 755±12 Ma,与华北克拉通广泛分布的基性岩墙群的时代相近。辉石闪长岩高TiO2、Fe2O3、P2O5、K2O和Na2O,低MgO(Mg#值为36~39)。稀土元素总量较高(365.75×10-6~411.97×10-6),轻重稀土元素分异强烈,其中轻稀土元素分异较明显,重稀土元素分异较弱,具有微弱的负铕异常。微量元素中,富集Rb、Ba、Sr、Zr和Hf,Cr、Ni含量低。(87Sr/86Sr)i和(143Nd/144Nd)i变化范围小,εNd(t=1.76 Ga)值为-6.08~-4.81。综合分析认为,黄金山辉石闪长岩为富集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后发生分离结晶形成的,与华北克拉通广泛分布的基性岩墙群具有相同的源区,可能代表华北南缘地幔柱活动时同一岩浆旋回不同阶段的岩浆侵位记录。辉石闪长岩中锆石具有岩浆成因锆石特征,但锆石的Th/U比值普遍较低,与变质锆石类似。辉石闪长岩中Th/U比值高,同时Th、U在斜长石、单斜辉石和角闪石中配分系数低。因此推测,低Th/U比值锆石的形成与原始岩浆和主要成岩矿物结晶无关,很可能与富含Th的副矿物结晶有关。辉石闪长岩中低Th/U比值岩浆锆石的出现表明,利用Th/U比值解释锆石成因和年龄结果意义时应慎重。  相似文献   
52.
研究区峨眉山玄武岩分布于扬子地块西缘,冈达概组分布于其邻区的中咱微陆块。峨眉山玄武岩与冈达概组下段玄武岩均具有富碱、高钛特征,大部分属于碱性玄武岩系列,峨眉山玄武岩Mg#变化范围为0.31~0.70,属于适度演化过的岩浆,冈达概组下段玄武岩Mg#=0.34~0.43。总体上,冈达概组下段玄武岩比峨眉山玄武岩更富Ti,高FeO*,低MgO,低SiO2。两组玄武岩均有轻稀土强烈富集的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但部分具有Sr、Zr负异常,均属板内玄武岩,岩浆来源于富集地幔,在地幔柱作用下产生。峨眉山玄武岩Rb、Ba有明显的波动,可能是受到源区混染作用影响,其微量元素比值表现出EM1-OIB与EM2-OIB的混合特征,起源于石榴石二辉橄榄岩,熔融程度为4%~7%。冈达概组下段玄武岩元素比值较稳定,与EM1-OIB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也起源于石榴石稳定区,其形成深度比峨眉山玄武岩深,熔融程度较低,为2%~5%,可能是产生于地幔柱边缘。中咱微陆块、扬子地台西缘的二叠系玄武岩源区物质均受峨眉山地幔柱影响,具有很大的亲源性,峨眉山地幔柱的活动为板块的裂解提供了动力。  相似文献   
53.
各救母岩体位于滇西富碱斑岩带中,属于金沙江-红河富碱侵入岩带的南段。对岩体进行了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样品主量元素的分析表明,各救母岩体属中酸性岩,具有高钾、高碱的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或钾玄岩系列;微量和稀土元素的分析表明,该岩体LREE/HREE值和(La/Yb)N值分别为12.60~19.25和17.02~34.87,属于轻稀土富集型,δEu为0.73~0.98,Eu具轻微的负异常,形成各救母岩体的岩浆应来自于高压环境的上地幔-下地壳,经历了地幔交代作用,并与富碱岩浆进行了混合。各救母斑岩体锆石U-Pb定年(LA-MC-ICPMS)加权平均年龄为(37.91±0.35) Ma(n=27,MSWD=0.99)。研究表明各救母岩体处于印度欧亚大陆的晚碰撞构造转换阶段,亦为后碰撞的早期阶段。  相似文献   
54.
四川拉拉铜矿床尾矿的综合利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拉铜矿是四川最大的铜矿床,该矿床含有铜、钴、钼、铁、金、银以及多种稀土元素。在分析拉拉铜矿有用组分赋存状态及综合利用情况基础上,对不同期次的尾矿所含有用组分做了具体的分析,根据尾矿的特点和目前拉拉铜矿对尾矿的利用现状,提出了若干适合拉拉铜矿尾矿处理的方法,为矿山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55.
丹巴燕子沟金矿区地处川西高原地区,构造复杂.丹巴燕子沟金矿床是松潘-甘孜褶皱带内金银铜铅锌多金属矿床,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对矿床地质特征、矿床地球化学和矿床成因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1-10]),但对于矿床的控矿构造,特别是断裂构造的研究相对薄弱.  相似文献   
56.
崩错似斑状正长花岗岩构造上处于北冈底斯东段,岩体侵位的最新地层为中—晚侏罗世拉贡塘组。其中似斑状正长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206)Pb/~(238)U年龄为116.7±1.2 Ma,时代为早白垩世中期。岩石具高SiO_2、富Al_2O_3和K_2O,贫TiO_2、MgO、CaO特征,A/CNK=0.94~1.91(平均1.16),属于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过铝质岩石。(La/Yb)_N为1.22~9.62,δEu=0.04~0.38,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分布型式为轻稀土轻度富集的U亏损型。大离子亲石元素及高场强元素Rb、K、Th、Ta、Ce相对富集,Nb相对亏损,Ba、Sr、P、Ti强烈亏损,显示具同碰撞型花岗岩特征,成岩岩浆源自地壳。结合最新资料及本文研究成果,初步认为崩错地区似斑状正长花岗岩可能形成于冈底斯带与羌塘地块陆—陆碰撞构造背景,是碰撞过程中下地壳增厚并部分发生熔融的产物,同时也表明班公湖—怒江新特提斯洋俯冲结束的时间应早于116 Ma。结合本区域年龄成果,在崩错地区班公湖—怒江新特提斯洋俯冲结束,并开始发生冈底斯带与羌塘地块陆—陆碰撞的时间为120 Ma左右。  相似文献   
57.
黑牛洞铜锌矿床位于四川省九龙县江浪变质核杂岩穹窿韧性剪切带内,为中型铜锌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表现出多期次、多成因的特点,与江浪变质核杂岩的形成与演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对地质特征、构造样式解析及成矿物质来源研究,华力西期的伸展性顺层韧性剪切作用和燕山期脆韧性重力滑脱的叠加是黑牛洞形成富矿的根本原因。通过对黑牛洞铜锌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构造等构造成矿作用分析,探讨了黑牛洞铅锌铜矿床的成矿规律,为下一步深部及外围找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8.
本文首次以同源岩浆演化等级体制单元、超单元研究法对四川南江米仓山地区中性侵入岩———寨坡超单元进行了有效解体和系统研究。寨坡超单元是一以石英闪长岩为主体的超单元,由5个侵入岩单元组成,具有明显的结构-成分演化特征。各单元岩石均为SiO2过饱和的正常岩石类型,δ=1.9~3.3,具钙碱系列岩浆演化趋势。稀土元素为具弱负铕异常的轻稀土富集型;微量元素指示岩浆遭受了一定的混染作用。本超单元岩石同位素年龄为942~870Ma,为晋宁期末岩浆活动的产物,具明显Ⅰ型岩浆同源演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59.
米仓山地区岩浆活动与构造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扬子板块北缘自晚太古代至早震旦世,先后经历了地壳演化早期、沟-弧-盆和大陆裂谷三个大的发展阶段。与之有关的岩浆活动可划分为前吕梁期、吕梁期、晋宁期及澄江期;地壳演化的不同阶段、不同期次的岩浆岩在岩浆性质、活动方式和规模等方面有较大差别,各具特色。本文论述了各个时期岩浆活动特点、岩石成因及其与区域构造演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尤其是充分肯定了澄江期裂谷型岩浆岩在本区岩浆活动历史中的主导地位,这对进一步研究和重新认识扬子板块北缘地质构造演化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0.
文章阐述了四川省汉源县脚鸡坪花岗石矿产出的地质特征,重点对矿区矿石的商品品色及矿石石材质量作了地质经济评价。其物理性能达到了美国石业研究所对花岗石材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