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5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同位素地质在鄂东南铜铁矿床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同位素地质在鄂东南铜铁矿床研究中,提供了地质年龄、硫同位素组成及硫同位素测温资料,为长江中下游鄂东南地区铜铁矿床的岩浆活动、成岩成矿规律、时代划分,以及矿床成因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POI大数据的京津冀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京津冀地区的高德地图POI旅游景点数据,利用Geoda和ArcGIS软件对其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行解析,并依次对照自然(地形、水文)、基础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社会发展(GDP、人口)3类6种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京津冀旅游景点空间聚集特征突出,以“京津”为聚集中心的空间分异明显,景点总体密度呈“多中心,层级发展”分布。(2)自然属性类的旅游景点对地形、水文的依附性较强。其中3级分类中的宗教文化景点、城市公园和城市广场与水文的依托关系最为紧密。(3)基础设施方面,现代人文吸引物类旅游景点与交通关系最为密切;旅游景点供给与城乡基础设施供给不完全匹配,尤其是在县级城市及乡镇聚居点,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强于旅游景点供给能力。(4)旅游景点分布和地区经济优势产业有关,天津滨海新区等地区旅游景点相对稀少,未来其旅游发展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中国30个省域1997-2017年金融产业及经济发展数据,构建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各省域的金融产业集聚度和经济增长质量及其各维度指数进行测算;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实证检验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质量及其各维度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1)中国各省域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不断提升,并呈现由上海单极向全国多极化发展的空间格局;金融产业集聚度始终呈现北京、山西、上海、宁夏、重庆、青海和新疆等多极点发展的空间格局,且趋向于在各个地区形成多个金融集聚中心。2)金融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金融产业集聚度显著提升经济增长结构性、效率和分享性,但对成本性和稳定性有负向影响;金融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质量及各维度变动的贡献度存在长短期差异。最后,围绕发挥金融产业集聚优势作用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垂直线源电成像技术将套管井作为供电电流源,大大地增加了探测深度和成像精度,且可在不影响油井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实施作业。所获得的视电阻率经反演成像后可得到深部目标储层中的真电阻率,然后利用电阻率与含油(水)饱和度的关系,获得目标储层中剩余油分布状况。其与地质分析、示踪剂测试法和岩芯分析等结果综合后,可为油田制订挖潜方案提供依据,达到稳产、增产的目的。将该技术试验性地应用于某油田已经处于中后期生产的某区块,获得了其目标储层的剩余油分布,将之与该区块中试验探测期间各井的含水率分布图对比分析后发现,利用垂直线源电成像技术获得的剩余油分布是可靠的,可为油田中后期挖潜方案的制订提供可靠依据,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
文中研究了金矿带中盖层、沉积岩、火山岩、侵入岩金的丰度,阐明了沉积环境。成岩作用、构造断裂等对金的活化、迁移、富集的控制作用,并深入讨论了热液成矿阶段中物理化学条件(成矿温度、pH、Eh、压力、矿化度、含盐度、硫氧逸度及稳定同位素)。最后得出其成矿作用为“双混”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6.
我国微细浸染型金矿某些载体矿物中金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结合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以重庆市为例探讨了历史建筑普查方法,普查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数据库技术和WebGIS技术,结合区县申报、专家推荐、市民推荐、相关历史文献与线索以及实地踏勘等形式,实现历史建筑普查工作管理的准确性、及时性、科学性,夯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基础工作,提高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鄂东南成矿区壳幔结构及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鄂东南成矿区壳幔具有典型的层状结构,各层具有鲜明的地质、地球地球化学特征。硅镁层为地球形成时的原始地壳,硅铝层和上构造层为地球形成后膨涨增生而成。建立了壳、幔结构综合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9.
我国微细浸染型金矿某些载体矿物中金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20.
右江印支冒地槽褶皱带位于黔、桂、滇三省接壤地区,面积达80000km~2。其中已发现金矿床(点)45处,与锑、汞、砷成矿带同处于有利构造单元内,成为我国最著名微细浸染金矿产区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