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4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22篇
海洋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
地震现场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在震后救援行动中发挥着重要的通信和指挥枢纽作用,为了提升现场技术系统的运维质量,并解决目前运维时上报信息分散且不易查询的问题,本文基于C/S架构设计了1套运维信息管理平台,客户端采用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基于Android SDK进行应用程序开发,采用轻量级文本格式JSON与服务器端进行数据交互。客户端用户登录平台后,可上报文字和图片信息,也可根据上报时间、内容、位置等关键字查询历史信息,实现了信息的汇总和共享;平台还设计了故障排查辅助、设备操作说明、演练信息发布等实用功能,数据汇集在服务器端,便于管理和考核。本系统已在山东省地震局部署应用,有效提升了地震现场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董翔 《海洋世界》2014,(7):46-49
<正>很快第二潜就结束了,上来以后异常兴奋,开心地说着刚才看到的各类生物。潜导也很开心,他准备晚上带我们去看更奇特的景色。吃了点东西,休息后,进行激动人心的夜潜。夜潜有着与白天潜水完全不一样的体验。四周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又很安静,还挺吓人的。但其实夜潜看到的景色比白天还奇特,更震撼。运用的技巧也不一样,需要更娴熟的专业技术,尤其在摄影方面,学会用光是更重要的。晚上,更多的鱼类都出来觅食了,甚至珊瑚也开始活跃起  相似文献   
13.
通过全球导航卫星(GNSS)系统获取对流层天顶延迟对于气象和电波折射修正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利用自主研发的静态精密单点定位软件CRPPP,基于国际GNSS地球动力学服务局(IGS)发布的北斗系统(BDS)精密星历和精密钟差,给出了BDS估算天顶延迟结果。以IGS发布的全球定位系统(GPS)结果为参考对比,BDS估算天顶延迟结果平均偏差优于5mm,均方根误差(rms)优于2.3cm.同时,给出了西沙地区GPS与BDS估计结果,结果表明:利用北斗系统估计的对流层天顶延迟精度与GPS相当。  相似文献   
14.
本文搜集整理了华东地区6个区域地震台网的宽频带数字地震台站SKS波记录资料, 使用最小切向能量的网络搜索法, 得到了华东地区157个台站下方上地幔各向异性参数。 测算结果表明, 华东地区各向异性快波偏振方向主体为NW—SE向、 南部近E—W向, 逐渐呈旋转趋势, 与绝对板块运动方向一致; 其各向异性主要来自于上地幔, 地壳与沉积层对各向异性影响较小; 研究区内地下浅部与深部物质的运动模式基本一致, 壳幔变形存在垂直连贯变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船舶测报是招募志愿船舶采集观测海洋水文气象要素数据并按要求发报的业务,一直以来是全球天气监测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联合国气象组织规定各海洋国家应尽的一项国际义务。文章介绍我国船舶测报历史和现状并提出相应建议,帮助国内相关部门管理人员和科技工作者重新认识这一重大国际观测计划,了解船舶测报的实施进展。  相似文献   
16.
杨斌  董翔  刘钦 《中国地震》2024,40(1):234-241
地震信息可视化表达可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地震产品与信息可视化平台基于JavaEE开发,后端采用Spring MVC,前端采用REAT框架,业务信息通过ActiveMQ消息中间件传输,实现了多个地震信息产出平台的数据自动汇集。面向不同用户对象时,通过内容重构形成用户所需地震信息产品,并采用匹配的可视化手段,实现各类数据资源面向不同用户对象的可视化集成展示,提升了地震产品与信息的服务效能。  相似文献   
17.
吴峥  董翔  李杰飞  曾薇  刘晓京 《中国地震》2024,40(1):251-259
我国地震监测系统历经了数字化、网络化和自动化的变革。随着地震监测站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作为国家数据中心,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面临数万地震台站观测数据处理和存储压力。本文基于前期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公共安全信息化工程(中国地震局)建设项目等建设经验,总结地震数据分布式存储系统的建设模式,并验证其合理性。同时以历史数据迁移归档业务为例,分析共享存储系统的服务效能,为海量观测数据的高效存储管理、共享数据存储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地震现场应急通信中,为满足无线图传系统等通信设备在复杂地形进行大范围和远距离通信作业的需求,提出利用系留式无人机中继通信系统保障无线电(超短波)的远距离传输。目前,对该系统的研究还处于理论分析和试验阶段,尚未在地震应急中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应用。本研究利用多次试验的数据,分析验证系留式无人机供电系统的可行性及实用性,定量计算中继通信系统的升空效益,并形成一套完整的、可操作性强的系统实施方案。在城区、郊区以及起伏较低的山地、丘陵等地区,实现了移动图传系统在距离通信车5—10km范围内稳定、实时、快速的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的推进,各个项目建设均要对硬件、网络、数据库、软件平台和系统进行重复的规划与建设,项目建设的系统越多,操作系统和应用服务的部署和运维就面临着越大的挑战,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硬件资源的浪费,需要较高的成本进行维护.本文介绍了地震信息化项目中,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构建地震信息化共用服务平台,通过...  相似文献   
20.
基于网络的山东地震灾情收集分析处理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系统借助网络资源,把人们对地震的感觉、看到建筑物震害程度、以及地表破坏和生命线破坏现象迅速地收集、处理和分析,这样可以快速验证和修正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基于地震应急数据库给出的地震影响和灾情评估结果,为地震的应急指挥决策提供更可靠的基础.并阐述了主要基于J2EE体系结构的灾情收集分析处理系统的基本构架,介绍了适用于该系统的关键技术,同时给出在ORACLE、Weblogic和WebGIS平台上的C/S及B/S实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