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8篇
  免费   253篇
  国内免费   291篇
测绘学   107篇
大气科学   206篇
地球物理   255篇
地质学   631篇
海洋学   152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10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CGCS2000板块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2001—2010年跨度长达10年的观测数据,采用基准优选、变异点数据分段处理等策略,计算获得ITRF2005框架下高精度速度场。同时针对国际上现有的NNR NUVEL1A、APKIM2005、PB2002等板块模型在中国区域适应性差,基于中国地质构造特性及实际速度场解算结果,构建了中国20个二级板块模型CPM-CGCS2000。采用本文提出的用板块模型参数将站点归算至CGCS2000的方法对板块模型进行外部检核,并用此方法验证所建的二级块体模型,精度可达2~3 cm。与国际上现有比较成熟的速度场模型———ITRF2005、APKIM2005、PB2002、NUVEL1A及国内文献[1—2]的板块模型进行的比较表明,CPM-CGCS2000板块模型实际精度优于目前现有的模型。  相似文献   
942.
资源三号测绘卫星传感器校正产品几何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源三号测绘卫星为了获取较大的幅宽和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其三线阵相机和多光谱相机采用了多片CCD拼接成像的方式获取地面影像。如直接提供分片的CCD影像产品,用户难以使用。传感器校正产品解决了CCD影像拼接的问题,拼接后的影像不仅视觉无缝,同时几何无缝。该产品同时解决了多光谱波段间配准的问题,且生产过程中引入的投影差误差和交会误差可以忽略不计。该产品消除了大部分畸变,故拥有极高的RFM替代严密成像几何模型精度。本文利用安平和登封地区的三线阵数据进行验证,试验区三线阵传感器校正产品RFM替代精度优于1%像元,无地面控制点立体定位精度优于15 m,带控制点平面误差在3 m以内,高程误差在2 m之内,且三线阵平差平面定位精度要优于两线阵。  相似文献   
943.
基于内贸集装箱航线货流和GDP等数据,运用桑基图、VAR模型等方法分析2002—2019年福建沿海港口群内贸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态势、时空格局及其与地方经济发展的交互响应关系。研究发现:福建沿海港口群内贸集装箱运输规模呈快速增长趋势,现已成为港口集装箱运输业务的重要构成;各港内贸集装箱运输业务发展态势存在明显差异,形成以厦门港为主、泉州港和福州港为辅的内贸集装箱运输空间结构;港口内贸集装箱货流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异特征,除莆田港外,其余港口的内贸集装箱航线数量与空间覆盖范围持续增加;港口内贸集装箱运输与地方经济发展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二者具有明显的正向交互响应关系,且最后都趋于平稳;港口内贸集装箱运输与地方经济发展对彼此方差分解的贡献率呈现增长态势,说明二者相互影响明显且趋于增强。  相似文献   
944.
太平洋是海表温度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发生的主要区域,但对太平洋海洋热含量变化的研究相对较少。为此, 本文分析了1980—2020年太平洋上层(0~300 m)热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基于IAP数据,本文首先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EEMD)提取不同时间尺度的海洋热含量信号,并利用正交经验分解法(EOF)对不同时间尺度的海洋热含量进行时空特征分析,得到了太平洋0~300 m海洋热含量的年际变化、年代际变化以及长期变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除了年际变化之外,热带西北太平洋上层热含量还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和长期变暖趋势。在东太平洋和高纬度西太平洋,热含量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并不突出。热带西北太平洋热含量的年代际变化在1980—1988年和1999—2013年较高,而在1989—1998年和2014—2020年期间较低。此外,针对热带西北太平洋热含量的经向、纬向和垂向特征分析,发现这种年代际变化主要发生在5°N—20°N,120°E—180°E,次表层50~200 m范围内。热带西北太平洋热含量的年代际变化对全球海表温度的年代际变化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45.
目的:观察益肾止晕颗粒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复位后伴残余头晕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BPPV复位后伴残余头晕肾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予以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肾止晕颗粒治疗。2组均治疗14 d。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眩晕残障量表(DHI)评分及眩晕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26/30),对照组为73.3%(22/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DHI中的躯体P评分与总分、VAS评分治疗后均下降,且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止晕颗粒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可有效缓解BPPV复位后伴残余头晕肾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其头晕程度,疗效优于单纯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46.
通过对南海北部陆坡下部ODPl148站位沉积物中陆源矿物组分的含量、堆积速率、粒度、石英氧同位素及石英扫描电镜的分析,探讨南海沉积演化及其构造响应.结果显示,根据综合指标的变化特征可将南海海盆的沉积演化划分为5个阶段:扩张初期(34~28.5 Ma)、构造活动剧烈期(28.5~23 Ma)、构造活动减弱期(23~16....  相似文献   
947.
波形相关意义“重复地震”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宇彤  蒋长胜 《中国地震》2011,27(4):335-347
波形相关意义的“重复地震”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其数量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期.近年来由于数字地震观测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有关“重复地震”的研究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重复地震”研究已被广泛应用于检测地壳介质性质变化、评估地震台网的定位精度、地震“复发”和断层深部滑动速率的估算等方面,在提高定位和震相识别精度、断层结构、震源物理及地震预测研究等方面也都显示出值得关注的应用潜力.本文对有关“重复地震”的最新研究及应用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归纳.  相似文献   
948.
应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获得的1998-2005年4期重力场变化观测资料,结合EGM2008的重力场模型作为区域背景场.对2008年新疆于田Ms7.3地震前的重力场变化特征进行深入分析,通过位场延拓和空间求导等方法,对震前的质源体边界特征进行跟踪和估定.同时,尝试利用一种应用空间相关性加权分析方法给出地震危险性空间...  相似文献   
949.
针对目前结构行波效应研究现状,文中借助建筑结构通用有限元软件Midas/Gen,采用一致与非一致2种激励方式对长度为33~264m的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弹性时程分析.通过对比一致与非一致激励下的柱弯矩,剪力以及轴力,详细讨论其随波速、长度以及不同部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柱内力都遵循波速越慢,结构长度越长,行波效应越明显.框架柱弯矩第1层与2、3层差异比较大,增大的柱主要集中在结构第1层两端,1层中部和2,3层的柱均表现为减小;剪力与弯矩有相似的变化规律,只存在量上的差别,正负剪力与弯矩分别最大差异只有4.4%,-4.5%;波速、长度的改变对柱轴力的影响有限,变化幅度不超过2.7%.  相似文献   
950.
温江寺金矿是西秦岭东部地区三叠纪地层中新发现的一个金矿。容矿地层主要是钙质板岩和含炭钙质板岩。矿(化)体呈透镜状、扁豆状分布于钙质板岩和炭质板岩中。区内成矿元素为Au、As、Sb、Hg、Pb、Zn等低温蚀变组合,地质特征显示出微细浸染型金矿特征。各类岩(矿)石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从矿石到泥质板岩再到花岗岩脉,Al2O3和K2O+Na2O含量逐渐升高,而CaO含量、K2O/Na2O具降低趋势;矿石中As、Bi、Co、Ni、Cu、W、V、Tu、U等微量元素含量和ΣREE、LREE/HREE、稀土配分模式与容矿地层相近,而与花岗岩脉不同。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温江寺金矿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容矿地层,与岩浆活动关系不密切。该金矿的发现,使得西秦岭三叠系沉积建造中金矿找矿有进一步向东延伸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