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118篇
海洋学   2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作者在本文中阐述了在Sun工作站上研制开发的油气藏综合解释系统(Express),它主要包括工区及数据管理、地震解释、测井解释和地质绘图等四部分。文章详细地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功能以及运行环境。该系统不仅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还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是油气藏工作者综合解释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222.
南海西南部北康盆地新生代沉积演化史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康盆地位于南沙地块的西南边缘,为南沙中部海域的新生代沉积盆地,具有良好的含油气潜力。近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盆地六万多平方千米范围内完成了近2000km的地震测线,及相应的重力与磁力测量。本文在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基础上,对盆地进行了地震地层对比和详细的地震相分析,划分了3个超层序、7个层序,对其中的5个层序进行了沉积相分析,并编制了沉积相平面图。晚始新世以前,北康盆地位于古南海西北缘,盆地西北部为陆相环境。东南部为滨-浅海环境。晚始新世-早渐新世早期,南沙地块从华南陆块裂离向南漂移,随古南海洋带的被动消减和新南海的扩张,盆地水体加深,除西北尚有陆相沉积外,主要为海相环境。早渐新世后,南沙地块与婆罗州地块拼贴,北康盆地逐渐处于浅海-半深海环境。与盆地沉积演化规律相对应,早第三纪发育的湖相和沼泽相泥岩及早中新世发育的浅海相泥岩为有利烃源岩, 同期的三角洲相砂岩、滨海相砂岩及晚中新世发育的浊积岩为主要储层,区域性盖层为晚各新世以来的 浅海-半深海相泥岩、砂质泥岩、局部性盖层有湖相泥岩、浅海相砂质泥岩、泥岩和灰质泥岩。  相似文献   
223.
一、前言十八世纪中叶(1722)乔治·格莱汉在伦敦发现磁偏角(D)有瞬时间的变化,引起了科学界对地磁场矢量进行长期定点监测的兴趣。观测地磁矢量时间变化的相对值当时并无困难,但测定微弱地磁场矢量的绝对值却不那么容易。1785年库伦提出观测磁棒振荡周期以推算地磁场水平分量(H)的办法,此法因磁棒磁矩(M)不稳定而使观测不准,1832年高斯用偏转观测与振荡观测相结合的办法,消去了M的影响,获得了较高精度的H测值,从而为  相似文献   
224.
新近湖南省祁东地质队地质人员,在祁东何家冲的前泥盆纪龙山系地层中,找到几种化石多枚,Didymograptus abnormis Hus,Didymograptus sp.,Ptychoparia(折綫虫),Obolus sp.(圓貨貝)。經初步鑑定,前两者系奥陶纪天馬山系中之化  相似文献   
225.
句容宝华山麓距今5700年前后的地层与古气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长江下游沿江地区埋藏古树和泥炭形成时间,以及南京浦口林峰桥中晚全新世地层的沉积相特征和地球环境化学分析,江苏南部句容宝华山麓距今5700年前后洪—坡积相地层特征、剖面沉积物中孢粉—气候转换曲线反映:距今5700年前后本区曾经发生过降温干燥事件,宝华山地区当时最低年均温为12.56℃,最低年均降水量为716.40mm。林峰桥剖面对应层位淤泥质沉积物中黏土含量及铁离子含量的异常变化验证了该事件的存在。同时研究也表明,此冷干事件不仅是区域古气候异常变化的反映,还具有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  相似文献   
226.
毛坝向斜核部岩溶水绕轴径流的同位素示踪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志友  尹观  蒋良文  侯明 《地球学报》2004,25(2):165-169
本文针对圆梁山隧道毛坝向斜段岩溶地下水问题,利用环境同位素及地下水氘过量参数示踪原理,探讨了该区深层岩溶水的形成、补给、循环交替等信息。结果表明,向斜核部的深部承压水,同时接受向斜东翼和西翼大气降水的补给。T1d含水层,受垂直入渗的影响较大;P2ω c含水层,受上覆地层水和向斜东翼层间水入渗的影响明显;P1q m含水层与上覆地层含水层不存在直接的水力联系,但受到来自F02断层和不整合面有限渗流的影响。向斜核部水的渗流方向是从两翼指向核部,且流速较慢,不存在绕轴迳流。  相似文献   
227.
运用港口首位度和修正的赫希曼-赫芬达尔指数, 从箱流的角度对1998-2010 年中国集装箱港口体系的空间结构转型进行了定量测度。结果表明:① 集装箱港口体系的重心由珠三角地区向长三角地区缓慢转移;② 集装箱港口体系总体进入“边缘挑战阶段”, 箱流的分散化成为中国集装箱港口体系空间变化的主流倾向, 但7 大港区首位港的极辐作用存在显著差异;③ 中国集装箱港口体系空间结构呈现低级均衡、单门户、多门户并存的多样化特征, 其中, 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形成集装箱多门户港口区域的空间结构已成事实。政府宏观调控与政策引导, 枢纽港资源瓶颈约束, 边缘港口的设施、服务趋同, 港航企业网络扩展和腹地交通网络拓展与完善等因素是多门户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228.
中国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新进展——以大庆卫星油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庆卫星油田,将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应用于油田开发区.通过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应用研究,揭示了卫星油田研究区内断层-岩性油气藏中剩余油气富集规律;扩大了油田的开发范围;与此同时,发现了4个微生物异常区.并通过钻井实践证实,油气微生物勘探在该区预测的成功率达80%,并为卫星油田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00×104t.通过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在卫星油田的应用研究,为该技术从勘探领域向开发领域奠定了较坚实的基础,并建立了更为精确的微生物异常标准体系,为研究区及其邻区,乃至整个松辽盆地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解释依据.同时,对于我国的复杂油气藏,特别是岩性油气的后期开发提供了一个新的技术支撑,这必将对我国的油气勘探尤其是在油田开发区寻找剩余油与扩边增储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9.
为分析准南天山山前冲断带东南侧芦草沟组上段油页岩资源潜力、沉积时的古环境特征及其垂向演化规律,并预测优质油页岩发育层位,研究采用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对准页3井油页岩进行了TOC测试、抽提、族组分分析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油页岩样品w(TOC)平均为3.26%,最大值为6.30%,最小值为0.82%。可溶有机质质量分数平均为0.21%,最大值为0.65%,最小值为0.01%。总烃(HC)质量分数平均为1 120.58×10~(-6),最大值为3 561.84×10~(-6),最小值为42.92×10~(-6)。油页岩有机质整体丰度较好,具有极好的生烃潜力,650~1 100 m层段为优质油页岩发育富集层。饱和烃质量分数平均为24.04%,最大值为65.73%,最小值为3.03%。芳烃质量分数平均为23.88%,最大值为39.46%,最小值为11.24%。胶质沥青质质量分数平均为52.08%,最大值78.45%,最小值22.06%。CPI最小值1.12,最大值4.12;轻重比指数最小值0.73,最大值1.45;OEP最小值0.98,最大值1.16。结合C_(27)ααα20R、C_(28)ααα20R、C_(29)ααα20R 3个"生物构型甾烷"的相对含量说明,有机质类型以腐植-腐泥型为主,母质来源以藻类、浮游生物为主。R_o、Ts/Tm、C_(29)ββ/(C_(29)αα+C_(29)ββ)与C_(29)αααS/(S+R)关系表明油页岩处于未成熟晚期-低成熟阶段。Pr、Ph和C_(17)、C_(18)正构烷烃的相对含量表明油页岩上部和下部沉积古环境为较开阔的海相咸水还原环境,中部为封闭的湖相半咸水过渡环境。油页岩具有分段性特征,其石油地质与沉积环境特征各不相同,优质油页岩发育于第二层段,为勘探和开采最优层段。  相似文献   
230.
基于物理小波的频谱分解方法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地震资料频谱分解中,采用匹配地震子波的物理小波,依据地震信号的特征,用振幅、能量衰减率、能量延迟时间及地震子波的中心频率等四类参数构造基本小波,把地震信号分解在小波域,高频分量能够得到精细的刻画.本文以物理小波变换为工具, 给出了该变换中的核函数的选择方法,进而提出了基于物理小波变换的频谱成像方法.我们将此方法用于海上某油田河流相储层的描述,并与常规软件中的小波变换频谱成像结果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更能精细地刻画地质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