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2篇
  免费   564篇
  国内免费   158篇
测绘学   250篇
大气科学   630篇
地球物理   2087篇
地质学   2322篇
海洋学   330篇
天文学   440篇
综合类   187篇
自然地理   28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453篇
  2017年   401篇
  2016年   280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673篇
  2011年   459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853篇
  2004年   888篇
  2003年   668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6篇
  1971年   3篇
  1970年   4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6篇
  1961年   4篇
  194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991.
ABSTRACT

In 2013,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ydrological Sciences (IAHS) launched the hydrological decade 2013–2022 with the theme “Panta Rhei: Change in Hydrology and Society”. The decade recognizes the urgency of hydrological research to understand and predict the interactions of society and water, to support sustainable water resource use under changing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is paper reports on the first Panta Rhei biennium 2013–2015, providing a comprehensive resource that describes the scope and direction of Panta Rhei. We bring together the knowledge of all the Panta Rhei working groups, to summarize the most pressing research questions and how the hydrological community is progressing towards those goals. We draw out interconnections between different strands of research, and reflect on the need to take a global view on hydrology in the current era of human impacts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Finally, we look back to the six driving science questions identified at the outset of Panta Rhei, to quantify progress towards those aims.
Editor D. Koutsoyiannis; Associate editor not assigned  相似文献   
992.
砂土液化大变形本构模型的三维化及其数值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砂土液化大变形机理和适用于二维条件的边界面弹塑性本构模型,发展了符合三维应力空间中边界面和剪胀面上的应力映射规则,建立了三维应力空间中砂土液化大变形本构模型.针对模型特点采用半显式的Cutting Plane算法进行应力积分,并采用Pegasus求根算法根据映射规则计算边界面上的应力映射点,在OpenSees开源有限元平台上实现了三维模型的数值化.结合完全耦合的u-p格式有限元单元,对饱和砂土不排水循环扭剪试验进行了模拟,并进行了一个真三维倾斜地基的动力反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模型和所采用的数值算法具有很好的模拟和分析三维条件下砂土液化后大变形的能力.  相似文献   
993.
滑坡稳定性评价中地震作用力计算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在滑坡地震稳定性评价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际应用情况,指出地质矿产行业规范在采用静力法计算地震力时没有乘以0.25的综合影响系数,和其它规范的差别是巨大的.分析后认为这个规定是值得商榷的.最后根据宏观震害现象提出易引起滑坡的地质情况并对其进行了分析,为滑坡治理工程设计和以后的规范修编提供了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994.
不同掏蚀深度下古城墙的稳定性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良渚古城的宽顶古场面墙稳定性问题为研究对象,本文针对古城墙可能出现的不同深度的风沙掏蚀的实际工况,通过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计算模型进行了稳定性分析,探讨了不同掏蚀深度下城墙破坏机理和规律.研究表明:当城墙墙根掏蚀深度不是很大时,城墙整体稳定,土体开始出现比较小的位移量,掏蚀部位及其周围出现局部塑性破坏现象.随着掏蚀深度的增加,城墙塑性破坏区域不断向城墙体内部、顶部及顶部后缘范围发展,城墙上的土体位移量随着掏蚀深度的增加而呈数量级的增加,直至城墙出现整体崩塌破坏.掏蚀作用加剧了地震作用下城墙体的破坏,在掏蚀部位形成潜在破坏口,内部形成塑性贯通区,造成墙体整体崩塌.  相似文献   
995.
甘东南流动台阵微震监测结果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高密度宽频带流动台阵资料,应用网格搜索地震定位方法对甘东南2009年11月-2011年11月期间的微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在研究区内有3个以上台站记录到的微震共3 014个,比常规台网记录多1 693个.重新定位结果显示:在各断裂带附近地震分布更加密集,沿断裂呈带状或簇集状分布;震源深度分布优势范围为5~20 km,其平均深度为11 km;地震深度分布与断裂的关系密切,地震条带与断裂构造可以较好的相对应.  相似文献   
996.
根据近场强震台加速度记录对2011年10月12日北京市石景山区ML2.1地震的加速度影响场进行了计算分析.同时使用了首都圈宽频带数字台站记录数据通过P波初动格点尝试法解算出该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与加速度影响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此次地震加速度影响场水平向加速度高于垂直向;水平向峰值加速度分布区和加速度影响场高低速度过渡区总体呈EW向或NEE向分布,与震源机制解结果的两个节面走向较为一致;加速度衰减NS向快于EW向.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强震或较大地震发生后快速判定震害影响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7.
对发震构造呈复杂几何关系(发震构造在平面投影呈非平行关系)下彼此发震影响的机理进行了研究.从发震的“垂震底继”影响关系研究了1933年迭溪地震M7.5和1976年松潘Ms7.2地震对后来发生汶川M8地震的龙门山地震构造的孕震能量叠加的加震作用;同时也指出汶川8级地震对周边断裂的减震作用,计算并指出了其影响减震的距离.研究对CPSHA中对发震构造呈复杂几何关系时,如何确定地震带内各潜在的震源空间分布函数fi,mj提供了大震加减震的判断理论依据.还讨论了汶川地震孕震模式的更复杂性,针对某些用巴颜喀拉块体向东南方向移动挤压龙门山孕震构造,进而解释汶川地震的逆冲性所带来的矛盾的观点,对其孕震的复杂性提出了问题所在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8.
考虑到地震作用下地下结构往往受到双向往复荷载作用,本文提出了循环往复加载的地下结构Pushover分析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实施步骤、基本功能与特点.该方法考虑了地震作用下地下结构双向受力的特点,利用多点位移控制的推覆分析算法进行地震作用下正向加载-卸载-反向再加载的全过程分析.该方法将一次循环加载过程近似看作一次地震作用过程,提出了基于循环往复加载Pushover分析的损伤模型,避免了对土-结构整体模型进行复杂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通过一次循环往复加载的Pushover分析,根据结构构件刚度的改变对结构损伤进行有效评估.结合实际工程进行算例分析初步验证了循环往复加载Pushover分析及地震损伤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9.
层间隔震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隔震形式,不仅可以降低上部结构的动力响应,还可以弥补基础隔震结构的不足.现有研究多集中在远场地震作用下的规则层间隔震结构.本文利用通用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件SAP2000分别模拟了一幢8层带裙房钢筋混凝土框架层间隔震结构、基础隔震结构和抗震结构,分析并对比了三种结构在近场地震作用下动力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在近场条件下三种结构顶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鞭梢效应;相比抗震结构两种隔震结构具有很好的减震效果,而且基础隔震结构的减震效果好于层间隔震结构;由于结构刚度突变的部位剪力较大,所以应对其裙楼顶部予以加强.  相似文献   
1000.
农村住宅砌体结构地震破坏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内震害调查表明我国农村房屋在地震中破坏严重,主要原因是农村自建房屋大都缺乏基本抗震措施.近年来有关部门针对农村房屋的抗震性能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但这些措施实际抗震效果如何,除了极少数通过模型试验验证外,很少得到验证.本文建立了砌体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以一幢农宅为研究对象,通过地震时程反应来再现其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状况.研究表明本文提出数值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砌体结构在地震中破坏过程,发现结构抗震薄弱部位.通过对三种模型对比分析表明圈梁和构造柱可以有效提高砌体结构整体抗震性能,但对局部破坏影响不大,需要在以后抗震设计中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