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16篇
  免费   2064篇
  国内免费   2734篇
测绘学   1472篇
大气科学   1405篇
地球物理   1754篇
地质学   5735篇
海洋学   1364篇
天文学   181篇
综合类   846篇
自然地理   1357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23篇
  2022年   598篇
  2021年   636篇
  2020年   523篇
  2019年   571篇
  2018年   583篇
  2017年   548篇
  2016年   553篇
  2015年   585篇
  2014年   579篇
  2013年   711篇
  2012年   656篇
  2011年   677篇
  2010年   666篇
  2009年   631篇
  2008年   628篇
  2007年   608篇
  2006年   548篇
  2005年   434篇
  2004年   408篇
  2003年   345篇
  2002年   513篇
  2001年   420篇
  2000年   338篇
  1999年   252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4年   10篇
  194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皱纹盘鲍对氯霉素的通透性吸收与扩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水溶液中的氯霉素分子可以越过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的体表结构进入其血淋巴液中。鲍血淋巴液中氯霉素的浓度与药浴液的氯霉素浓度,温度均呈线性关系,药浴时间的效应表现的S形逼近曲线。在20℃的海水中,鲍血淋巴液中的氯霉素向体外扩散的半衰期为42min。  相似文献   
62.
海带中细胞激动素的纯化分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带样品于 2 0 0 1年采自青岛太平角海湾 ,用三种不同方法处理样品 ,通过对实验方法及条件的筛选 ,确立了提取、纯化和分离海带中细胞激动素的方法步骤和流程。结果表明 ,最佳方法的基本步骤为 :( 1 )用甲醇∶水∶醋酸 ( 70∶ 30∶ 3,V/V/V)从海带组织中提取出细胞激动素 ,再用PVPP柱去除提取液中的酚类和其他杂质 ;( 2 )将提取液通过连在一起的PVPP柱、DEAE柱和C1 8柱 ,以纯化样品并同时从自由基、核苷、核苷酸和葡糖苷型细胞激动素混合物中分离出核苷酸型细胞激动素 ;( 3)用接有氨基柱的正相液相色谱进一步将葡糖苷型细胞激动素分离出来 ;( 4 )用C1 8液相色谱柱分离其他各种细胞激动素  相似文献   
63.
对琉球群岛东部海区123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浮游有孔虫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浮游有孔虫组合在溶跃面以上表现为Globigerinoides ruber-Globigerinata glutinata组合,溶跃面以下为Globorotalia inflata-Neoglobo-quadrina pachyderma (dex.)组合,局部受黑潮影响区域黑潮标志种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含量相对丰富,为Neogloboquadrina dutertrei-P.obliquiloculata组合;表层沉积物中浮游有孔虫的丰度及组合分布特征对于碳酸盐溶跃面深度及碳酸盐补偿深度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另外,碳酸盐保存特征研究表明,该区域现代碳酸盐溶跃面深度约为3100 m,碳酸盐补偿深度约为4300 m。  相似文献   
64.
基于二次散射的水污染遥感模型及其在珠江口水域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根据水中悬浮物、污染物和水分子等的散射和吸收物理机制建模是实现水污染定量遥感的有效途径.基于一次散射的水污染遥感模型简单易行,但在浑浊度较大时其精度不高.在基于一次散射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多次散射的能量组成特点,提出再考虑二次散射可使模型的精度显著提高且不至于使模型过于复杂;导出了二次散射的补偿因子,同时给出了考虑二次散射因子的简单计算方法.将该模型应用于珠江口水域的水污染遥感的结果表明,较之基于一次散射的模型,考虑二次散射的水污染遥感模型在精度上有明显改进.遥感提取结果显示,珠江口水域重污染区主要分布在伶仃洋东北部,香港维多利亚港和深圳湾.  相似文献   
65.
非常规管节点疲劳寿命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非常规管节点的疲劳寿命进行了分析研究,用SESAM计算疲劳载荷,应用精细有限元分析计算热点应力,用规范的S—N曲线计算管节点的疲劳寿命。通过实例计算表明,这些处理对非常规管节点疲劳寿命分析与计算是很有效的。  相似文献   
66.
厦门港疏浚弃土吹填造陆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啸  崔峥  毛宁 《台湾海峡》2004,23(3):360-368
通过厦门港潮汐水流整体物理模型试验,掌握了厦门港十万吨级深水航道二期工程疏浚弃土吹填造陆各方案实施前后港池航道水流流态,为规划设计单位和决策部门利用疏浚弃土吹填造陆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海沧吹填工程可作为一期吹填方案,鸡屿西吹填造陆工程可作为海沧吹填工程的后续工程,仅从水流角度考虑,象鼻嘴吹填造陆方案1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7.
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 ,添加豆油、鱼油、糊精、纤维素以及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混合剂配制试验饲料 ,饲料配成5个蛋白质水平 ,每个蛋白水平分别包括5个能量级 ,以体质量增长倍数、蛋白质效率和饲料系数为评判依据 ,对体质量为8.73g±0.79g的中华鲟(Acipensersinensis)的适宜蛋白质含量及其蛋白能量比进行了研究。经过为期8周的试验 ,结果表明 :中华鲟幼鲟配合饲料中的适宜蛋白质含量范围为35.7%~41.8% ,饲料的最佳蛋白能量比范围为21.85~30.05ng/J。当试验饲料蛋白质含量为40.3% ,蛋白能量比为27.85ng/J时 ,试验鲟鱼获得最大体质量增长倍数为11.60±1.20,最低的饲料系数为1.68±0.23,以及最高的蛋白质效率为1.58%±0.14%。  相似文献   
68.
凡纳滨对虾咸淡水养殖系统内细菌群落组成的PCR-DGGE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PCR(polym erase chain reaction)-DGGE(denaturing grad ient gel electrophoresis)及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方法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 ei咸淡水养殖系统内各种环境的细菌群落组成进行了比较研究。传统的微生物培养计数表明,从海湾水、养殖池水到对虾粪样,细菌和弧菌的数量表现出依次增加的趋势,粪样及肠壁中弧菌的数量高出外界水环境1—4个数量级。相对于外界水环境,粪样中有很高的芽孢杆菌孢子含量,但是肠壁定植细菌中不存在芽孢杆菌(孢子)。PCR-DGGE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从海湾沿岸、养殖池、对虾粪便到对虾肠壁,细菌群落的多样性由高到低,无论是在哪种环境,群落的优势种都十分明显,且只有2—4种。来自同一环境各样品间的细菌群落组成非常相似,来自不同环境的样品,其细菌群落组成差别较大。聚类图上各簇的排列顺序反映了样品在取样空间分布上的毗邻次序和它们的相似程度。  相似文献   
69.
中国黄、渤海常见大型海藻的脂肪酸组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对中国黄、渤海沿岸的17种红藻、12种褐藻、7种绿藻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海和渤海的绝大多数红都富含二十碳高度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碳四烯酸,AA),一般都占总脂肪酸的40%以上;仙菜目的松节藻、细枝软骨藻,隐丝藻目的亮管藻、海萝、海膜、蜈蚣藻中的EPA含量均超过40%,其中海萝达到58%;杉藻目扁江蓠中EPA含量很低,但花生四烯酸含量达到58%。裸藻中16:0、18:1(n-9)、20:4(n-6)和20:5(n-3)含量占绝对优势,十八碳高度不饱和脂肪酸(PUFAs)和二十碳PUFAs是主要的脂肪酸。在每种褐藻中还含有一定量的14:0、18:2(n-6)和18:4(n-3)。褐藻中的十八碳PUFAs含量比红藻高,而二十碳PUFAs比红藻低。绿藻中的主要脂肪酸是16:0、十六碳高度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16:4(n-3)和16:3(n-3)、18:1以及C18PUFAs(主要包括18:2(n-6),18:3(n-3)和18:4(n-3),绿藻的C16、C18PUFAs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70.
铅是一种具有累积性的有害元素,是海洋监测调查中沉积物介质的必测元素之一,常用测定方法有双硫腙分光光度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等[1],前两种方法灵敏度较低,测定时一般需要预富集,操作较繁琐;后一种方法虽然灵敏度高,但仪器昂贵,对操作人员要求高.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由于灵敏度高、检出限低且线性范围宽,在铅的分析中日益被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