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6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41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34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天文古气候理论及其进展—从米兰柯维奇到贝尔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扼要介绍了天文古气候学的创立和发展简史。太阳是地球大气运动的第一驱动力,地球气候的长期演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入射太阳辐射变化的影响。入射太阳辐的变化主要和三个地球轨道参数有关,即地球绕太阳运行的椭圆轨道偏心率,地球自转轴倾角及岁差。太阳辐射的长期振荡主要集中在与这三个参数有关的频率上,这些频率通常被称为米兰柯维奇频率,数值模拟和地学记录都证实地质时间尺度的古气候的演化大多位于米兰柯维奇频率带上。  相似文献   
72.
影响广东省的热带气旋特征分析及灾害损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1990~2015年影响广东省的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数据,分析了影响广东省TC的时空特征、灾情年际变化以及灾害强度特征等。并利用灾害指标核算出灾害损失的经济价值,改进综合灾情指数模型。主要得出以下结论:26年来登陆广东省的TC共93个(占登陆我国TC总数的29.6%),其中有67个对广东省造成了人员伤亡或者经济损失;影响广东省TC频次整体随时间变化不大,强度低的TC频次随年际呈现较为明显地减少变化趋势,而强度高的TC频次呈现较为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粤西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受TC侵袭频次明显高于粤东和粤北地区;热带气旋各项灾情指标造成的经济损失(以2015年为可比价)均在1997年出现转折,经济损失急速下滑;各项损失相对值与TC强度之间存在较好的指数正相关关系,低强度等级的热带气旋造成的综合灾情指数呈现较为明显的年际减小趋势,而高强度等级的热带气旋变化趋势不显著。  相似文献   
73.
A numerical model is developed by use of the boundary integral equation method to investigate the responses of a two-dimensional floating structure.The structure under consideration consisting of two pontoons,is connected by a rigid framework,and linked to the sea floor by a mooring system.The theoretical conception is based on potential theory with linear external forces,and applied to an arbitrarily shaped body and water depth.The discussion includes the influence of draft and space between pontoons on the responses of the floating structure.Finally,the validity of the method is adequately verified by experimental results.  相似文献   
74.
1.IntroductionGreat efforts have been devoted to the protection of coastal areas over many years by erectingdikes,seawalls,groin systems,and detached breakwaters.The sea walls,jetties,detached breakwa-ters,etc.are traditionally adopted as absorbingfacilit…  相似文献   
75.
北京、天津、唐山和张家口地区的地壳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主要叙述利用近年来北京及其附近地区八次工业爆破的观测资料,同时也利用了一部份天然地震的资料来研究北京-天津-唐山-张家口地区地壳结构的结果,采用了工业爆破中的58个观测点和天然地震的54个观测点的数据,得到了本区的三层地壳模型和地壳厚度。 地壳的平均厚度分布各地区不很一致;北京及其东南地区为35±1.5公里,北部地区为37±1.0公里,西部地区为39±1.5公里,地壳介质中的纵波和横波的平均速度分别为6.23±0.03公里/秒和3.55±0.05公里/秒,上地幔顶部介质的平均速度为7.98±0.13公里/秒和4.60±0.03公里/秒。  相似文献   
76.
1. Introduction The partial di?erential equations for atmosphericmovement are often nonlinear and often very complex;we usually cannot obtain an analytic solution but must?nd a numerical solution. The general method is ?rstto discretize the space varia…  相似文献   
77.
强电場探空仪尖端感应元件的实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实验是根据相似理论来安排、设计的,消除了电极对电晕电流的影响,从而得到与場强方向平行放置的、长为L的尖端导线在无限大均勻外場E中电晕电流i的表达式: i=2.4×10-5LE(E-Ek),Ek=50/L。式中i以微安计;L以米计;E和Ek以伏/厘米计。还对尖端形状、导线倾角、气流、湿度、云滴等因子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该感应元件用于测量雷雨云电場时的总誤差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78.
几个辐射图解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八种辐射图解的基础方程和计算结果,对不同辐射图解的透射函数跟气压和温度的关系,以及对光谱重迭区内CO_2和水汽的处理也进行了研究,最后比较了不同辐射图解的大气发射能力曲线。通过上述讨论,初步分析了各辐射图解的优缺点和产生不同计算结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79.
在缺乏电子计算机的条件下,如果要把数值预报方法应用到日常天气预报工作中去的话,Fjφrtoft(1952)提出的正涡度方程的图解积分方法是有实际意义的.这方法的主要精神是:在计算涡度平流时,引进平均流场(?场)代替实际流场(H 场)作推移场而一次推12或24小时,因而大大减少了所需的运算,在由涡度变化计算变高时,应用所推得的 Poisson 方程的近似图解积分公式,这方法按其简便迅速来说,已可以供日常预报应用,并且还可以推广到许多别的情形,不过在这样做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弄清楚这个方法究竟近似到何种程度.  相似文献   
80.
在中国西北特殊气候环境下冻融作用是一种风化过程,反复改变着土体的微结构和物理性质,强烈影响着土体与结构的相互作用。针对冻融作用对盐渍土?结构接触面力学特性的影响,进行不固结不排水直剪试验,开展了冻融次数、含盐量、基质吸力等因素对非饱和氯盐渍土?钢块接触面力学性能影响的相关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含盐时接触面力学参数(黏聚力与内摩擦角)随冻融次数增加均先增大后减小,含盐时接触面黏聚力随冻融次数增加呈下降趋势,内摩擦角略有所增大;冻融前后接触面力学参数随着含盐量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均存在含盐量阈值;未冻融时接触面力学参数含盐量阈值约为8%,随着冻融次数增加,该阈值有所变化;接触面基质吸力随冻融次数增加大体呈减小趋势并最终趋于稳定,随含盐量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基质吸力含盐量阈值约为10%;接触面剪应力?剪切位移分为线弹性变形阶段和强化阶段,竖向荷载较小时表现为弱硬化,未出现明显的应变软化现象。对接触面剪应力?剪切位移适用性模型进行评价发现龚帕兹模型能够与试验结果很好地吻合,据其建立了冻融作用的氯盐渍土?钢块界面力学模型,基于试验数据验证了其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