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48篇
  免费   1826篇
  国内免费   2386篇
测绘学   1426篇
大气科学   1196篇
地球物理   1491篇
地质学   4676篇
海洋学   1478篇
天文学   218篇
综合类   725篇
自然地理   1150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496篇
  2021年   647篇
  2020年   503篇
  2019年   635篇
  2018年   542篇
  2017年   485篇
  2016年   491篇
  2015年   522篇
  2014年   563篇
  2013年   641篇
  2012年   689篇
  2011年   690篇
  2010年   648篇
  2009年   593篇
  2008年   607篇
  2007年   521篇
  2006年   485篇
  2005年   433篇
  2004年   307篇
  2003年   267篇
  2002年   305篇
  2001年   258篇
  2000年   178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The problem of automatic detection of seismic waves by large telemetered seismic networks such as the Mexican Continental Aperture Seismic Network (RESMAC), is extended here to include determination of seismic first-arrival and S-phase-arrival times. A short general outline of the detection problem background and a small introduction to the autoregressive model (AR) concept are presented. Several automatic detection algorithms were implemented and compared with a newly developed autoregressive algorithm. Careful consideration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method determined that a mixed detection scheme is optimal and suitable for RESMAC. A few examples are shown that illustrate the relative performances of the methods tried here. The proposed detection scheme ha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a) First-arrival detection, based on a simple (average of squared input) characteristic function, and a trigger criterion that uses as a distortion measure the long-average-to-short-average ratio of the characteristic function, checked using a duration criterion; (b) use of two threshold values, one for triggering, and another for beginning the backward search for the phase arrival time; (c) use of the autoregressive model (AR) method, with the Itakura-Saito distortion measure, for S-phase detection, checked using both duration and amplitude criteria; and (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reliability of the determinations for their subsequent use in automatic location programs, alarms, etc. The automatic detection scheme has proved effective.  相似文献   
962.
概要分析了淮南新孜5号井煤矸石所含的重金属元素对塌陷区鱼塘水质的影响,指出除个别水样中Zn、Cu超标外,其他均不超标,该鱼塘水质适宜养鱼要求。矸石样与华北及整个地壳泥岩中元素的丰度比,矸石中Cr、Pb、Zn与泥岩丰度基本持平,而Cd、Cu均超过其他泥岩中丰度值。因此,煤矸石在地面遭受风化,其所含有害物质可能会释放到环境,在煤矸石堆放处适当进行监测还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63.
近4万年以来,相应于两次高太阳辐射暖湿期渤海西岸曾经两次海水泛陆事件,即40~28kaB.P.与10~4kaB.P.海侵事件。文章基于众多钻孔海相层中有孔虫、介形类等海相微体生物化石的组合特征恢复海水深度,重建了海侵最大时的古海面的现代标高。结果显示: 40~28kaB.P.海侵,海面的现代标高最高可达-11~-5m;10~4kaB.P.海侵则为2~3m。后者同众多研究所认为的中全新世存在高海面,海面高度为2~3m的结论大致吻合,前者则与全球气候尚处在间冰阶,冰川部分消融,世界洋面处在-50m的大背景不协调。而辽东与山东半岛沿海众多钻孔揭示,40~28kaB.P.渤海地区并没有高于-50~-20m海面存在的证据。通过区域环境的综合分析,认为40~28kaB.P.渤海西岸的海侵,是早玉木冰期持续4~5万年之久的冰期低海面环境,这种特殊的环境使现代渤海西岸的大部分区域远离沉积环境,成为冲刷侵蚀区,这种效应叠加在冰期边缘海式构造下沉与弧后盆地性质的构造下沉背景之上造成区域性异常地面低洼;渤海西岸异常地面低洼在间冰阶全球趋暖,冰川型海侵的过程中形成的区域性强烈"视"海侵(指示当时海侵时海水深度很大,而不是海水的陆泛范围大)。  相似文献   
964.
用基于Givens变换的QR分解计算类GPS广播星历参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研究类GPS广播星历参数拟合算法的必要性,来介绍可用于解最小二乘问题的Givens变换,讨论使用Givens变换计算MEO和小倾角GEO卫星的类GPS广播星历参数的适用性,并用模拟数据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965.
路径描述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地理空间信息应用方式,涉及到自然语言与地图语言的表达及转换关系。本文采用认知实验的方法,对自然语言的路径描述及其认知过程进行分析,研究了路径认知与表达上所涉及的空间关系,总结了利用自然语言表达地图空间信息的规律和习惯用法。  相似文献   
966.
利用有限的卫星观测数据,通过反演地物二向性反射分布函数(BRDF)模型提取复杂地表的真实信息,是一个不适定的地球科学反演问题。为了克服离散不适定性带来的困难,在分析引起模型解不稳定的原因和数据误差传递机制的基础上,使用构建滤波函数的方法实现BRDF模型的正则化约束反演。实验结果表明,正则化滤波算法与MODIS AMBRALS算法精度相当,完全适用于具有充足观测和稀疏观测情况下的地物参数反演。  相似文献   
967.
利用高分辨率聚束模式TerraSAR-X影像的PSInSAR监测地表变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景于2010-03~2010-11期间采集的高分辨率聚束(1m分辨率)模式的TerraSAR-X SAR数据,采用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技术(PSInSAR)获取了西藏羊八井地区由地热电站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结果显示,羊八井地热电站周边及地热开采井地区在2010年期间的地面沉降速率最大达到25mm·a-1,而盆地其他地区的地面平均沉降速率为1mm·a-1。将其与ASAR获取的平均沉降速率结果对比,两者的相关性达到了0.76,这说明TerraSAR-X高分辨率SAR数据不仅可以提供高密度PS点,而且更好地体现了散射体的细节变化和微量位移情况。  相似文献   
968.
马兰  孔毅  宋海英  庞云  郭思海 《现代测绘》2012,35(1):15-16,26
介绍分析了现代信息技术——ECDIS、3S技术、Internet技术在海道测量领域的应用与发展现状,旨在对未来海道测量领域的信息化建设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969.
这是获得江苏省软科学课题奖的省级项目,以测绘期刊为例,选择江苏省测绘学会主办的《现代测绘》为研究平台,选择7所高校教学研究机构和10个不同行业、不同等级的测绘生产单位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力求能够全面反映测绘学科科技期刊对行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作用以及下一步改进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970.
阐述了城市或区域范围内早期预警协作和预警联合发布的必要性,以及系统的具体设计思路,包括当前城市灾害预警应用现状分析,城市预警数据管理、系统应用设计,系统应用创新三个方面,最终通过城市预警信息融合和共享,来应对解决宽泛而又错综复杂的各类城市灾害问题,拓展应急协作工作的信息广度,提升公众防范的精细化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