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155篇
测绘学   39篇
大气科学   127篇
地球物理   178篇
地质学   346篇
海洋学   146篇
天文学   47篇
综合类   56篇
自然地理   6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断裂力学是各行业的基础学科之一。半圆弯拉(SCB)试验为该领域经典试验,目前含裂纹的SCB研究多为底部切口等表面裂纹或穿透型裂纹研究。内裂纹和内部类裂纹缺陷是材料的固有属性,但是对于SCB内裂纹扩展规律研究较少。基于3D-ILC(三维激光疲劳内裂纹)技术,分析了表面无任何影响的情况下凭空生成任意参数的纯内裂纹,在SCB试样中生成内裂纹,对含内裂纹试样进行SCB试验,分析了裂纹生长过程、应力双折射规律、I-II-III型裂纹扩展面、破坏形态、宏微观断口特征,开展数值模拟,得到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分布规律及扩展路径,与物理试验一致。结果表明:(1)基于3D-ILC的SCB内裂纹及I-II-III型扩展断裂规律明显,3D-ILC为断裂力学中的内裂纹问题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2)应力云纹在内裂纹处显示应力集中,SCB整体云纹在内裂纹处发生明显变异;(3)SCB试样从预制裂纹处发生压剪型起裂,发生I-II-III型裂纹扩展,分为光滑区和撕裂区,持续生长转变为动态断裂进而破坏,动态断口存在裂纹分叉出现雾化区、羽毛区特征;(4)根据M积分和最大周向应力准则,对试样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试样内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分布规律及扩展路径,与试验结果一致。结论与成果对断裂力学领域的SCB试验、内裂纹、I-II-III型断裂问题、裂纹扩展路径模拟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2.
波浪、船舶等长期水平循环荷载作用下,桩基将不可避免地产生附加应力和变形。针对饱和黏土地层,开展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船舶系泊水平荷载作用下单桩和群桩的变形特性。发现水平循环加-卸载诱发了桩周土体的塑性变形,进而导致桩身产生了不可恢复的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随着循环荷载的增加,单桩和群桩的桩顶最大水平位移和残余水平位移均同时增加,但残余水平位移明显小于最大水平位移。单桩的桩顶残余水平位移与最大位移比值介于0.17~0.22;群桩的桩顶残余水平位移与最大水平位移比值介于0.30~0.84。水平循环加-卸载作用下,桩身残余弯曲应变明显小于最大弯曲应变。单桩的残余弯曲应变与最大弯曲应变比值介于0.13~0.50;群桩的桩身残余弯曲应变与最大弯曲应变比值介于0.23~0.82。群桩前桩的残余和最大弯曲应变明显大于后桩,前桩与后桩的最大弯曲应变、残余应变比值分别高达3.2和3.1。因此,前桩要采取合理的加固和保护措施,以确保桩基长期服役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93.
地基GPS水汽遥测系统远程通讯与控制系统及其初步应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地基GPS遥感大气水汽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大气观测手段,建立科学合理的GPS数据实时采集通讯网,实时下载观测数据,可为地基GPS资料应用开发成果的业务化推广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是地基GPS大气水汽遥感系统可否推广应用的一项关键指标。介绍了采用Modem、依托公共电话网(PSTN)建立起来的远程数据通讯和控制系统。使用该系统可通过电话拨号的方式,对GPS水汽探测网内指定的GPS接收机的参数进行设置,还可以下载该接收机内存储的数据文件。该通讯系统的应用,增强了整个GPS遥感大气水汽探测网的可维护性,为最终实现GPS水汽探测网的业务化运行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针对该系统存在的数据下载速度慢,依赖人工操作等缺陷,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4.
为进一步提高Ag-TiO2光催化效能,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复合Ag-TiO2基的光电极。先通过对比不同的复合方式探究rGO对Ag-TiO2光催化剂表面电子传输和四环素降解效能的影响;再通过电化学阻抗谱测量、莫特-肖特基曲线等电化学手段对电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分层复合方式主要降低载体表面控制电极双层/薄膜的界面电阻,而全混复合方式主要降低总电荷转移电阻;分层电极的电子供体浓度随rGO质量分数增加而增大;在rGO质量分数为0.45%和0.25%时,分层复合和全混复合材料对四环素的降解速率分别比Ag-TiO2提高11.4%和2.3%;在外加0.5 V偏压下,分层复合电极LG6降解效率比未加外偏压时提高了5.3%,而全混复合电极MG2效率没有提升。分层复合方式能更有效地提高光催化剂表面电子传输效能。  相似文献   
995.
检查和选取闪烁法测氡仪的工作高压、阈值电压是保证仪器正常工作的重要环节,α检查源作为确定工作高压和阈值电压的有效工具,可简便、快速地测试测氡仪“高压坪曲线”和“甄别阈值曲线”。使用下关地震台原有和新配的239Pu标准固体α检查源,对新购置FD-125型室内氡钍分析器进行对比检查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原示值为24 000脉冲/min的固体α检查源进行检查,误差≤ 5%的坪区为210 V,符合相应规范要求,确定工作高压为-663 V、阈值电压为2.0 V;用测值为860脉冲/min的固体α检查源进行检查,误差≤ 5%无坪区,误差≤ 10%的坪区为120 V,误差范围大,坪区不稳定,确定工作高压为-673 V、阈值电压为2.0 V。分析认为:固体α检查源的强度弱,检查结果不稳定,坪区窄、误差大,坪区特点表现不显著,选择239Pu固体α检查源时需充分考虑其强度对坪区长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6.
水汞含量随观测时间变化及与观测环境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进行对比观测实验,对水汞观测中同一水样的汞含量随观测时间变化及与观测环境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所取得的一些结果。该结果对台站监测工作中仪器发生故障时的样品分析处理,以及特殊条件下的短临跟踪监测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97.
Global climate change has profound influence on natural ecosystem and socioeconomic system and is a focus which governments, scientific societies as well as common people of various countries have paid much attention to. Observations indicate that there i…  相似文献   
998.
用脉冲激光沉积方法(PLD)在铝酸镧衬底上制备了c取向的高氧空位含量的锶钴氧薄膜.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薄膜单一取向且没有明显杂相.原位的高气压反射式高能电子衍射仪(RHEED)监测显示,薄膜为层状生长.通过对薄膜磁化强度随温度、磁场及时间的变化曲线进行测量,发现零场冷曲线上可能存在两个特征温度:TfTa.Tf为对应玻璃态的冻结温度而Ta对应少量的不缺  相似文献   
999.
对长江口崇明东滩盐沼边缘及邻近光滩处的水深、流速和悬沙含量的潮周期变化过程进行了现场实测,并对横向悬沙通量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平静天气条件下光滩和盐沼上的流速过程有明显差异,植被缓流作用在落潮期更为显著,流速在涨潮由光滩向盐沼不断增大.与涨潮流速优势相对应,涨潮期平均悬沙含量是落潮期的1.8倍.横向悬沙通量以向岸输移为主,悬沙总通量与潮次内最大水深的四次方呈显著正相关.在平静天气条件下潮汐作用控制着盐沼前缘地带泥沙输移水平,盐沼滩面保持稳定淤积,前缘光滩淤积速率高于盐沼处的,盐沼逐渐向海延伸.在大风天气条件下潮次内的流速和悬沙含量水平提高了数倍,悬沙输移量大增,净输移仍以向岸方向为主,在盐沼上部和前缘光滩均可能在短期内发生大量淤积.  相似文献   
1000.
The thermal histories of Himalayan leucogranites provide critical information for unravelling the post-collisional geodynamics of the Himalayas. The Ramba Dome is located at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Tethyan Himalayan leucogranite belt with the Yadong–Gulu Rift and hosts several generations of granitic intrusions. Of these intrusions, the 8-Ma two-mica granites and garnet leucogranite dykes are the youngest of Himalayan leucogranites. In this study, we focus on the carbonaceous staurolite schist located ~1.3 km from the intrusion to constrain the thermal history of the aureole that marked the cessation of leucogranite magmatism. The schist contains euhedral garnet and staurolite porphyroblasts in a foliated matrix of muscovite + biotite + chlorite + plagioclase + quartz + graphite. The staurolite shows minor compositional variations from the inclusion-free core to the inclusion-rich rim. By contrast, the garnet features a distinctive bell-shaped Mn profile and increasing Mg# from the garnet core to rims. In a graphite-bearing equilibrium phase diagram for a modified bulk composition with garnet cores removed, the garnet rim composition suggests a peak temperature of ~550°C, consistent with an independent thermometer based on the Raman spectra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s (RSCM; 548 ± 9°C). The P–T condition lies within the narrow low-variance field bracketed by the staurolite-in and chlorite-out boundaries, indicating minimal overstepping of staurolite nucleation and growth. On the other hand, the garnet core composition indicates 520°C at 2.5 kbar, about 40°C higher than the predicted garnet-in boundary (~480°C). This apparent temperature overstep corresponds to a small chemical affinity (<5 kJ/mol 12 O) for garnet nucleation, comparable to previous estimates. The sharp boundaries of the high-Ca sector zoning in the core indicate limited diffusion modification (~1.5 Ma if at the peak temperature). The short thermal pulse involves advective heat transfer by leucogranite emplacement, followed by rapid cooling toward the end of Himalayan magmatism and rapid exhumation likely facilitated by the Yadong–Gulu Rif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