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62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6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美国俄亥俄州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英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Historical database of National Soil Survey Center containing 1424 geo-referenced soil profiles was used in this study for estimating the organic carbon(SOC) for the soils of Ohio,USA.Specific objective of the study was to estimat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C density(C stock per unit area) to 1.0-m depth for soils of Ohio using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and compare the results with that obtained from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About 80% of the analytical data were used for calibration and 20% for validation.A total of 20 variables including terrain attributes,climate data,bedrock geology,and land use data were used for mapping the SOC density.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WR provided better estimations with the lowest(3.81 kg m 2) 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 than MLR approach.Total estimated SOC pool for soils in Ohio ranged from 727 to 742 Tg.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the local spatial statistical technique,the GWR can perform better in captur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C across the study region as compared to other global spatial statistical techniques such as MLR.Thus,GWR enhances the accuracy for mapping SOC density.  相似文献   
102.
薛德升  王立 《地理学报》2014,69(8):1117-1129
以国内出版的专著和重要学术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为资料基础,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78年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市地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地理研究总体上日益繁荣,研究内容不断拓展和深化,研究方法逐步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研究的空间尺度总体上“由大向小”转变,研究视角向多样化转变;国家政策和城市热点问题对研究内容具有重要影响,西方理论和流派对研究视角具有重要影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是重要特色,城市化与城市体系是重要的研究主题。建议在未来的研究中培养全球化视野,批判性地引进西方理论,加强理论创新、科学规范、跨学科交叉与新方法引进。  相似文献   
103.
讨论了MPLS VPN的实现方式、组件及其功能、工作原理、数据转发过程,给出了MPLS VPN配置实例,同时对MPLS VPN安全性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04.
远程控制人工影响天气火箭自动化作业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人工增雨火箭作业自动化程度,应用GIS、GPS、GPRS技术,以雷达为主要指挥手段、集雷达图像分析、作业预警、作业指挥、火箭状态、数据传递、火箭管理等项功能为一体,建立远程控制人工影响天气火箭自动化作业系统.该系统将指挥中心形成的作业指令无线传递给作业火箭,实现了远程控制火箭的自动旋转和发射,较好地解决了火箭操作烦琐、参数设计不科学、作业记录不完整、指令传输慢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5.
基于GPS的云南地区活动地块现今运动及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GAMIT/GLOBK软件,对云南境内以及川滇交界区域2009年、2011年、2013年3期陆态网络区域网联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欧亚框架下的测站运动速度场。将云南地区划分为4个活动地块及7个次级构造单元,以GPS速度场为约束,建立块体的整体旋转与均匀应变模型(REHSM),采用最小二乘法,得到华南、滇东、滇中、川滇菱块南段、印支、保山及腾冲地块的运动速度。对活动块体运动进行分析,认为云南地块运动方向由SSE向逐渐至SSW向变化,具有顺时针旋转特征,运动幅度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渐减弱,菱形块体外各块体运动速度大幅衰减。从应变率参数结果看,华南地块、滇东块体主要受SE向压应力场控制,到滇中地块转为SE—SSE向,滇西北地区应力场方向为SSE向,滇西南印支地块为NNW向,滇西南腾冲—保山地块主要受NE—NNE向应力场控制。  相似文献   
106.
云南境内陆态网络GNSS观测资料数据处理与初步结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GAMIT/GLOBK软件对云南境内陆态网络GNSS观测资料,包括27个GNSS基准站自2011年至今的连续观测资料,以及170多个GNSS区域站2009、2011、2013年3期区域复测资料进行了处理,基线处理的重复性在水平方向优于1.79mm+1.1×10?9×S,在垂直方向优于5.99mm+1.46×10?9×S(S为基线长度,以mm为单位),计算得到了基线及点位时间序列和欧亚框架下的测站运动速度场。初步分析了坐标时间序列的变化规律,并利用刚体运动模型反演了云南地区各活动块体的现今地壳运动,初步结果表明云南地块运动方向逐渐由SSE向SSW变化,运动幅度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渐减弱,菱形块体外各个块体运动速度大幅衰减。该初步结果可为后期GNSS数据的进一步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与乡镇雨量资料的同步显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终端显示软件的更新和配置文件夹下数据信息的修改,可将河南省GPRS乡镇雨量监测网络系统建立的SQL雨量数据库中所有关键点的每分钟雨量值,实时叠加显示在雷达探测到的反射率产品中,实现反射率因子和降水率之间的直观对比,帮助业务人员准确使用雷达产品.  相似文献   
108.
VHF闪电定位技术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时间差法、干涉法闪电VHF电磁辐射源定位技术原理,以及不同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并对比分析了不同定位技术的优缺点:时差定位技术对孤立脉冲波形辐射定位效果较好,对持续时间较长的连续脉冲定位较难,且受地形影响较大;窄带干涉仪技术对孤立脉冲和连续脉冲均能很好定位,但不能很好地对同时发生的多个辐射源定位;宽带干涉仪系统可对同时发生的多个辐射源定位,但精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09.
在大型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利用内嵌FISH语言编程,对盾构隧道动态施工过程中上部基桩承载力的影响进行数值仿真模拟,模型考虑盾构前方土仓压力、盾尾同步注浆、注浆凝结和未凝结两种状态以及衬砌管片施加等施工参数。从桩侧摩阻力、桩端阻力等方面对盾构开挖过程中上部桩基承载力进行分析,以及土仓压力变化对承载力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隧道开挖,桩侧摩阻力、桩端阻力发生复杂变化,桩底部出现负摩擦力,桩端轴力为拉力,对基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开挖面距桩轴线不同位置,土仓压力对基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10.
沈玉昌与中国现代地貌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玉昌 《地理研究》1997,16(1):77-84
沈玉昌教授是我国着名的地理学家和杰出的地貌学家。在60年的地理科学工作中,他对我国现代地貌学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河流地貌、地貌区划与地貌制图、应用地貌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