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62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6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1.
112.
川北陆相砂岩型铀矿主岩中有机质是铀的主要富集剂。铀在其中存在形式有:1.矿物铀;2.吸附铀;3.腐植酸合铀酰络合物。含铀有机质相当煤化程度较低的褐煤,铀矿化主要富集在结构镜质体之中。有机质对铀的富集作用表现在成煤作用的各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3.
The man-induced sediment disaster includes material erosion, transportation and accumulation by human activities. It possesses special attribute in sociology and disaster science. In accordance with human activities, geomorphologic location, behavior and particular, the man-induced sediment disaster can be divided into 4 types: the drainage network, slope and gully, channel and plain-estuary-coastline. Each type includes erosion, transportation, accumulation, complexity and cascading. Based on human activity, geomorphology, sediment mechanics and catastrophology, the man-induced sediment disaster is characterized as follows: (1) accelerating tendency with geographical zoning back-ground; (2) non-order characters by blind action without special technical training; (3) gradually and sharply changing with human environment vibration; and (4) complexity and non-linear figure, etc. One of the reasons leading to man-induced sediment disaster is human environment vibration.  相似文献   
114.
中国冰雪冻土图是双全张挂图,供读者了解我国冰川、季节积雪、海河湖冰、冻土及冷生现象等自然现象的分布特征、资源现状以及与人类社会活动的关系。上述自然现象的发生与变化是相互联系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错综复杂的。本图的设计和制图综合考虑到以寒色为主,按冰川、积雪和冻土进行分类分级综合,冷生现象设计14种象形符号表示大致分布位置。  相似文献   
115.
116.
数值预报产品释用业务系统历史数据存储与检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该文介绍了在国家气象中心中短期精细化数值预报产品释用业务系统中的历史数据存储结构的设计原理。基于该数据存储结构,依照用户的要求,可方便地选择区域大小,检索出某要素某段时间的数据,还可通过计算机编程实现国家级数值预报释用业务需求的历史数据处理和预报因子分析功能,表明新的历史数据存储结构简炼合理,灵活实用,能够极大地提高数值预报产品释用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7.
针对四川省攀枝花市典型“干热河谷流域”地质灾害频繁成灾问题,在收集地质灾害资料收集的基础上,统计分析了不同类型地质灾害与地形地貌、岩土体类型等控灾因素的关系,系统分析了攀枝花市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揭示了干热河谷区人类活动与地质灾害的密切关系,总结了区内昔格达组特殊易滑地层对区域地质灾害的影响特征。研究成果为区域工程和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科学规避易滑地层等防灾减灾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地方政府防灾减灾及城乡建设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8.
华北克拉通构造活化的动力学机制与模型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在分析现有华北克拉通构造活化动力学机制研究成果和资料的基础上,简要讨论了两类可导致华北克拉通减薄的动力学机制:"热侵蚀"减薄机制和"拆沉"减薄机制。指出了与这两类动力学机制所相应的科学理论,即Rayleigh-Benard非稳定性理论和Rayleigh-Taylor非稳定性理论。考虑到这两类科学理论的局限性,建议采用孔隙波在大陆岩石圈内传质传热模型描述华北克拉通构造活化动力学机制的量变过程(即能量积累过程),同时进一步完善和修正现有的Rayleigh-Benard非稳定性理论和Rayleigh-Taylor非稳定性理论,为实现在空间和时间上定量化重现华北克拉通构造活化动力学过程的数值仿真创造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9.
在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中段的恐弄拉地区木嘎岗日岩群其西弄岩组中发现早白垩世早期Dicheiropollis sp(.双手粉)和Cicatricosisporites sp(.无突肋纹孢)孢粉组合。明确了木嘎岗日岩群的沉积上限至少持续到早白垩世早期,为从生物年代学角度厘定木嘎岗日岩群提供了可靠的资料,也为今后进-步分析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中生代盆地演化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20.
对大兴安岭北部大林河岩体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年代学的研究,探讨了岩体的成因和构造背景.大林河岩体花岗质片麻岩中锆石U-Pb定年结果为(720.1±10) Ma,表明该岩体形成于新元古代,岩石为钙碱性岩系,低铝质,并具有岩浆分异程度较高的特征.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型.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U、K、Th等相对富集,大离子不相容元素Nb、Ta、Zr、Ti、P等质量分数相对偏低,说明源区岩浆成分可能较复杂.岩体形成时其岩浆源区遭受过俯冲带流体的交代作用.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中—新元古代期间额尔古纳和兴安地块间的洋壳持续向北不断俯冲,在额尔古纳地块形成了规模巨大的新元古代侵入岩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