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3篇
  免费   525篇
  国内免费   858篇
测绘学   455篇
大气科学   482篇
地球物理   449篇
地质学   1381篇
海洋学   533篇
天文学   39篇
综合类   119篇
自然地理   32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192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威海市天鹅湖海洋牧场底层海水溶解氧浓度时间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依据威海市天鹅湖海洋牧场2016年7—10月海洋生态环境海底有缆在线观测系统的长期连续观测数据,研究了该牧场底层海水溶解氧浓度的时间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海水溶解氧浓度平均值为6.65mg/L,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月平均值最小为6.36mg/L,出现在9月。溶解氧月浓度标准差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而溶解氧日浓度标准差总体变化趋势与月浓度标准差相反。底层海水基本上处于不饱和状态,月均溶解氧消耗量在观测期间逐月增大。海水温度是影响溶解氧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7月1日至8月24日期间,牧场海域存在季节性温跃层。7月1日至17日与8月11日至24日期间,溶解氧浓度下降可能受季节性温跃层和海水温度上升的共同影响;7月18日至8月1日期间,溶解氧浓度变化不受季节性温跃层控制。大风过程会增强表、底层海水交换,使溶解氧浓度上升。月均溶解氧浓度日变化均表现出双峰双谷的特征,与月均水深日变化对比, 7—8月0—13时无显著正相关性, 7—8月1—23时及9—10月相位变化基本一致,涨潮时海水溶解氧浓度升高,而落潮时降低,说明研究区域外海水溶解氧浓度很可能高于近岸,而潮流输运过程使得近岸海水溶解氧浓度随潮汐过程变化。  相似文献   
992.
为科学配置我国无居民海岛资源,促进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文章基于无居民海岛的自然属性,研究无居民海岛的等别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可开发利用的无居民海岛,以充分体现海岛价值、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及具有导向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为原则划分等别;遴选权益价值、生态价值和资源价值3类要素及其14个指标,构建无居民海岛等别划分指标体系;除直接定性划分为禁止开发利用等别和最高等别的无居民海岛外,依据海岛的面积、离岸距离、植被和沙滩情况,将无居民海岛划分为6个等别。基于自然属性的无居民海岛等别划分指标体系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3.
In recent years, fish invas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decline of native fish stocks. Pseudorasbora parva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major invasive species worldwide.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fish resources of the Chabalang Wetland (Lhasa, Tibet) during diff erent seasons in 2009 and 2013. Four hundred and twelve individuals were subsampled to estimate age, growth, and feeding habit of P . parva . Furthermore, food relationships between P . parva and the native Schizothoracinae fish were also examined. The results revealed a significant shift in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characterized by the disappearance of native fish and outbreak of non-native fish. The percentage of nonnative P . parva in the fish collection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from 33.64% in 2009 to 64.08% in 2013. The standard length (SL) ranged from 22.00 to 78.71 mm, and their age was 1–5 a. The von Bertalanff y function was used to model the observed length-at-age data as L t =112.19(1–e^-0.1495 ( t +0.8012)) for females and as L t =123.12 (1–e^-0.1500 ( t +0.7132)) for mal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P . parva in Tibet has lower growth and mortality rates compared with that from the native ranges. Ninety-seven prey taxa belonging to 9 prey categorie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gut of 38 P . parva . P . parva can be considered a generalized and opportunistic predator, competing with the native fish, especially Schizothorax o’connori , Schizopygopsis younghusbandi younghusbandi , and Ptychobarbus dipogon , for Bacillariophyta and Chironomid larvae. This is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decline in native fish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994.
The decadal variations of the North Pacifi c Tropical Water (NPTW) at 137°E in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Ocean a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repeated hydrographic observations along with two global gridded ocean product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aximum salinity of NPTW experiences signifi cant quasi-decadal variations, having maxima around 1979, 1987, 1995, 2004, and 2012, while minima around 1974, 1983, 1991, 1999, and 2008 during the period of interest. The NPTW area also shows similar quasidecadal variation, expanding/shrinking as its maximum salinity increases/decreases at the 137°E section. These variations are induced mainly by changes in the mixed layer salinity in the source region and largescale circulation in the northwestern tropical Pacific Ocean, both of which are related to the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The underlying processes at work are further confi rmed through conducting the subsurface salinity budget analysis. Besides, short-term processes are also at work through nonlinear interactions, especially after 2000.  相似文献   
995.
针对元数据缺乏语义描述和隐含关系推理能力,用户无法获得匹配度较高的地表覆盖信息并且检索到的相关资源数量较少的问题,本文在传统OGC目录服务中加入本体推理机制提出了地表覆盖语义目录服务,并以国家地理信息元数据标准为原型设计了地表覆盖元数据模型。随后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地表覆盖元数据本体模型,并使用网络本体语言OWL对其进行形式化表达。最终通过构建地表覆盖语义目录服务,有效提高了地表覆盖资源的查全率和查准率,实现了地表覆盖信息的精准共享。  相似文献   
996.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单星授时精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单星授时精度,本文基于GPS单星授时原理,结合北斗卫星多种类型星座特点,编写了BDS单星授时软件。利用iGMAS站数据进行了试验,在对原始数据进行监测并将异常信息剔除后,将授时结果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北斗分析中心(CGS)钟差文件进行比对,分析了BDS不同轨道卫星(GEO/IGSO/MEO)下的BDS单星授时精度。结果表明,GEO卫星的授时精度为27.39 ns,IGSO卫星的授时精度为18.37 ns,MEO卫星的授时精度为18.62 ns。  相似文献   
997.
基于CORS的分米级GNSS差分定位云服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GNSS大众应用领域海量高精度位置服务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CORS的分米级差分定位云服务建设方法,采用虚拟格网用户生成改正数的形式,通过设计解算服务器与业务服务器分离的云服务模式,解决了传统CORS服务中基准站数据安全风险大、用户并发访问数量受限的问题,并以API和SDK形式面向用户和开发者提供应用服务,降低了高精度位置服务专业技术门槛。同时,依托本文研究成果,基于湖南省位置服务平台(HNCORS),设计并实现了基于CORS的分米级GNSS差分定位云服务架构,并以丢包率、外符合精度、高并发访问为指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云服务架构具有较好的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在高精度位置服务应用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也可为其他省级CORS网的高精度位置服务云平台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98.
博格达裂谷闭合和区域隆起的同位素年代学证据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博格达造山带位于准噶尔和吐鲁番-哈密两个前寒武纪地块之间,是晚古生代的大陆裂谷。经研究,博格达大石头-色皮口地区的流纹岩Rb-Sr同位素年龄为307.1±1.3 Ma,表明博格达地区火山活动由早石炭世持续到晚石炭世。该年龄可视为博格达裂谷闭合和区域隆什之后造山阶段产物的形成年龄。该区流纹岩其源区物质主要来自于亏损地幔或是由玄武岩浆演化经分离结晶作用形成的流纹岩这一特征是十分罕见的。  相似文献   
999.
南极上空臭氧层的破坏导致了紫外辐射日益增强,高强度的UV-B辐射会造成细胞中DNA的损伤,影响蛋白质、脂类和色素的代谢过程。生长在南极的绿藻具有一系列防御机制以应对增强的UV-B辐射,其中类菌胞素氨基酸(Mycosporine-like amino acids, MAAs)是一类重要的紫外防御物质。为探究类菌胞素氨基酸对UV-B辐射的响应,本文以南极冰藻(Chlamydomonassp.ICE-L)、针丝藻(Raphidonema nivale Lagerheim, NIES-2290)和胶球藻(Coccomyxa subellipsoidea E.Acton, NIES-2166)三种生活在南极的绿藻为材料,采用UV-B辐射胁迫(强度0.35 W/m~2,短时处理3 h),并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类菌胞素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的变化。Mycosporine-glycine为三种南极绿藻中共有的MAAs,在UV-B辐射胁迫下三种南极绿藻中Mycosporine-glycine含量变化不尽相同,表明不同的南极绿藻中MAAs对UV-B辐射的响应各有其特性。首次在绿藻(南极冰藻和胶球藻)中检测到Gadusol。Gadusol作为MAAs的合成前体,它的合成积累使得生活在海冰环境的南极冰藻和胶球藻具有良好的抗UV-B辐射能力。其中南极冰藻抗紫外能力最强,这可能得益于不同MAAs间的动态转化,含量升高的Palythine及Usujirene/Palythene可能对南极冰藻的紫外屏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进行户外风测量设备的检测是保证安全生产与获得准确的气象观测数据的前提。通过测量标准对户外风测量设备的测量数据进行实时比测,规定检测环境条件、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剔除异常值,以减小数据采集不同步造成的不确定度分量,得到户外风测量设备的检测结果。对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评定,对户外风测量设备的性能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