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8篇
  免费   1489篇
  国内免费   2222篇
测绘学   746篇
大气科学   1641篇
地球物理   2064篇
地质学   4235篇
海洋学   1192篇
天文学   334篇
综合类   740篇
自然地理   1127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270篇
  2021年   366篇
  2020年   255篇
  2019年   365篇
  2018年   397篇
  2017年   332篇
  2016年   439篇
  2015年   421篇
  2014年   481篇
  2013年   514篇
  2012年   556篇
  2011年   555篇
  2010年   512篇
  2009年   558篇
  2008年   502篇
  2007年   525篇
  2006年   441篇
  2005年   440篇
  2004年   388篇
  2003年   317篇
  2002年   442篇
  2001年   397篇
  2000年   365篇
  1999年   371篇
  1998年   243篇
  1997年   253篇
  1996年   197篇
  1995年   176篇
  1994年   177篇
  1993年   128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2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3篇
  195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4 毫秒
121.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this paper indicate that carbazole-type compounds have high thermal stability and also show stability in oxidation and bio-degradation. This kind of compounds still has a high concentration and complete distribution in the analyzed dry asphalt samples, showing that they are particularly useful in studying petroleum migration of paleo-pool. During the basin's first-stage of oil-gas pool formation in the Silurian in Tazhong and Tabei areas of Tarim Basin (at the end of Silurian period) and the second-stage in the Awati area (in Permian), the petroleum experienced a long-distance migration.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Silurian paleo-pools in Tazhong Uplift at the end of Silurian, the petroleum mainly came from the lower and middle Cambrian source rocks in the Manjiaer sag. The petroleum migrated towards the southwest-south entering the Silurian reservoir beds in Tazhong first. Then, it further migrated within Silurian from northwest to southeast along the highs of the Structural Belts to the region of the Silurian pinchout boundary in Tazhong. In Tabei Uplift, during the first-stage of pool formation, the petroleum was also from the lower and middle Cambrian source rocks in the Manjiaer sag. It migrated northwest entering the Silurian reservoir beds in the Tabei Uplift firstly, and then the migration continued in the same direction within the Silurian reservoirs and finally the petroleum was trapped in higher positions. During the second-stage pool formation in the Silurian beds in the areas around Awati sag, the petroleum mainly came from the lower-middle Cambrian source rocks in the Awati sag. The petroleum migrated from the generation center to Silurian reservoirs in all directions around the sag through major paths, and the petroleum was finally trapped in higher locations.  相似文献   
122.
本文就如何开发利用人力资源做了深入的探讨,论述了人力资源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3.
利用矿物方解石进行水体除磷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虹  张静  高一鸣 《地学前缘》2008,15(4):138-141
为探索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新方法,利用矿物方解石对含磷溶液进行了除磷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方解石晶芽可以促进磷的沉淀,降低溶液磷浓度;其降磷效果与溶液初始磷浓度有关,初始磷浓度为1.2mg/L,除磷率为12.68%,初始磷浓度为3mg/L,除磷率为69.94%,初始磷浓度为5mg/L,除磷率为88.48%;同样,实验温度升高,可使方解石降磷效果明显提高。经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除磷沉淀物没有明显的晶质体特征。  相似文献   
124.
地籍建库中瑞得到南方CASS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尝试在地籍建库中用VBA将瑞得数据转换为南方CASS数据的程序的开发,实现了在实际工作中自动完成数据的转换工作,提高了作业的自动化水平,提高了数据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了出错率,缩短了工期。  相似文献   
125.
GM(1,1)动态模型在吴江市地下水水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吴江市地下水水位预测为例,详细阐述了地下水水位时间序列的GM(1,1)动态模型的原理和建立过程,并根据模型的预测值和实测值,对模型的精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的预测精度达到了99.27%,等级属于Ⅰ级,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为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6.
基于EOS-MODIS的广西全境石漠化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喀斯特石漠化是发生在亚热带岩溶地貌中的土地退化过程,其显著特征为土壤严重侵蚀、基岩裸露、植被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石漠化既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又可能引起小环境气候的恶化,同时也破坏生物多样性,危及生态环境自然景观。因此,研究石漠化,分析其成因和分布特征对喀斯特地区的防灾减灾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EOS-MODIS数据所固有的优点(获取便捷、覆盖范围广、成像周期短),使其成为理想的大范围石漠化研究的潜在遥感数据源。  相似文献   
127.
地理信息标准研制的国内外进展及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地理信息标准研制的进展,发现国内外标准化机构的工作重点均从地理数据标准化逐渐向地理信息服务标准化转变.在此基础上,从工作机制和标准研制两方面,思考了我国地理信息标准化近期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8.
王福  裴艳东  刘志广  田立柱  王宏 《地质通报》2008,27(7):1054-1059
取自黄骅港防波堤两侧海区的7个无扰动柱状沉积物岩心的^137Cs示踪研究显示.该区^137Cs曲线可以分为3种类型:①不连续的^137Cs曲线(表层未检测到^137Cs),②连续的^137Cs曲线(表层检测到^137Cs),③未检测到^137Cs的曲线。^137Cs示踪的沉积速率结果显示:①NE向伸展的防砂堤截断原SE向的沿岸流后,造成了黄骅港防波堤两侧近岸差异性现代沉积过程,即堤北侧距岸约4km以内海区现代沉积速为0.69~1.12cm/a,堤南侧距岸约4km处的站位8以内无沉积物沉积;(2)防砂堤南侧的岸外10km、水深约-4m处,存在一个速率高达1.36cm/a的现代沉积中心。上述结果与前人的工作成果对比表明,黄骅港建港前后,现代沉积速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进一步说明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质环境变化主导了现在的地质环境变化.应当引起人们的更多重视。  相似文献   
129.
大连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2000年和2006年TM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配合其它非遥感数据,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选取反映景观空间结构和景观异质性的指数,对大连地区湿地的整体景观格局和类型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6年间,大连湿地面积减少了97.62 km2;整体景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降低,优势度指数增加;各类景观格局时间序列上也存在明显差异性变化.湿地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 反映了移山填海工业园区的扩大及养殖业的大力发展等人为活动对景观格局的深刻影响.人为活动已成为大连市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130.
冀北榆树沟煤矿区褐煤地下气化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冀北沽源县榆树沟煤矿白芈系青石砬组含煤地层地质条件进行分析,认为仵该矿区进行煤炭地下气化是可行的。研究区构造简单,为一轴向近东西向的舒缓向斜,主要煤层厚度大,最大平均厚度为24.31m。可采煤层顶板多为泥岩、炭质泥岩,尤其是煤系上覆的“三趾马红土”层,对气体有良好的圈闭作用。由于褐煤的灰分含量高,26%~49.03%,地下气化时对煤层顶板影响小,主要煤层埋藏浅200—300m,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根据诸多因素分析认为该矿区适合进行褐煤地下气化开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