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90篇
测绘学   58篇
大气科学   235篇
地球物理   58篇
地质学   280篇
海洋学   2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4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本文用电子探针对岩浆和变质重结晶锆石进行了成份分带的研究,结果表明,变质重结晶锆石具有从晶体中心至边缘P2O5含量增大的特点,可作为它们的成因标型特征,岩浆锆石则P2O5含量变化不稳定,本文论述了它们的成因。  相似文献   
12.
New40Ar/39Ar plateau ages from rocks of Changle-Nanao ductile shear zone are 107.9 Ma(Mus), 108.2 Ma(Bi), 107.1 Ma(Bi), 109.2 Ma(Hb) and 117.9 Ma(Bi) respectively, which are concordant with their isochron ages and record the formation age of the ductile shear zone. The similarity and apparent overlap of the cooling ages with respective closure temperatures of 5 minerals document initial rapid uplift during 107–118 Ma following the collision between the Min-Tai microcontinent and the Min-Zhe Mesozoic volcanic arc. The40Ar/39 Ar plateau ages, K-Ar date of K-feldspar and other geochronologic information suggest that the exhumation rate of the ductile shear zone is about 0.18–1.12 mm/a in the range of 107–70 Ma, which is mainly influenced by tectonic extension.  相似文献   
13.
德河黑云母二长花岗片麻岩体侵位于秦岭造山带北秦岭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内,遭受了强烈的变形作用改造,具有典型S型花岗岩的矿物组成特征。TIMS和SHRIMP法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分别为(964.4±5.2)Ma和(943±18)Ma,两者在误差范围内是一致的。鉴于SHRIMP法锆石微区测年具有更好的代表性,建议以(943±18)Ma代表德河黑云母二长花岗片麻岩的侵位时代。  相似文献   
14.
莺歌海盆地成因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莺歌海盆地位于南海西北部 ,属 NW走向红河断裂带向南海海域的延伸。本文通过对盆地结构、沉降特征和构造 -沉积迁移过程的研究 ,提出莺歌海盆地在始新世—早渐新世期间属左旋扭张性断陷盆地 ,晚渐新世—早中新世的盆地演化阶段受到红河断裂带的左行剪切运动影响。莺歌海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历史反映了印藏板块碰撞过程对南海形成演化的影响历史  相似文献   
15.
腾冲热海火山地热区近期水热爆炸的阶段性演化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水热爆炸是活动性地热田的典型显示。腾冲热海火山地热区历史上曾发生过强烈的水热爆炸活动,但前期一度沉寂。1993年以来水热爆炸活动再度活跃。在过去十年间,研究区内发生过较大的爆炸喷发事件20余次,且规模越来越大。本文根据对爆炸形成泉点的选出气体化学和氦同位素组成的测试结果,研究了区内近期水热爆炸活动的演化特征。逸出气体化学和氦同位素组成特征指示,区内近期引发水热爆炸活动的气体源区有从浅层、中层向深层发展的趋势;作者认为,区内未来可能发生更大规模的爆炸活动,其危险性应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6.
基于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时变信息提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提出了利用RS技术提取土地利用时变信息的方法,通过对该方法的评价分析和应用实例,证明其在提取土地利用时变信息中切实可用.  相似文献   
17.
Zhou  Liqing  Wang  Xuemei  Wu  Biao  Sun  Xiujun  Zhao  Qing  Zhang  Gaowei  Liu  Zhihong  Yang  Aiguo 《中国海洋湖沼学报》2019,37(1):169-175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 Blepharipoda liberate Shen is a commercially valuable seafood species that has important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in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Although B....  相似文献   
18.
19.
基于贝叶斯模型的中国未来气温变化预估及不确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第5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中35个全球气候模式历史模拟与RCP4.5预估结果,通过贝叶斯模型平均(Bayesian Model Averaging,BMA)对中国气温进行多模式集合研究,给出了中国未来气温变化预估及其不确定性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中国21世纪冬夏将持续升温,且升温具有冬季高于夏季,北方高于南方的特点。初期(2016—2035年)北方有很大可能(80%)升温超过0.7℃,南方升温相同幅度的概率则超过50%;中期(2046—2065年)北方和南方升温超过1.5℃的概率分别为80%和50%;末期(2081—2100年),北方(南方)有80%(50%)的可能的升温超过2℃。气温预估的不确定性研究发现,无论冬夏,21世纪不同时期升温相对较弱的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南侧和中国东南地区为不确定性低值区,基本低于0.6℃,对应可信度较高,如21世纪初期信噪比超过4;而不确定性的高值区则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东北平原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侧等升温相对较大的地区,普遍高于1℃,对应可信度较低,如初期信噪比低于2.5。此外,基于信噪比对比发现除青藏高原东部外,其他区域夏季预估的可信度均高于冬季,21世纪末期高于初期,且空间分布特征一致。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