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7篇
  免费   290篇
  国内免费   353篇
测绘学   78篇
大气科学   350篇
地球物理   377篇
地质学   803篇
海洋学   146篇
天文学   150篇
综合类   162篇
自然地理   1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3篇
  196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两类蛇绿岩中变质橄榄岩的矿物表现出的共同特征是:从二辉橄榄岩→斜辉橄榄岩→斜辉辉橄岩→纯橄岩→铬铁矿石,其橄榄石、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的Mg/(Mg+Fe)(矿物牌号)依次升高,表现出富Mg贫Fe的演化趋势;铬尖晶石的Cr/(Cr+Al)亦同时升高,表现为富Cr贫Al的演化特征。 变质橄榄岩中的矿物均是原始上地幔岩部分熔融的残余物。在部分熔融过程中,橄榄石与铬尖晶石是生成相矿物,而斜方与单斜辉石则是消失相矿物,正是通过两种辉石的不断消失,岩石才从二辉橄榄岩依次转化为纯橄岩,并造成纯橄岩与铬铁矿的紧密伴生。在此过程中,矿物成分时刻都在变化,造岩矿物向富Mg贫Fe,金属矿物向富Cr贫Al方向调整,这与实际测定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2.
文章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北京地区小麦气象产量主要特征及代表序列,并对该序列和北京地面气象要素的关系用交叉谱进行研究。发现它们在前期秋冬季中的4-6年的周期振荡(中心周期为4.5年)中有显著的相关,当前期秋季和冬季的降水量和气温在振荡中处于正距平时,当年的气象产量为丰年,反之为欠年;进一步对该序列与大气环流的静力和动力物理量之间关系研究发现它们在同样的周期振荡中有十分强烈的表现,尤其表现在与动力物理量上。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环流-降水-谷物”系统的存在,并揭示在短期气候振动(4-6年)上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03.
东南亚夏季风中断、过渡与活跃期的区域能量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锐志 《大气科学》1994,18(5):527-534
对两次季风演变过程的能量学研究表明,季风演变具有鲜明的阶段性能量学特征。中断期,积云加热小,两个转换函数值很小;过渡期,积云加热增强明显,两个转换函数值迅速加大,边界输送作用也明显朝有利方向变化,同时,纬向平均气流变为向季风供应扰动动能;活跃期,大尺度加热变得重要,积云加热维持,两个转换函数也保持大的正值。分析表明,印度季风东传对东南亚季风活跃的触发作用是重要的,但季风活跃的维持则主要依靠区域内部能量学过程。  相似文献   
104.
The results of two balloon soundings during the summer and autumn of 1993 from the Xianghe Observation Station are being utilized in a study of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atmospheric aerosols.The balloon,gondola,instrumentation and atmospheric conditions during the observation period are described.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aerosol concentration,size ratio,mixing ratio,and size distribution for both troposphere and strato-sphere are presented and analyzed.  相似文献   
105.
唐元骏  谭大芳 《地球科学》1994,19(3):329-336
章介绍了热动力学方法的研究历史,研究原理以及在研究地球化学机制中的应用,如石膏的脱水反应机制可分二步进行,CaSo4.2H2O→CaSO4.1/2H2O→CSO4活化能E=118.7KJ/mol,脱水温度T=380.60,呱应速率K1=4.41×10^-4S^-1方解石的溶解反应机制,在0-5000S期间以溶解反应为主,嗣后,发生周期性的溶解反应,热谱图上表现为化学振荡。  相似文献   
106.
根据实测资料,尝试性地提出了一种南方麦区冬小麦三叶到抽穗期的干物重与叶面积动态的耦合计算方法,经检验效果尚好。另外,初值灵敏度试验表明苗期生长状况的优劣对于其后生育阶段的干物重与叶面积动态影响似乎不大。  相似文献   
107.
“环流-天气气候-农业年景”系统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汪铎  张镡 《大气科学》1989,13(2):178-184
本文从综合评述近几年国内外在“作物产量-天气气候-环流”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出发,针对用气象学方法预报农业产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环流-天气气候-农业年景”系统模式。分析了系统模式几类尺度和模式的因子,讨论了系统模式的应用价值以及有待澄清的一些现象和问题。  相似文献   
108.
南岭地区脉状黑钨矿床成矿母岩的石榴子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对南岭地区某些脉状黑钨矿床成矿母岩的石榴子石研究,石榴子石分子的组成是:锰铝榴石55.6%,铁铝榴石39.3%,镁铝榴石1.95%,钙铁榴石3.1%。它们属于锰铝-铁铝榴石类质同象的成分系列。它们的红外光谱表明,这些石榴子石是富锰的锰铝榴石,因为它们的L频带值为302—308cm~(-1)。K频带值为340—343cm~(1-)。L频带值随矿物的MnO含量增加而降低。穆斯鲍尔谱表明,它们的化学位移值为1.247—1.269mm/s,四极分裂值为3.54—3.58mm/s,线宽值为0.269—0.349mm/s。MnO含量增加,FeO含量减少,四极分裂值升高。它们是从壳源型花岗岩浆的晚期富锰分异产物中结晶的。石榴子石的形成温度为550—860℃,压力为1—4kb。  相似文献   
109.
Petrology of the mafic rocks of the Xigaze ophiolite,Tibet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Xigaze ophiolite (Yarlung-Zangbo suture zone, Southern Tibet, China) shows an unusual crustal sequence characterized by a lack of large masses of cumulate gabbros, by dolerites intrusive throughout the whole ophiolite sequence, and by the injection of dolerites in already serpentinized peridotites. The abyssal tholeiitic nature of all the mafic rocks indicates that they have been generated at an oceanic ridge. All the geological arguments and petrological and textural data on the mafic rocks point to very low heat production and large heat losses through widespread intensive sea-water circulation, for the spreading centre in which they have been formed, in good agreement with a slow-spreading ridge origin.  相似文献   
110.
<正> 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领域中,活动断裂以其对地下水的运移、富集及人类工程活动等方面的深刻影响而受到人们的重视。七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地震工作的深入开展,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普查的广泛进行,以及若干新的探测技术方法的引进,人们对活动断裂的区域分布规律、地质地貌特征及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意义等方面的认识日益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