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1篇
  免费   642篇
  国内免费   883篇
测绘学   492篇
大气科学   342篇
地球物理   462篇
地质学   1598篇
海洋学   280篇
天文学   55篇
综合类   180篇
自然地理   30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198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205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203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利用气象卫星、多普勒雷达及常规气象资料,对2005年7月8~10日清江流域连续暴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高低空急流的优势配置、高空急流右侧强辐散场的存在,副热带高压稳定于我国东南沿海,为此次暴雨提供了有利的大尺度环境背景;(2)雨团滞留和经过区域正是暴雨发生区域;(3)低层垂直风切变可使回波加强而产生强降水;(4)雷达回波中“逆风区”对于暴雨识别及暴雨落区预报具有很好的指示性。  相似文献   
992.
Models-3/CMAQ模式对郑州市大气污染物的预报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美国国家环保局第三代空气质量模式(Models-3)的主要组成部分:气象模式系统、排放模式系统以及公共多尺度模式系统(CMAQ).并对郑州市SO2和NO2观测值与Models-3/CMAQ预报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式可以模拟出郑州市SO2和NO2的同位相变化规律;预报值存在系统性偏低的现象;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对SO2和NO2的预报效果逐渐变差.  相似文献   
993.
根据网络系统发生正常改变的基本特征,提出了确定网络系统正常改变的“三条件”计算方法,其计算结果可作为更新正常轮廓的依据。对正常轮廓的更新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自适应异常检测的实现机制。并以网络流量分析为例,验证了在异常检测中应用这一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4.
根据多年沉降监测的实际经验,结合国家及行业的有关规范标准,对建筑工程沉降监测的方法、监测点的布设、周期的安排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995.
针对测量学特点,分析了多媒体技术在测量学教学中的优势,指出了多媒体应用于测量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多媒体测量学教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6.
1. Introduction Clouds are active factors in the climate system, and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s on the global hydrolog- ical and thermal budgets. More and more the climate model developers and researchers have realized the im- portance to appropriately describe the interactions be- tween cloud and radiation in the atmospheric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AGCM). It is well known that cloud is one of the contributing factors to the uncertainties in the simulation of climate by AGCM. Especiall…  相似文献   
997.
IAP/LASG海洋环流模式对风应力的响应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15  
为了检验第三代IAP/LASG全球海洋环流模式在模拟20世纪80年代热带太平洋年际变化方面特别是ElNino和LaNina事件的能力,作者使用了三种风应力资料强迫该模式.然后,将模拟的海温同NCEP海洋同化资料相比较.分析表明,在赤道附近,模式对风应力的响应在SST分布、温跃层的描绘以及突出E1Nino和LaNina事件方面同NCEP海洋同化资料有许多共同点.然而,在描绘l0°N以北和l0°S以南的SST异常以及描写季节循环方面,响应是不够精确的.另外,模拟的温度异常滞后于NCEP海洋同化数据两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998.
三维地电模型数值模拟中视电阻率真假异常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要介绍了三维数值模拟中双网格系统的剖分方法,并通过几种典型模型的有限单元法三维数值模拟计算(网格单元电导率分块均匀、电位三线性变化),充分揭示了对称四极电阻率测深法三维地电模型视电阻率真假异常的分布规律,分析了产生真假异常的原因,并研究了真异常的形态与引起真异常的地质体位置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9.
中国东部和印度季风区云辐射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基于 ISCCP和 EQBE资料,本文比较了中国东部和印度季风区的云和云辐射强迫的气候特征。虽然它们同属于亚洲季风区,并且有相似的降水季节特征,但它们各自的云和云辐射强迫特征差异很大。在印度区域,所有的云量有着相同的季节变化,最大云量分布都出现在夏季,且总云量中以高云量为主。而中国东部云量的季节变化都比较复杂,在总云量中以中、低云量为主,最大总云量出现在春季。冬季的总云量和中、低云量要大于夏季。在全球云量分布中,中国东部最典型的特征是:该地区为全球最大的雨层云覆盖区。与云的分布和变化相关,印度季风区最大的负短波云辐射强迫,最大的正的长波辐射强迫和最大的负的净云辐射强迫发生在夏季,而在中国东部,大的负的短波云辐射强迫发生在春夏之交。年平均的负的短波云辐射强迫在中国东部地区明显要大于在印度季风区。  相似文献   
1000.
Heat Flow Pattern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and Its Geodynamic Significance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On the basis of 723 heat flow measurements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and over 2000 data from the global heat flow data set, the authors compiled the heat flow map of the mainland of China and its adjacent areas to exhibit the overall variation of the heat flow pattern in the mainland. The heat flow pattern of the mainland is complex, and can not be simply summarized as "low in the north and west and high in the south and 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exist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hina in the spatial pattern of heat flow. Divided by the 105°E meridian, heat flow values in eastern China show a westward-decreasing trend; and a northward variation is observed in western China. The high-heat flow regions correspond to tectonically active belts such as Cenozoic orogens and extensional basins, where mantle heat flow is high; and the low-heat flow regions correspond to stable units such as the Tarim and Yangtze platforms. This heat flow pattern is controlled by India-Asia collision in the west and Pacif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