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72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1998年7月21~22日特大暴雨过程的中-β尺度云团特征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文中以气象卫星云图为主,分析了1998年7月21~22日由于副热带高压减弱南移,长江中下 游地区再次出现大范围暴雨过程的天气系统特征,发现:①暴雨是由 两个中-β尺度云团造成的,中-β尺度云团是发生在两个中尺度云团之间的积云区中 ,均在清晨发生,午后减弱,其生命史约为10 h左右;②云团发生在低层水汽与能量条件较 好的区域和850~700 hPa低涡切变上,这里有较强的地转偏差存在,并位于6.7 μm水汽图 上干湿区交界的湿区一侧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72.
地震断层作用对地下输油(气)管道破坏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地回顾和分析了 1975年至今国内外关于在地震断层作用下埋地管道反应的研究结果 ,简述了其中几种有代表性的研究方法 ,并重点论述了这些分析方法使用的计算模型及由此得到的不同结论。由变形协调条件确定大变形段的长度 ,并采用了大变形段的应力 -应变模型 ,对断层错距较大的情况也能提供精确的计算结果。通过实例计算表明 ,该方法物理概念明确、结果简单而又能保证计算精度 ,易于推广应用。基于前面的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建议 ,供设计与施工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73.
天山北坡冬草场牧草产量预报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4.
本文从现代统计物理学中熵的概念出发,用所定义的合成缺信量和地震活动信息熵的方法,讨论了中国西南地区永善、龙陵二次强震前后地震活动的信息和信息熵,采用时间域、空间域以及空间扫描三种不同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强震前缺信量的降低和信息熵的减熵过程是明显的,并且具有熵值下降过程中发震,随后熵值恢复的孕震模式。  相似文献   
75.
Multi-level Detachments and Petroleum Potential of the Tarim Basin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Four detachment systems have been found in the Tarim Basin. They are made up of the Proterozoic,Palaeozoic, Mesozoic-Eogene and Neogene-Quaternary, respectively. The shallow-level detachment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occurrence of fold-thrust belts in the Meso-Cenozoic. The mid-level detachments are markedby nappes, decollement folds and drag anticlines in the Palaeozoic. The deep-level detachments are representedby ductile shear belts in the basement. Mid-and deep-level detachments mainly occur in the Northern, Centraland Southern Uplifts which are major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belts of large-scale oil fields. Shallow-leveldetachments mainly exist in the Kuqa, Southwestern and Southeastern Depressions, which are favourable beltsfor finding medium- and small-sized oil-gas fields.  相似文献   
76.
伊梨盆地512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床是中国第一个工业化规模开发的地浸铀矿床,作者简要地介绍了其地质特征和地浸开发工艺,并利用较新的Gibbs自由能和平衡常数数据,对该矿床地浸处理中铀的地球化学行为进行了定量研究。首先,通过标准电动势(E^o),氧化-还原电位(Eh)的计算和分析,阐明了H2O2、硝酸盐、大气中自由氧都能提升溶液的Eh值,从而加速矿物相U^4 的氧化溶解,为了节约地浸氧化剂成本,对于U^4 /U^6 比值不太高的矿床来说,建议充分利用大气中自由氧化氧化剂,然后,通过化学平衡计算,推导出了地下水和硫酸浸出液中铀存在形式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表明:(1)512铀矿床矿体所赋存的含矿层地下水中,铀主要以碳酸铀酰类络合物形式存在,并且以UO2(CO3)^4-3和UO2(CO3)^2-2形式为主,并随着pH从7.31升高到8.20,UO2CO3从3.80%降低到0.06%,UO2(CO3)^2-2从21.91%降低到3.12%,而UO2(CO3)^4-3则从74.28%升高到96.82%,(2)512铀矿床硫酸浸出液中,铀主要以硫酸铀酰类络合物形式存在,其中,UO2SO4占63.28%~ 63.86%,UO2(SO4)^2-2占16.55%~21.36%,UO^2 2占15.04%~19.62%,从推导出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硫酸浸出液中铀的存在形式随溶液pH、总SO^2-4含量的变化而变化,并呈非线性关系,为了提高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性能,可利用文中推导出的公式进行计算,以使调节溶浸液的pH和总SO^2-4含量,从而达到浸出液中铀存在形式的最佳比例关系,最后,因热力学数据对化学反应平衡计算的影响呈指数关系,在进行热力学数据计算时,必须采用较新、较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77.
塔里木板块西南缘晚侏罗世古地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塔里木板块西南缘托云、奥依塔格晚侏罗世古地磁研究,获得了托云地区特征磁化方向:Ds=1.5°,Is=50.8°;古地磁极:λ=81.0°,ψ=247.0°,古纬度31.5°N。奥依塔格地区特征磁化方向:Ds=118.4°,Is=55.9°;古地磁极:λ=4.9°,ψ=120.6°,古纬度=36.4°N。从古地磁结果认为:①托云和奥依塔格相对托云地区产生顺时针旋转;②这两个地区古纬度为31°~36°左右,与塔里木平均古纬度30°N是基本一致的,但与现在纬度差达8°~10°左右,造成纬度差主要原因是构造运动造成的;③塔里木晚侏罗世古地磁亦与华北、华南基本一致,说明晚侏罗世塔里木、华北、华南三板块已联合成一个整体,拼合成统一的中国大陆,其位于热带—亚热带古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78.
通过对新疆乌恰地震台附近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勘察以及介质的电学特性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论证,认为,该台址条件有利于地电场仪的观测。ZD9A型地电场仪在该台架设与调试后,通过对该仪器的各项仪器指标、观测记录和标定结果的检测分析后,认为,该仪器的各项指标达到了规范的要求,工作正常,并且记录到了正常的地电场日变化形态。此次架台的成功为进一步开展地电场观测工作和为地震预报提供前兆资料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9.
中天山地块南北两缘的韧性剪切带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详细描述了天山中段沿乌鲁木齐—库尔勒公路后峡—乌瓦门段的构造变形特点。综合室内外观察研究结果,在中天山地块南、北缘,及内部的乌拉斯台地区鉴别出三条规模较大的韧性剪切带:中天山北缘剪切带前人已有研究,出露宽达10km的右行斜冲剪切带,见大量糜棱岩、超糜棱岩;乌拉斯台剪切带中的糜棱岩宽超过200m,具有左行走滑运动特点;中天山地块南缘剪切带宽度达5km,内部发育大量闪长质糜棱岩、超糜棱岩,运动方式为左行斜冲。中天山块体南北两侧的脆性边界断层与糜棱岩带变形中心基本重合。这些剪切带具有相当大的走滑位移量,指示天山各地质单元间目前的空间关系可能是走滑拼接的结果。研究天山造山带内剪切带的展布、运动方式、总变形量,对于恢复各地质单元的初始位置、了解造山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0.
在准噶尔盆地陆东地区 ,纵向上存在两个流体动力系统 ,即下部高压流体动力系统和中上部正常 -低压流体动力系统 ,对下部高压流体动力系统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可用来确定油气成藏期 ,而对中上部正常 -低压流体动力系统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不适于用来确定油气成藏期 ,这主要由包裹体捕获时的流体动力学环境和相态不同所致。高压流体动力学环境中形成的包裹体在捕获时更易呈均一相 ,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可有效用于成藏期的判定 ,而在正常 -低压系统中形成的包裹体在捕获时有呈非均一相的可能 ,在此情况下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就无法用于成藏期的确定 ,在用包裹体均一温度判定成藏期时 ,结合具体的地质条件做具体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