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04篇
测绘学   82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62篇
地质学   183篇
海洋学   10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6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01.
Long-term,ground-based daily global solar radiation (DGSR) at Zhongshan Station in Antarctica can quantitatively reveal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Earth’s surface radiation balance and validate satellite data for the Antarctic region.The fixed station was established in 1989,and conventional radiation observations started much later in 2008.In this study,a random forest (RF) model for estimating DGSR is developed using ground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data,and a highprecision,long-term DGSR dataset is constructed.Then,the trend of DGSR from 1990 to 2019 at Zhongshan Station,Antarctica is analyzed.The RF model,which performs better than other models,shows a desirable performance of DGSR hindcast estimation with an R~2 of 0.984,root-mean-square error of 1.377 MJ m~(-2),and mean absolute error of 0.828 MJ m~(-2).The trend of DGSR annual anomalies increases during 1990–2004 and then begins to decrease after 2004.Note that the maximum value of annual anomalies occurs during approximately 2004/05 and is mainly related to the days with precipitation (especially those related to good weather during the polar day period) at this station.In addition to clouds and water vapor,bad weather conditions (such as snowfall,which can result in low visibility and then decreased sunshine duration and solar radiation) are the other major factors affecting solar radiation at this station.The high-precision,longterm estimated DGSR dataset enables further study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Antarctica in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snow,ice,and atmosphere.  相似文献   
102.
大城门地区斑岩型铜矿与燕山期深源浅成中酸性杂岩体相关,成矿与断裂、围岩性质、岩浆活动控制,认为深部与边缘仍有较大找矿潜力,是理想的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103.
以一批进口土耳其铬矿石为例,对所取的40个样品进行0~ 10 mm、10 ~ 50 mm、50 ~ 150 mm、150~ 250 mm及大于250 mm五个区间的粒度筛分,分析粒度不均匀的铬矿石在各粒度区间内组分含量和所占质量百分比的差异情况.根据分析结果对40个样品在50 ~ 150 mm区间内的质量百分比与样品总组分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466,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概率为0.002,小于0.01,说明在50~150 mm粒度区间内矿石的质量百分比与样品的总含量的相关性是高度显著的,提出为了提高粒度不均匀的铬矿石取样代表性,应首先保证在所含矿石质量百分比与总组分含量相关性最大的粒度区间内(50 ~ 150 mm),所取矿石样品与实际货物中矿石的质量百分比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4.
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是我国矿产资源领域的一项重要国情调查,而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流程直接贯穿于整个矿业权核查的始终,是矿业权核查的主线。本文以建湖县采矿权实地核查工作为例,设计了建湖县采矿权实地核查工作流程图,严格按照设计流程进行了实地核查,并提交了成果。最后,对采矿权实地核查工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5.
通过分析钻杆拧卸对地质钻探起下钻效率的制约以及目前拧卸工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合深部取心钻探的拧卸工具机械化研制思路及技术要点,介绍了SQ114/8型绳索取心钻杆专用液压钳的技术、性能特点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6.
夏季长江口东北部上升流海域的生态环境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2006年7月18—23日对长江口东北部海域的大面调查,重点分析和探讨了长江口东北部海域的上升流现象及生态环境特征。结果显示:(1)大约在122°—123°E,32.3—33.7°N的海域范围内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下层高盐冷水抬升的现象。(2)伴随着冷水的上升运动,对DO、营养盐以及Chl.a的平面和断面分布均存在一定...  相似文献   
107.
南黄海西部36°N断面生态环境特征及其季节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重点研究了南黄海西部36°N断面水文、生源要素的四季变化特征,阐明了该断面诸参数四季变化的主控因素,并以此反映和指示了与其相关海域的生态环境特征.结果表明:黄海冷水团及黄海暖流具有季节性演替变化规律;秋季跃层以下水体是一部分夏季冷水团残留水和黄海暖流水的混合水;断面西侧在四季均存在小范围的低盐冷水现象(即青岛冷水团),...  相似文献   
108.
阐述了高精度磁测在单县龙王庙地区铁矿调查评价中的应用,高精度磁测的目的是分解早期1∶5万航磁异常,细致反映龙王庙地区磁异常的分布,为该区的铁矿调查评价和成矿预测提供了基础资料。以近年来的高精度磁测工作为基础,该区铁矿深部找矿取得了重大突破,勘查发现了大刘庄大型沉积变质型铁矿,并进行了富有价值的成矿预测,显示出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09.
"西边界潜流(WBUC)"是海洋环流中的重要现象,与表层环流相比,对次表层潜流的结构认识不足。本文利用SODA、OFES和ARGO资料,分析了北太平洋中的棉兰老潜流(MUC)和吕宋潜流(LUC)、南太平洋中的大堡礁潜流(GBRUC)和东澳大利亚潜流(EAUC)及南印度洋中的阿加勒斯潜流(AUC)的气候态空间分布特征,并且根据地转流反向的判据,分析WBUC的发生条件。  相似文献   
110.
西藏青草山斑岩铜金矿是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北侧、羌塘地块南缘新发现的具有超大型远景的斑岩型铜金矿床。本文首次对青草山含矿花岗岩闪长斑岩的锆石进行了 LA-ICPMS U-Pb年代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通过对含矿斑岩中锆石的13个点的U-Pb定年,得出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14.60±1.20Ma (MSWD=1.07),此年龄与同样分布于该带上的多不杂斑岩铜矿含矿斑岩成岩年龄、波龙斑岩铜矿成矿年龄基本一致。应用锆石Ti温度计,计算出含矿斑岩中绝大部分锆石的结晶温度小于700℃,如此低的结晶温度指示含矿斑岩岩浆来源于水近饱和条件下发生的部分熔融。通过对锆石微量元素的详细研究,得出青草山含矿斑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的陆缘弧环境,这与前人研究得出的多不杂斑岩铜矿的形成构造背景一致。相近的成岩成矿年龄和一致的形成构造背景揭示以多不杂、青草山、波龙斑岩铜(金)矿床为主要组成的班公湖-怒江斑岩铜矿带的客观存在。依据青草山斑岩铜金矿和多不杂斑岩铜矿的含矿斑岩和同期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并结合已有弧环境斑岩铜矿的经典成矿模型,本文提出班公湖-怒江斑岩铜矿带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即在早白垩世,班公湖-怒江洋壳向北俯冲,大洋板片向下俯冲到一定深度时,发生大规模脱水作用,释放的流体交代上覆地幔楔,诱发其部分熔融,产生的富含成矿物质的岩浆向上运移,在浅部地壳发育成与成矿相关的岩浆房,部分岩浆上升直接喷出地表,形成下白垩统美日切错组火山岩,部分浅成-超浅成侵位成斑岩体及斑岩型矿床,随着岩浆的多点多期次侵位,最终形成班公湖-怒江斑岩铜矿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