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6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265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216篇
地球物理   260篇
地质学   513篇
海洋学   120篇
天文学   75篇
综合类   139篇
自然地理   15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冈底斯斑岩铜矿(化)带:西藏第二条“玉龙”铜矿带?   总被引:98,自引:20,他引:98  
曲晓明  侯增谦  黄卫 《矿床地质》2001,20(4):355-366
通过广泛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石地球化学,矿床学,Re-Os同位素,硫、铅同位素的综合研究,首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雅鲁藏布江北侧冈底斯斑岩型铜矿带含矿斑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矿床的蚀变矿化特征,查明了矿化时代和成矿物质来源,阐明了该带铜 (钼、金) 多金属成矿作用与冈底斯碰撞造山带发展演化的关系.并通过与玉龙斑岩铜矿带的简要对比,指出位于雅鲁藏布江北侧的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完全有可能成为西藏的第二条“玉龙” 铜矿带,具有形成世界级铜矿带的巨大潜力.研究表明,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含矿斑岩属钾玄岩至高钾钙碱性岩系.地球化学上以富集大离子不相容元素 Rb、Ba、Th、Sr,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和重稀土元素 Yb为特点;稀土元素则为轻、重稀土分馏明显的平滑右倾型式. 矿床具有自斑岩体向外由钾化→绢英岩化→青盘岩化的蚀变分带;矿化以岩浆期后阶段形成的脉状、网脉状和细脉浸染状矿体为主,矿石矿物组合简单.含矿斑岩和硫化物具有一致的硫、铅同位素组成,硫同位素具幔源特征,铅同位素显示造山带铅特点.由南木矿区5个辉钼矿样品得出了t=(14.6±0.20)Ma的Re-Os等时线年龄,说明成矿时代与斑岩体的侵入时代 (20~14 Ma) 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2.
帕米尔东北缘及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弧形构造的扩展特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归纳了帕米尔东北缘弧形构造的基本特征 ,分析了塔里木盆地西北部EW向逆断裂背斜带与NNW向隐伏走滑断裂之间的关系。通过塔里木盆地与西南天山和帕米尔东北缘变形特征的对比 ,认为塔里木盆地西北部的变形样式与帕米尔东北缘的弧形构造类似 ,弧形构造具有由帕米尔东北缘向塔里木盆地扩展的特征 ,这种构造是帕米尔向北挤入运动所特有的变形样式  相似文献   
73.
新疆7级强震前的围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新疆40年代以来所发生的8次7级强震前的围空现象。结果表明,除1974年巴里坤7.1级地震因资料不全外,7级强震前均出现明显的围空现象。研究发现,这种围空一般都经历了三个过程,时间通常为10—20年。最后分析讨论了7级强震前围空的特征以及判别指标。这将为今后确定强震危险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4.
阐述相对点位中误差的概念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作用,介绍相对点位中误差及相对误差椭园计算方法,以示例说明点位中误差和相对点位中误差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75.
大别地区不同类型岩石的超高压结晶实验及其岩石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晓春  曲玮 《矿物学报》1995,15(3):305-311
在3.5GPa、1200℃条件下对取自大别地区的不同类型岩石进行了重结晶实验,并采用偏光显微镜、X射线粉晶衍射和电子探针对实验产物的结晶特点、矿物组成及矿物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石榴橄缆岩的岩石成因与共生的榴辉岩相同;②榴辉岩的重结晶经历了从单斜辉石岩、石榴辉石岩到榴辉岩的过程;③超高压片麻岩主要由石榴子石、绿辉石、多硅白云母和柯石英组成,不含斜长石、黑云母和绿帘石等常规矿物;④柯石英和文石  相似文献   
76.
曲赞 《地质科技情报》1993,12(2):105-109
概述了高精度磁测考古的对象,及其对测网布置、仪器和测量方式的选择以及日变观测方面的要求,并提出了进行高精度磁测考古的野外工作方法和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77.
Studies of the deformation styles, formation types and isotopic age data indicate that the Altaides has successively experienced 5 stages of orogeny: (1) the Kanas orogeny forming the angular unconformity between the Baihaba Formation (O_3) and the Habahe Group (Z-O_2); (2) the Daqiao orogeny (S_3-D_(1-2) giving rise to the early Hercynian quasi-aulacogen extensional continental crust of the area; (3) the Altay orogeny (middle-late Hercynian) leading to the oblique intracontinentai collis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large shear arc-shaped thrust system and representing a strong orogeny stage; (4) the pan-Altay orogeny (latest Hercynian-Indosinian) resulting in the uplifting and erosion of the mountains as a whole; (5) the Himalayan movement causing the rejuvenation of fault systems and block uplift of the Aitaides since the Cenozoic.  相似文献   
78.
本区岩浆岩以花岗岩为主体,只在岩浆演化晚期有少量中性岩岩墙。岩浆演化及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同位素等特征表明,岩浆是燕山运动早期构成下地壳的基性物质经部分重熔形成,熔融早期最低熔融组分形成花岗岩浆,进一步重熔,晚期形成少量中性岩浆。  相似文献   
79.
杨欣  曲延军 《内陆地震》1999,13(3):221-232
强地震的孕育过程也是孕震介质的形成过程,在强震前震源附近小地震的地震波运动学,动力学特征的变化过程,则反映了孕震介质的变化过程,为研究地震的孕育,发展和发生的过程,采用单台地震波振幅比,尾波持续时间比,尾波衰减系数这3项地震波参数作为地震学短期前兆指标,分析其震兆特征,从而达到监测孕震介质变化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单台地震波参数能够有效地发现地震的前兆,但地震波参数的前兆图像复杂多变,不具有统一的  相似文献   
80.
When organic matter during geological processes is affected by a variety of factors such as paleotemperature, and time, complicated chemical reactions will occur, finally resulting in the generation of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These reactions leading t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