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116篇
海洋学   25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Slip of nearly vertical faults or horizontal stratigraphic joints has provoked the shearing of at least 16 well casings in a period of over 10 years in the Valley of Queretaro aquifer, Mexico. Evidence integrated from field observations, remote surface-deformation monitoring, in-situ monitoring,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and numerical modeling indicate that groundwater depletion and land subsidence induce shearing. Two main factors conditioning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and the location of sheared well casings have been identified: (1) slip on fault planes, and (2) slip on stratigraphic joints. Additionally, the distribution of piezometric gradients may be a factor that enhances shearing. Slip on faults can be generated either by the compaction of sedimentary units (passive faulting) or by slip of blocks delimited by pre-existing faults (reactivation). Major piezometric-level decline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hydraulic gradients can also be associated with slip at stratigraphic joints. Faults and hydraulic contrasts in the heterogeneous rock sequence, along with groundwater extraction, influenc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gradients and delimit the compartments of groundwater in the aquifer. Analogue modeling allowed assessment of the distribution of stress–strain and displacem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vertical stress. Fault-bounded aquifers in grabens are common in the central part of Mexico and the results obtained can be applied to other subsiding, structurally controlled aquifer systems elsewhere.  相似文献   
62.
提出了一种基于GPS的多站实时时间传递算法,该算法将卫星钟差作为未知参数进行实时估计,利用测站间的共视卫星建立起各测站误差方程之间的联系,同时解算站间时间传递结果和卫星钟差。摆脱了对外部事后精密卫星钟差产品的依赖,不受卫星精密钟差产品精度和实时性的限制,只要站间有足够的共视卫星,即可实现时间传递。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时间传递精度可以达到亚纳秒量级,能够应用于高精度实时时间传递。  相似文献   
63.
几种红藻琼脂的组分结构及理化性质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我国3种经济红藻龙须菜、石花菜、坛紫菜为原料,对高温稀碱法、常温浓碱法和无碱法提取的琼脂进行理化性质和化学组分结构方面的横向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取琼脂的主要组分均为无取代的琼脂糖;凝固温度与甲氧基的取代位置及含量有关;我国3种琼脂海藻均为优质的琼脂原料;提取琼脂时,石花菜不用碱处理,龙须菜和坛紫菜则必须经过碱处理;从灰分和硫酸基含量角度分析,石花菜琼脂优于坛紫菜琼脂后,后者又优于龙须菜琼脂。  相似文献   
64.
国际ARGO计划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国际ARGO计划的科学目标和可能得到的成果,分析了参加ARGO计划对我国海洋技术发展的牵动作用,阐述了ARGO计划对我们的启示。分析了海洋技术对海洋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强调了没有一流的海洋技术手段就不可能有一流的海洋科学成就,而技术的发展需要积累,需要强大的综合国力和良好的工业基础,海洋科学和海洋技术应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5.
潍河下游地区浅埋古河道沉积与第四系地层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浅埋古河道带以冲洪积扇体为核心向北呈指掌状分布,古河道沉积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早期沉积以中、细砂为主,粒度变化比较大,晚期沉积物以粉砂为主。在垂向上,古河道自下而上分为5段,其粒径呈愈向上愈细的趋势。钻孔剖面分析表明,潍河古河道沉积在横向上摆动幅度不大,沉积物自浅埋古河道主流带向两侧逐渐变细,沉积物粒度也随水动力强弱变化而变化,从上游到下游粒度变细,分选性增强。潍河下游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共发育5期古河道,与冰期-间冰期气候变化相对应。其中Ⅰ、Ⅱ期古河道厚度大,颗粒组,纵向上连续性好,为优良的含水层,其埋藏层位与古卤水埋藏层位基本一致,相互贯通,古河道成为卤水入侵的良好通道。晚期古河道沉积厚度大,沉积物粒度小,是早期主要的淡水取水层,但人类开采地下水的活动使其已成为海水入侵的主要通道。  相似文献   
66.
67.
68.
本文在对多次地震震害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其中符合现代隔震原理或思想的震而不倒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将其划归为5类:(1)柱基“铰结”隔震消能;(2)结构底部柔性防潮层或薄弱层滑移隔震;(3)殿基、墙基或塔基滑移隔震消能;(4)柔性地基隔震消能;(5)采用长周期柔性结构。针对每一类情况分别进行了剖析,并列举了一系列震害实例。最后对现代隔震技术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69.
地面雨滴谱观测的图像自动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介绍了地面雨滴谱观测方法的研究, 通过增大取样面积、增加辅助观测手段, 改进了传统的滤纸取样法, 设计出图像自动识别软件应用到雨滴谱资料的处理中,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增加观测的样本数, 以获得稳定的雨滴谱资料, 而且有利于资料的相互配合与分析。对其图像的位置变化、形状改变、滴谱重叠等情况进行验证以及对计算结果进行误差分析, 雨滴谱资料中的单个滴谱图像位置变化和形状变化对图像识别后的结果没有影响, 自动图像处理程序运行结果稳定可靠。程序在处理不粘连的滴谱资料时敏感性较好, 对于大滴溅散而形成的很多溅散滴时, 会处理成很多单独的小雨滴, 同时也说明无法解决溅散问题。在雨滴重叠问题上该程序智能程度不高, 不能真正鉴别是否存在重叠现象, 无法将重叠的雨滴分离开来, 往往会将重叠在一起的雨滴视为一个滴, 从而带来观测雨滴数量减少的现象。从雨滴谱资料处理误差分析上看, 斑迹直径在3~18 mm时相对误差小于6%, 对于直径小于4 mm雨滴误差完全控制在6%以内, 且在处理小滴时误差更小。该方法在地面雨滴谱观测及资料处理中准确度高、性能稳定、实用性强, 为雨滴谱资料的处理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可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70.
利用卫星遥感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资料和西南地区96个实测台站的月平均气温以及降水资料,初步分析了西南地区植被变化与气温及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近20年来西南地区植被覆盖状况较好,其中夏季植被覆盖最好,冬季植被分布空间差异最大;西南地区植被整体呈增加趋势,同时也存在较明显的季节和区域差异:春季西南大部分地区植被以增加为主,夏季、秋季全区以减少为主,冬季则以增加为主且存在明显的东西反向特征,东部减少西部增加。时滞互相关分析表明:西南地区11~2月份的植被对超前其1~2个月的气温以及夏季的植被对春季气温的敏感性比较大,3~4月的植被生长对上年夏季的降水敏感性比较大;同期时,1~3月植被和气温为正相关关系,6~9月的植被生长和降水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在植被超前气候的条件下,1~2月的植被和滞后1~2个月的气温呈正相关关系,与滞后1个月的降水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