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77篇
测绘学   74篇
大气科学   56篇
地球物理   96篇
地质学   184篇
海洋学   87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21.
??????????????????????????????С?????????????????????????????????????Cook???????С??????????????????????????????????????????????С???????????????????档??????????÷????????????????????????????н?????????????????????????????????????????????  相似文献   
522.
淮河流域极端径流的时空变化规律及统计模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淮河流域蚌埠闸以上20 个水文站点1956-2010 年日径流量观测数据资料为基础,采用游程检验、趋势检验和Mann-Kendall 检验法分析年最大日径流量的变化规律。分别采用年最大值法(annual maximum,AM) 和超门限峰值法(peaks over threshold,POT) 抽取径流序列样本, 运用广义极值分布(generalized extreme value distribution,GEV) 和广义帕累托分布(generalized Pareto distribution,GPD) 两种极值统计模型对规范化样本进行拟合,分析淮河流域极端径流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表明:1956-2010 年,淮河流域蚌埠闸以上的研究站点中,10 个站点的年最大日径流量有减少的趋势,另外10 个站点有不显著的增加趋势。极端径流事件大多发生在20 世纪60、70 年代,且以汛期居多。淮河流域的极端径流主要来自淮河干流、淮南山区和伏牛山区。使用Kolmogorov-Smirnov (K-S) 法检验发现,GEV和GPD分布分别能较好的拟合AM和POT序列。采用百分位阈值法、平均超出量函数图法和超定量洪峰法三种方法选取阈值,对于淮河流域的极端径流事件模拟而言,百分位阈值法较好。  相似文献   
523.
体密度是物体特征信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信息的动态监控可用来快速判断物体体密度是否发生变化。目前最常用的体密度监控方法是基于图像重建的近似计算,该方法首先利用锥形束投影数据实现体积重建,然后对物体的密度函数积分求得物体的体密度。这种方法算法复杂度较高,很难实现对体密度的实时动态监控。本文提出一种直接基于锥形束投影的体密度快速监控方法,不需要图像重建。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在动态监控物体体密度变化时,具有较高的实时性和精确性,可以满足实际的动态监控需求,因而在工业检测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24.
渤海湾盆地饶阳凹陷武强地区新生代断裂构造发育,并对烃源岩、沉积、储层及油气运聚成藏具有重要控制作用。为此,结合钻井、测井等基础地质资料,利用三维地震数据体系统分析了饶阳凹陷武强地区的断裂构造特征,并深入探讨了新生代断裂活动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饶阳凹陷武强地区主要发育非旋转平面式、旋转平面式、铲式及坡坪式4种类型正断层,纵向上多呈断阶型、"y"字型或反"y"字型、"马尾"状及堑垒状等组合形式,平面上多呈雁列式展布;该区新生代共发育孔店组-沙四段(强烈断陷期)、沙三段-沙二段(湖盆扩张期)、沙一段-东营组(抬升剥蚀期)3期断裂体系,且以前两期为主,第3期为抬升剥蚀期,断裂活动微弱;前两期断裂活动是武强地区富烃洼陷形成及两套主力烃源岩发育的重要因素,且断裂活动对研究区的古地貌特征、沉积体系与储集砂体的空间展布亦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基于上述研究成果,认为武强地区断裂活动控制油气成藏的整个过程,不同区带油气成藏分布规律具有明显的分隔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525.
文章在分析现有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扩展建设的基本思路,论述了配号核心功能优化、业务数据修正功能、省级监管功能的设计与实现.系统扩展建设并应用后,在矿业权管理中起到了良好效果,提高了配号效率,增强了监管能力,提升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526.
从SAR与LandsatTM成像机理出发,通过对图像像元剖面分析,比较两种图像在监测农村耕地被毁方面的优缺点,探讨土地利用现状监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27.
528.
529.
夏季旱涝的演变规律,近年来已为许多气候工作者所注意。我们认为研究旱涝演变规律时须重视下列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