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78篇
大气科学   139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89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鲁中隆起区中北部矽卡岩型铁矿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中隆起区中北部地区矽卡岩型铁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其含矿建造分布于济南、莱芜、淄博及其周邻地区。简要介绍了研究区的区域地质背景、地球物理特征;详细阐述了区内控矿地质条件,发现该区矽卡岩型铁矿具有地层、岩浆岩和构造联合控矿的特点,其中奥陶纪碳酸盐地层、燕山晚期中基性侵入岩体是区内主要控矿要素,在背斜的转折端和构造交汇处易于形成规模较大的矿体。区内铁矿的预测依据主要为地层、构造、岩浆岩、物探异常和代表性矿床。在此基础上,对该类型铁矿进行了成矿预测,共划分了济南、莱芜等5个成矿区,同时划分出除济南地区之外的9个铁矿找矿靶区,为研究区未来的铁矿勘查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62.
报道了美颌龙类一新属新种:季氏北票颌龙(Beipiaognathus jiigen. et sp. nov.)。它不仅具有美颌龙科的鉴定特征,如扇形的背椎神经脊和强壮的第一指第一指节,而且具有不同于其他美颌龙类的独具特征:不具有小锯齿的锥形牙齿,较长的尺骨,长而强壮的第二指第一指节,以及较短的尾部。这一发现进一步揭示了美颌龙类具有相当高的分异度,为了解美颌龙类的解剖学特征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263.
杨春鹏  夏菲  潘家永  等 《江苏地质》2016,40(2):205-212
莲花芯铜钼多金属矿床位于赣西北九岭成矿带西南段。矿石的S、Pb同位素特征显示壳幔混合特点,指示成矿物质来自于深部壳幔混合的岩浆热液。矿石与围岩的Pb同位素特征不一致,表明成矿物质并非来自围岩。对比成矿系统中的典型矿床德兴铜矿和大湖塘钨矿,发现莲花芯矿床具有斑岩型铜矿的特点,属于"与钙碱性火山—侵入花岗质岩浆活动有关的斑岩—浅成热液金—铜成矿系统"中的一员,推测在晋宁期花岗岩之下存在隐伏的燕山期花岗岩体。  相似文献   
264.
杜民  刘金萍 《江苏地质》2016,40(2):309-313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X构造是由多条断裂所控制的富油气区,其中A断块已经钻获油流。为了揭示该断块油气藏的有效性,应用岩性对置和泥岩涂抹2种方法对断层封堵性进行研究。岩性对置结果显示,目的层段(J_3-K_1)的砂岩对接现象普遍,未能通过岩性并置形成封堵。泥岩涂抹研究结果表明,根据SGR值定性分析,认为F_7与F_(12)2条主控断层在下白垩统—上侏罗统通过断层带的泥岩涂抹可形成较好的封堵性。通过已知油藏进行标定后,计算出断层所支撑的各层烃柱高度相比构造闭合高较小,圈闭的有效面积显著缩小,认为A断块的实际断层封堵能力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265.
我国西北部地区被戈壁荒漠广泛覆盖,这一地带在地质上处于我国古亚洲成矿域及其两侧地区,成矿条件优越,进一步找矿勘探尤其是寻找隐伏矿的潜力巨大,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金属资源远景区。分析了查岗诺尔铁矿某矿体上方土壤覆盖层中不同深度、不同粒径中元素含量的分布规律,旨在为覆盖区地球化学找矿提供参考。在土壤剖面采集自地表至基岩5、15、30、45、60、75、90、105、120、135、150 cm处的土壤样品,共11件。研究发现,在粒径2.00 mm的粗颗粒中,元素可分为2类:As、Cu、Co、Fe、Zn为第一类;Sb、Sn、Ni为第二类。第一类总体表现为自底部至顶部元素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可能受后期作用影响较大;第二类表现为由底部至顶部,元素含量逐渐降低。在粒径2.00~0.850、0.850~0.425、0.425~0.250、0.250~0.180、0.180 mm较细颗粒中,As、Zn渐变模式与大于2.00 mm的粗颗粒表现一致,亦为从底部至顶部元素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另一些元素Sb、Sn、Ni、Cu、Co、Fe表现为底部元素含量较高、顶部元素含量较低、中间振荡变化的复合型变化模式。这种复合型变化可能说明该地区土壤中主要元素含量受下部隐伏矿的影响显著,继承了下部基岩的特征,元素在成土过程中呈现逐步贫化的趋势,预示该地区在覆盖区隐伏矿找矿过程中,可以参考土壤层中元素含量递减区域的分布特征进行进一步勘探。  相似文献   
266.
史静  王鑫  肖仙桃  白光祖  刘澜  章茵  王欢  李玉馨 《地质学报》2016,90(10):2962-2969
目前,国际上一般都用科学论文的产出及其被引情况衡量基础研究的水平。本文基于文献计量方法,以巴西、印度、中国、南非4个金砖国家的地质调查机构2000~2015年发表的论文为统计对象,从产出论文数量及年度变化、主要研究领域和热点变化、国际合作和机构合作等方面,对4个机构的科研发展态势进行判读,为国内地质调查机构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7.
始兴地区位于湘赣粤三省交界处,南岭成矿带的东段。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钨锡、稀有及稀土金属矿产均较为丰富,其中钨和锡都是我国的优势矿产资源,其矿床尤其引人注目。本文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对粤北始兴地区的W、Sn、Mo等14种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总结,发现该区与钨有关的成矿伴生元素丰度均远大于区域元素丰度,其中W平均值为37×10~(-6),峰值为2980×10~(-6),Sn平均值为21×10~(-6),峰值为787×10~(-6);元素分布特征显示中下泥盆统是区内W、Mo、Bi等元素的主要富集层位,燕山期侵入岩中Sn、Bi、Wo、W、Zn等元素富集程度也较高;数理统计显示区内W、Sn、Mo、Bi、Pb、Ag等元素之间相关性较强;R型聚类分析显示区内元素组合主要有W-Mo和Pb-Zn-Ag等;因子分析显示区内的主要成矿组合为W-Sn-Mo-Bi-CuPb-Zn-Ag。本次工作共计圈定了21个以W-Sn为主的组合异常,并在空间上形成北北东向和近东西走向的两个综合异常带,结合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和异常检查工作,优选了南山坑和良源综合异常区为区内成矿远景最好的靶区。本文以南山坑综合异常区为例,指出该区良好的钨锡多金属矿找矿前景,同时该区的找矿方向可从传统的石英脉型黑钨矿向矽卡岩型钨锡矿和岩体型钨钼多金属矿转变,进而在该区实现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268.
1INTRODUCTIONHigh-resolutionsequencestratigraphictech-niquehassuccessfulybeenusedtopredictmarineanddeltaicreservoirssince1990...  相似文献   
269.
通过对滦平盆地西瓜园组(上侏罗统-下白垩统)暗色泥岩和油页岩的岩相特征及其中所发现的各种恐龙脚印化石的研究,分析了恐龙脚印化石形成的环境。认为在前扇三角洲或深湖-半深湖环境的暗色泥岩中出现恐龙脚印化石,说明湖平面变化频繁,在枯水期,湖平面下降,前扇三角洲或深湖-半深湖相暗色泥岩暴露出水面,一些恐龙经过此处到低洼处喝水,留下脚印。由此推断中国东部古近纪陆相断陷湖盆中的暗色泥岩所夹的砂砾岩和盐岩并不全是深水重力流成因,暗色泥岩所夹的盐岩也不一定是深水成因;并建立了暗色泥岩中所夹的砂砾岩和盐岩的成因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270.
铜陵矿集区块状硫化物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蚀变-流体填图揭示,铜陵地区石炭系黄龙组喷流沉积含矿岩系中普遍存在块状硫化物矿床,上部为层状块状硫化物矿层,下部为浸染状、细脉-网脉状硫化物矿体,具有典型的双层结构。自下而上矿石具有垂直分带性:硅质矿石、石膏矿石、黄铁矿矿石、黄铁矿-重晶石矿石和菱铁矿.铁质燧石矿石。矿石发育胶状和莓球结构,微细层纹状-马尾丝构造。矿石成分以黄铁矿和菱铁矿为主。矿床发育一套独特的热液气爆角砾岩不规则网脉和相互连通的虫管状.树枝状-姜块状黄铁矿管道系统,矿化形式为弥散式多喷口席状矿化,厚度一般不超过100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