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80篇
测绘学   83篇
大气科学   68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118篇
海洋学   19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蒙古科布多省阿拉腾索音博地区地处阿尔泰构造带南缘,由一系列弧盆系及增生杂岩带组成。区内发育一条近东西向辉长岩带,辉长岩15颗锆石分为2类:一类具明显条带韵律环带,一类内部均匀干净,二者均不具核边结构,不含包体,结合高Th/U值(0.46~0.68),确定为典型的基性岩浆锆石;锆石LA-ICP-MS年龄加权平均值为317.6±1.6Ma,厘定其成岩时代为晚石炭世。研究对比表明,该辉长岩带形成于板块俯冲碰撞的尾声阶段,是阿尔泰造山运动大背景下区域基性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开展关中盆地腹部深层地下热水起源成因的研究,对推动研究区地下热水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意义重大。中国大多数地下热水赋存地区的热水样点与现代循环水的关系密切,多属循环型热水,而关中盆地深层地下热水却远离大气降水线,δ~(18)O漂移显著,对此,国内外学者专家对引起关中盆地地下热水δ~(18)O富集的主要因素有不同的认识。应用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方法结合关中盆地地质构造演化,对关中盆地不同构造单元深层地下热水δ~(18)O富集的主控因素进行探索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关中盆地深层地热水δ~(18)O富集的因素是多元的,因热储环境开发度而异,在较封闭的热储条件下,其主控因素是水岩反应。热储蒸发实验的结果表明,深层地热水在进入地层前作为补给水源时,存在一定程度的蒸发作用,入渗后进入较封闭热储环境时则主要受控于水岩作用的影响,且受水岩反应的影响程度为固市凹陷咸礼断阶东咸礼断阶西及西安凹陷。  相似文献   
13.
为认识青海省油页岩工业品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对全省范围内可能存在油页岩的地区进行系统采样分析,再进一步对化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后,得出目前发现的青海省含油页岩矿区的油页岩工业品质指标中,含油率与发热量、灰分、挥发分的相关性较好,与发热量、挥发分呈显著正相关,与灰分呈显著负相关;水分、全硫的值变化不大,与含油率相关性不明显,仅呈微正相关;鉴于上述油页岩工业品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和全硫含量、视密度值变化不大现象,建议今后油页岩勘查工作除含油率和发热量全部样品测试外,其他化验项目可按一定比例送验。  相似文献   
14.
综合利用机载LiDAR数据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优势,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的分层分类提取复杂建筑物的新方法。首先根据坡度强度信息,将影像分割成高、中、低坡度目标;再采用阈值法进行陡峭区、地表面和建筑物的初始分类;最后根据邻近对象光谱相似性原则,对陡峭区进行多尺度分割,并结合光谱、形状和空间关系等特征,基于模糊分类对建筑物提取结果进行优化。实验表明,该方法提取的建筑物信息精度较高,轮廓边缘相对完整。  相似文献   
15.
余志豪  郑维忠 《大气科学》1988,12(4):357-364
本文用低阶截断谱模式方法,分析了经向环流圈或ITCZ的季节性迁移突变。结果指出,在一定强度的对流凝结加热作用下,由于非线性相互作用,经向环流圈或ITCZ随着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可以发生季节性迁移的突变。反之,当对流凝结加热较弱时,它们的季节迁移是连续变化的。  相似文献   
16.
葛孝贞  余志豪 《大气科学》1988,12(4):365-373
本文采用二维纬向平均模式,研究西太平洋中纬度强洋流区通过感热、潜热的输送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季节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500hPa上副高的季节移动对中纬度海洋加热场的响应存在2—3个月的滞后,进一步为江淮流域以及华北雨季的旱涝提供了预报依据。  相似文献   
17.
波密寒武系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19.
20.
无固相钻井液的研制与护壁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以高聚物为基础的无固相钻井液的吸附胶结和渗析胶结的护壁作用机理,以此认识为指导研制出DWY系列无固相钻进液,并介绍了生产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