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0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116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文章分析对比了我国国有及非国有规模以上矿山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认为矿业开发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促进矿产资源的充分、合理、有效开发,实现满足市场需求、兼顾环境保护和社会稳定的目标,就必须积极探索和慎重考虑矿山企业从业人数的合理控制问题;依据胶东大型金矿山实际资料的初步分析,明确提出"矿山人均保有储量"是制约矿山合理开发和矿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矿山人均储量的合理配置和适度调控问题不仅值得进一步研究,而且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广泛注意和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2.
红河断裂带中南段断层活动转换构造岩特征及应力场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红河断裂带中南段18个糜棱岩、12个角砾岩、10个碎裂岩和8个砂砾岩详细的显微结构观察,部分典型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FT)测年及利用断层滑动资料反演构造应力张量的方法,获得了红河断裂带中南段断层活动转换过程微观特征的变化:断层岩为糜棱岩的微结构特征显示红河断裂带早期断层活动为左旋走滑,糜棱岩和未变形的砂砾岩FT年龄均大于20 Ma,表明这期间红河断裂带曾发生过一次构造热事件.断层岩为碎裂岩和角砾岩的微结构特征显示红河断裂带后期断层活动为右旋走滑.微结构特征不同的碎裂岩和角砾岩的FT年龄可分为3个时段(9.9~12.7 Ma、6.8~8.4 Ma、2.0~4.6 Ma),测年结果和应力场特征表明红河断裂带中新世以来曾发生过3次断层错动事件,且第1次事件应力结构为走滑型,第2、3次事件应力结构为正断型.  相似文献   
23.
24.
25.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及其下属构造物理化学专业学组2001年6月8日在中国地质大学学术交流中心召开了“构造动力学体制转化与成岩成矿构造物理化学过程”学术会议。会议由吕古贤研究员及赵志中副研究员主持,翟裕生、李廷栋院士等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还得到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大规模成矿作用及大型矿集区预测”的支持。构造动力学体制转化与成岩成矿构造物理化学过程是近年地质学领域引起人们注意的重要问题。对于它们的实例研究、成因探讨和实验模拟将涉及地壳运动特点和矿产分布规律,将推进岩石…  相似文献   
26.
吕古贤  郭涛 《矿床地质》1998,17(Z5):939-942
该文在构造动力成岩成矿思路的指导下,通过构造变形岩相形迹填图区分不同的岩石构造单元,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构造岩带的流体特征,进行物理化学分析及流体参呈填图,试图建立阜山金矿床成矿的构造物理化学模型。  相似文献   
27.
山东玲珑和焦家金矿成矿深度研究与测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吕古贤  孔庆存 《地质论评》1996,42(6):550-559
应用构造作用力影响静水压力的理论,用构造校正方法,测算了玲珑-焦有式金矿的成矿深度。焦家金矿Ⅰ、Ⅱ号矿体形成深度为2243.6m±,Ⅲ号矿体脉群形成深度为1632.4m±(105Ma±),玲珑金矿四个成矿阶段的深度分别是3455m±(213Ma±),1914.4m±(100.28Ma±),1091m±(80.67Ma±)和721m±(71.86Ma±)。  相似文献   
28.
文章提出我国金属矿山“超设计服务年限”,即矿山的“实际服务年限”超过了按照“合理服务年限”原则所确定的“设计服务年限”的那一部分“服务年限”的新概念。我国主要金属矿产25个矿种10 618座矿山的统计资料表明;70.87%的大型矿山超设计服务,“超设计服务年限”平均可达10.75年;中型矿山的79.07%“超设计服务年限”平均可达10.74年;73.41%的小型矿山的“超设计服务年限”平均仅有2.25年。我国25种金属矿产8 107座矿山“超期服役”为国家作出的“直接贡献”总共是;每年多产矿石29.21亿吨,多创产值3060.75亿元,多缴税金306.82亿元,多提供就业岗位606.33万人。“超设计服务年限”的新概念表明,我国大中型矿山所在的矿区,不仅大多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较大的资源潜力,而且还有随着勘查程度和认识水平的提高而进一步扩大资源潜力的可能。  相似文献   
29.
吕古贤 《地球学报》2000,21(3):334-335
<地壳异常压力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2月26日在中国地质科学地质力学研究所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和构造物理化学专业学组发起组织.  相似文献   
30.
地质作用深度测算中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迄今为止,地质作用的深度通常是用压力除以密度来计算的。这种方法只在假设岩石处于静止的液体状态下才是正确的。然而,实际上从浅部地壳直至地幔深处的岩石都是固体状态而不是液体状态,且粘性系数随浓度递增。实测数据表明,地下水平压应力总是大于垂直压应力,说明构造力在量值上超过重力。所以,在地壳中进行地质作用深度的测算必须把岩石看作是固体并依据固体物理理论。因此,吕古贤等在文献〔16〕中提出的深度测算方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