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7篇
  免费   692篇
  国内免费   798篇
测绘学   463篇
大气科学   474篇
地球物理   552篇
地质学   2425篇
海洋学   594篇
天文学   50篇
综合类   361篇
自然地理   478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169篇
  1996年   165篇
  1995年   168篇
  1994年   131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107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6篇
  1964年   4篇
  1960年   6篇
  195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厦门文昌鱼人工繁殖和幼虫发育及其变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组织学和胚胎学方法对厦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文昌鱼的生殖季节、胚胎发育和幼虫培育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区文昌鱼生殖季节可分为两个繁殖时期,从6月初开始至7月初为繁殖高峰期,8和9月为繁殖小产期.观察人工繁殖得出,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产卵时间在傍晚19:00前后,可以观察到雌、雄文昌鱼的产卵和排精行为:雄性文昌鱼先离开沙,并跃出水面快速游动和排精,接着雌鱼也跃出水面,所有的卵通过破裂的性腺壁进入到围鳃腔并通过围鳃孔到水中受精,受精率在98.5%以上,还观察了文昌鱼幼虫发育并变态为幼鱼(长度为1.05~13.5mm)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992.
2005年3月4日,绥化市国土资源局召开了开发区分局正、副局长及国土资源所所长职位竞争上岗演讲答辩大会,继续深化推进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开创了该市国土资源系统公开选拔任用干部的先河。  相似文献   
993.
西安城市扩张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79,自引:6,他引:73  
随着人口的增长与经济的发展,尤其我国西部城市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大中城市的扩张十分明显,深刻地影响城市周边的生态环境。如何快速准确地获取城市扩张信息,并分析其驱动力机制,对于指导城市规划,优化西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分别采用了监督分类法和归一化裸露指数 (NDBI) 法提取了西安市的城市边界信息,并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认为监督分类法提取的城市边界信息较为准确。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相关统计资料的分析,认为西安市城区快速扩张与西部大开发以来西安市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大幅增加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此外人口的增加、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发展也是重要的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994.
张雪艳  吴世新 《中国沙漠》2006,26(2):208-214
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获取了天山北麓阜康三工河地区1968年、1978年、1988年、2002年的荒漠化土地时空分布及各时段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数据,并对其荒漠化过程进行了空间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4 a来,三工河地区土地荒漠化以盐渍化为主、沙漠化及水土流失次之;荒漠化土地面积具有前期逐渐增加,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面积大幅度减少的趋势;土地盐渍化变化主要发生在绿洲内部,土地沙漠化变化主要发生在绿洲外围,而严重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山区;土地荒漠化的动态变化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生态系统的管理方式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95.
青藏高原北部移动冰丘破坏桥墩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北部常年冻土区断裂破碎带发育的移动冰丘对桥梁、涵洞、输油管道等工程设施具有不同形式的破坏作用。考虑移动冰丘与工程设施的相互作用,根据野外观测和实验资料设计模型,应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计算移动冰丘冻胀产生的位移场、应力场和桥墩弯曲应力,分析桥墩破裂机理。结果表明,移动冰丘能够产生11~-21 MPa的轴向应力和15~-31 MPa的主应力,在桥墩周围形成不同规模的应力集中区,导致桥墩发生显著偏移。桥墩的偏移和弯曲能够在桥墩内部产生高达61.9~64.6 MPa的张应力和-45.0~-49.0 MPa的压应力,超过桥墩的强度极限。在粗细桥墩连接部位,外侧形成张应力集中区,最大张应力达26~30 MPa;内侧形成压应力集中区,最大压应力达-25~-28.8 MPa。粗细桥墩连接部位外侧的张应力超过了钢筋混凝土的抗张强度,产生与野外观测资料基本吻合的桥墩破裂和结构破坏。移动冰丘导致桥墩变形破坏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能够为常年冻土区桥梁工程设计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力学参数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6.
青藏高原北部不冻泉移动冰丘及灾害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冻泉移动冰丘发育于青藏高原北部常年冻土区断裂破碎带,2001年仅在青藏公路东南侧形成1个小型冰丘,2002年在青藏公路西北侧形成低矮冰丘群,2004-2005年发展成为大型冰丘群,2006年移动冰丘的发育高度和分布范围进一步增大。不冻泉移动冰丘不仅穿刺青藏公路路基,破坏青藏公路桥涵结构,蚕食青藏公路路堤,影响青藏公路的交通安全;而且导致输油管道拱曲变形,诱发地面塌陷和地裂缝,产生显著的灾害效应。采用适当的工程措施,通过地下疏导或地表排放沿断裂破碎带上涌的地下泉水,能够有效减轻或防治不冻泉移动冰丘的灾害效应。  相似文献   
997.
新疆阿尔泰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脉岩浆—热液演化和成因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新疆阿尔泰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脉,由一陡倾斜的巨大岩钟和缓倾斜的板状体联合组成,总 体形态似一实心草帽。其空间分带十分明显,自外向内可依次划分出如下九个共生-结 构带 :Ⅰ 文象、变文象伟晶岩带;Ⅱ 糖粒状钠长石带;Ⅲ 块状微斜长石带;Ⅳ 白云母-石英 带;Ⅴ 叶钠长石-锂辉石带;Ⅵ 石英-锂辉石(-叶钠长石)带;Ⅶ 白云母-薄片状钠长石 带;Ⅷ 锂云母-薄片状钠长石带;Ⅸ 石英和微斜长石核。根据伟晶岩各共生-结构带的时 空关系、矿物的多世代性和矿物中的包裹体等特征,从岩浆-热液演化的角度,探讨了伟 晶岩的成因问题,认为:Ⅰ、Ⅲ带和部分Ⅱ、Ⅳ带主要是富水但水不饱和的伟晶岩浆 直接结晶的产物;Ⅴ、Ⅵ、Ⅶ带是在晶体相、熔体相和流体相三相并存的条件下,即岩浆— 热液过渡阶段结晶形成的;Ⅸ带是在热液早阶段从高温富硅酸盐溶质的超临界流体中结晶出 来 的;Ⅷ带和部分Ⅱ、Ⅳ带则是热液交代的产物。但交代流体不是从深部外来,而是从伟 晶岩浆体系本身在分异演化过程中发生液相分离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8.
矿物表面基团与表面作用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矿物的表面或界面过程存在于一切地质过程中,并在材料和环境科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矿物的表面结构、表面基团与表面作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矿物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表面基团类型的多种性和表面作用的多样性。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矿物表面功能基、表面配位反应、表面配合反应、表面氧化还原反应、表面异位催化反应和表面离子交换反应的类型及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99.
论建设监理标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理活动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日趋重要,制定统一的监理标准、使监理活动和对监理活动的评价得到进一步规范,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建设监理标准化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构想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00.
悬索缆道测流,往往使流速仪形成垂直偏角,对流速有一定影响.分别率定了LS25-1型旋桨流速仪和LS68-1型旋杯流速仪在不同下倾角时与流速的关系流速仪的垂直偏角对流速有明显影响,并随偏角的加大而增加,偏角在10°以内影响不大;同时也率定了LS68-1型旋杯流速仪自动调整垂直下倾角时与流速的关系,下倾角在10°~30°以内对流速无明显变化,超过30°时,流速系统偏小.解决办法是(1)流速小有偏角时用LS68-1型旋杯流速仪,流速大时用LS25-3型旋桨流速仪,二者均有自动调平的功能;(2)合理选择铅鱼的型式和重量,本文提供了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