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张峰  陈国兴  吴琪  周正龙 《岩土力学》2019,40(7):2695-2702
确保海床场地的动力稳定性是近海工程安全运行的前提。目前针对复杂应力路径对海域环境饱和粉土动力学行为特性的影响研究尚属少见。利用GDS空心圆柱扭剪仪,开展了轴向-扭转耦合循环加载的重塑饱和粉土不排水试验,模拟波浪的波幅大小和海床深度变化,以广义剪应变γg=5%为液化标准,研究了均等固结条件下循环应力路径(循环应力比CSR和循环加载幅值比δ)对饱和粉土不排水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SR与δ值的大小对饱和粉土的超静孔压与变形发展特性影响显著,圆形应力路径(δ=1)循环加载时饱和粉土最易液化;当CSR≤0.050时,饱和粉土不会发生液化;当CSR≥0.065且δ=1时,饱和粉土会发生液化;CSR> 0.150时,粉土易发生液化。γg与孔压比ru的相关性受CSR与δ值大小的影响较小,且γg可表示以r_u为变量的正切函数。以等效循环应力比ESR作为表征复杂应力路径下动应力大小的指标,饱和粉土达到γg=5%所需的液化振次NL与施加的ESR值具有事实上的唯一性关系,ESR随NL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22.
范玉梅  汤国毅  吴琪 《江苏地质》2019,43(4):684-689
为探讨含砾量Gc对砂-砾混合料排水剪切强度Sd的影响,对砂-砾混合料开展了一系列三轴排水试验。结果表明,Gc不同的混合料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呈应变硬化型和应变软化型2种不同的发展模式,随着Gc的增加,无论砂-砾混合料处于松散(Dr=0.2)、中密(Dr=0.4、0.6)还是密实(Dr=0.8)状态,排水剪切强度Sd均先略有降低后保持不变,最后迅速增加。研究发现,e、Cu、Cc和d50都不能作为合理描述不同Gc的砂-砾混合料Sd的参数,而具有不同Gc和Dr的砾-砂混合料的Sd均随等效骨架孔隙比esk的增大而降低,表明esk可以合理地表征砂-砾混合料Sd的物理状态。  相似文献   
23.
景亮  吴琪  方怡 《震灾防御技术》2020,15(4):696-707
为探讨测试方法、试验条件以及级配特征对砂-粉混合料剪切波速的影响,对具有不同细粒含量FC,相对密度Dr以及初始有效围压$\sigma_{3 \mathrm{c}}^{\prime}$的砂-粉混合料进行弯曲元和共振柱试验。结果表明:当Dr =35%或50%时,剪切波速Vs随FC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当Dr =60%时,Vs随FC的增大而减小;弯曲元试验测得的Vs明显大于共振柱试验测得的Vs,随着FC的增大,弯曲元试验与共振试验得到的Vs差值逐渐减小,而当FC>20%时,两种试验得到的Vs基本相同。在考虑Vs弥散性之后,不同FC的混合料弯曲元与共振柱试验得到的Vs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基于Hardin模型建立的砂-粉混合料Vs预测方法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24.
文蛤属(Meretrix)16S rRNA基因及ITS1序列的系统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利用线粒体16SrRNA基因片段及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区ITS1序列分析的方法,以近缘属的青蛤(Cyclinasinensis)为外群,对文蛤属的文蛤(M.meretrix)、丽文蛤(M.lusoria)、帘文蛤(M.lyrata)和斧文蛤(M.lamarckii)4种贝类进行了系统学研究。经ClustalX多重比对及DNAsp软件分析后,用PAUP4.0分析软件,计算出种间序列的碱基转换/颠换频率,利用邻接法NJ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帘文蛤与该属其他三种的分歧时间较早,两类序列与其他种类间的相对遗传距离分别在0.25866—0.28218和0.15644—0.20104之间。文蛤与丽文蛤间的16SrDNA及ITS1序列间的遗传距离仅为0.04805和0.04201,拓扑结构图显示关系很近,并且二者的分布区大面积重叠,其序列间的转换/颠换频率接近种内单元型(haplotype)间的序列变化,鉴于它们的贝壳形态有一定差别,应归为同一个种内的不同地理亚种比较恰当。  相似文献   
25.
青蛤(Cyclina sinensis)贝壳形态性状对软体部重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机抽取中国及日本海域的1龄青蛤(Cyclina shiensis)245个,分别测量其壳高、壳长、壳宽、韧带长、壳重及软体部重等形态学和生产性状,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决定系数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讨论了贝壳各形态性状对软体部重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蛤的壳高对软体部重相关系数r1y和直接影响通径系数Pi分别达到了0.953和0.938,统计检验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此外,壳高对软体部重的决定系数R12为0.9080,多元回归分析亦显示出青蛤的壳高与软体部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实验结论认为,壳高对青蛤的生产性状影响最大,可以作为青蛤种质选育的重要甄别性状.  相似文献   
26.
利用核糖体RNA的转录间隔区(ITS1)序列分析方法,以日本青蛤种群为外群,初步讨论了黄、渤海地区6个野生青蛤种群遗传变异和遗传结构。采用AMOVA方法对获得的24种单倍型序列进行了遗传变异水平和等级剖分。结果表明,ITS序列核酸多态性参数Pi为0.01973,Eta值为0.04624。青蛤各种群内的遗传变异水平较高,约占总变异的37.8%。但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于不同组团(日本海与黄、渤海),其变异达到总量的61.36%。黄、渤海地区青蛤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在0.00311-0.14914之间,P检验没有出现显著差别,说明该地区青蛤种群没有出现遗传分化,并存在7种共享单倍型序列,种群间有一定的基因交流。日本种群与黄、渤海地区各种群的遗传距离在0.44803-0.54122之间,经P检验均出现了显著性差异,形成了明显的地理隔离及遗传分化格局。  相似文献   
27.
吴琪 《湖南地质》2011,(11):52-53
有机磷类农药因药效高、残留期短的特点成为目前我国使用最广泛的杀虫剂。但在施用过程中部分有机磷类化合物会残留于自然水体和土壤中。由于有些有机磷类化合物毒性较高,易发生人、畜急性中毒,且在环境中有一定残留期,故准确地测定环境中的有机磷类化合物残留,对维护环境安全、保护人和牲畜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8.
29.
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 通过卫星图像深度学习进行滑坡识别的研究正在逐步展开。通过引入双重注意力机制, 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滑坡图像识别优化算法。基于统计的2 200张滑坡图像数据集, 探讨了10种网络结构及4种注意力机制对滑坡识别结果的影响, 并通过比例为4∶1的训练集和测试集进行滑坡识别, 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 ResNet结构相较于其他网络结构表现更为优秀, 就该算例而言, ResNet-101结构具有最高的召回率、精确率和F1度量。融入了双重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相较于单个神经网络而言, 滑坡识别的精确率更大, 且滑坡边界分割结果更接近于真实的滑坡边界, 其中, ResNet-101+DAN模型为最优模型。相较之下, 单个神经网络无法克服图像噪声的影响, 图像分割结果不佳。   相似文献   
30.
随着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开展,大区域实景三维重建与更新已成为迫切需求,其建模面积大、模型成果异构、多尺度等特点导致场景拼接与融合成为丞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别从影像及控制点重叠建立空三工程、包含相同控制点的空三工程融合2个角度,探究了从数据处理中实现三维场景拼接的方法,其次从模型成果的角度通过邻域瓦块的几何拓扑优化实现三维场景无缝拼接,文章对3种方法进行了试验对比及适用性分析,该研究解决了大场景三维模型拼接的问题,促进了实景三维高效高质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