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50篇
海洋学   15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2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72.
松辽盆地白兴吐铀矿床成因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白兴吐铀矿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高岭石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水云母化、绢云母化和赤铁矿化等低温热液蚀变发育,铀矿物与热液成因的胶状-团块状和莓状黄铁矿、铁白云石、赤铁矿等共生;(2)工业铀矿化呈脉状,铀矿物组合以铀石为主,少量为沥青铀矿和含钛铀矿物;(3)碳(δ13C为-2.68‰~-10.49‰)、氧(δ18 O为-10.74‰~-17.1‰)、硫(δ34S为12.24‰~14.33‰和-33.06‰)等同位素特征呈现出与大气成因水、岩浆热作用、生物改造和硫酸盐、碳酸盐岩的溶解作用关系密切。因此,认为矿床的成因具有明显的氧化作用和热液作用双重特征,铀矿化是浅部氧化作用和深部流体作用的综合结果,即矿床具有渗入型与渗出型"双开放成矿系统"的成因特点。  相似文献   
73.
通过遥感标准影像图制作、地质构造的解译推断和遥感蚀变信息提取等研究,将我国大陆划分为8大遥感特征区,对多条巨型控岩控盆断裂的分布特征进行修正和补充,在多个预测工作区中发现了隐伏断裂、火山机构、岩溶漏斗等,通过分析预测区内构造斜坡带和局部排泄带分布、岩体和断裂带的蚀变等成矿条件,结合铀矿地质信息预测了92片有利成矿区。  相似文献   
74.
分别采用分层总和法和有限元法对玉环县海堤的总沉降量及各级施工荷载作用下的沉降量进行了计算分析,为了加快排水固结,对海堤软土地基设计塑料排水板及分级加载程序,使海堤软土地基在预定时间内的固结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75.
宫景光 《地质论评》1944,9(Z2):230-234
全书分三部计二十章,第一部包括四章,对地质学作一简单介绍,说明地壳包涵之物质,构造以及野外制图方法,第二部详述地质学对土木工程之密切关系及应用,第三部提出本书  相似文献   
76.
顾及卫星钟随机特性的抗差最小二乘配置钟差预报算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更好地反映钟差特性并提高其预报精度,采用抗差最小二乘配置方法建立一种能够同时考虑星载原子钟物理特性、钟差周期性变化与随机性变化特点的钟差预报模型。首先使用附有周期项的二次多项式模型进行拟合提取卫星钟差的趋势项与周期项,然后针对剩余的随机项及其可能存在的粗差,采用抗差最小二乘配置的原理进行建模,其中最小二乘配置的协方差函数通过对比协方差拟合的方法并结合试验进行确定。使用IGS精密钟差数据进行预报试验,将本文方法与二次多项式模型、灰色模型进行对比,预报精度分别提高了0.457 ns和0.948 ns,而预报稳定性则分别提高了0.445 ns和1.233 ns,证明了本文方法能够更好地预报卫星钟差,同时说明本文的协方差函数确定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7.
78.
At present, the methods widely applied to assess ecological risk of heavy metals are essentially single-point estimates in which exposure and toxicity data cannot be fully used and probabilities of adverse biological eff ects cannot be achieved. In this study, based on investigation of concentrations of six heavy metals (As, Hg, Pb, Cd, Cu, and Zn) in the surface seawater and sediment near the outlet of a zinc factory, located in Huludao City, Liaoning Province, China, a tiered approach consisting of several probabilistic options was used to refine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for the individuals. A mixture of various heavy metals was detected in the surface seawater, and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index (PERI) was adopted to assess the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of heavy metals in the surface sediment. The results from all levels of aquatic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in the tiered framework, ranging from comparison of single eff ects and exposure values to the use of distribution-based Hazard Quotient obtained through Monte Carlo simulation, are consistent with each other. Briefly, aquatic Zn and Cu posed a clear ecological risk, while Cd, Pb, Hg, and As in the water column posed potential risk. As expected, combined ecological risk of heavy metal mixture in the surface seawater was prove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risk caused by any individual heavy metal, calculated using the concept of total equivalent concentration. According to PERI, the severity of pollution by the six heavy metals in the surface sediment decreased in the following sequence: Cd>Hg>As>Pb>Cu>Zn, and the total heavy metals in the sediment posed a very high risk to the marine environment. This study provides a useful mathematical framework for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s.  相似文献   
79.
复杂周边条件下异形基坑承压水抽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军帅  陈焘  宫全美  周顺华 《岩土力学》2011,32(Z2):268-273
以上海自然博物馆深大异形基坑为背景,为了保护周边环境,针对日益突出的承压水问题,降压前进行了承压水抽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地下连续墙插入承压含水层的深度小于承压含水层厚度的1/3时,可以忽略地下连续墙的阻隔效果;用水头恢复比 表征抽水试验结束后的水位恢复情况,发现停抽10 min 可达到10%,水位稳定时 只能达到94.5%;单井抽水能够达到的降压效果是有限的,与降压前的承压水头埋深无关;群井的降压效果随着抽水井数量的增大而增大,但是随着承压水头埋深的加大,增加相同数量的降压井产生的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80.
砂性土成拱应力释放特性的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剑  周顺华  宫全美 《岩土力学》2013,34(2):395-403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卸荷尺度及孔隙率对砂性土成拱应力释放特性的影响,并应用离散元分析软件PFC2D进一步对颗粒摩擦性质影响、成拱后应力场以及位移场变化规律和应力释放分区进行了细观研究。研究发现:(1)数值模拟对卸荷尺度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与室内试验一致,应用PFC2D研究砂性土应力释放特性是可行的。(2)应力释放区内竖向应力释放大于应力加载区,而水平应力释放小于应力加载区;侧压力系数在应力释放区内距离卸荷位置越近增量越大,而在应力加载区距离卸荷位置越近增量越小。(3)砂性土摩擦性质会减小土体成拱对应力释放以及侧压力系数变化的影响。(4)应力释放随着卸荷尺度及孔隙率的增大而增大;对于侧压力系数,在应力释放区内随着卸荷尺度或孔隙率的增大而增大,而在应力加载区随着卸荷尺度或孔隙率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