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71篇
地质学   82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5 毫秒
121.
热液活动对东二沟剖面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热液活动是否会破坏烃源岩的形成。对塔里木盆地东二沟剖面玉尔吐斯组进行地球化学分析,利用δEu、Fe/Ti和(Fe+Mn)/Ti比值研究热液活动,Al/Ti比值替代古生产力,V/Cr、V/(V+Ni)和Ni/Co比值代表氧化还原环境,进而探讨热液活动与古生产力、氧化还原条件以及有机质含量之间的关系。玉尔吐斯组沉积时古生产力水平较低,为贫氧-厌氧环境,下部具有较强的热液活动,中上部热液活动较弱。下部的热液活动虽然促进了古生产力的提高,但TOC含量整体较低,为0.01%~3.58%,平均值为0.64%;中上部热液活动较弱,古生产力水平较低,TOC含量却较高,为0.06%~12.19%,平均值为8.95%,是较好的烃源岩层。岩石薄片显示,与热液活动相关的硅质岩中含有大量的藻类。研究结果表明,较强的热液活动会带来大量的富硅流体,稀释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对烃源岩的形成起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22.
番禺低隆起是珠江口盆地重要的含油气区。区内的韩江组可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其顶底界面均以削蚀和上超不整合及其对应的整合为界;依据四级旋回的海泛面可进一步划分出11个四级层序或体系域。三级层序SQhj1上部的2个四级层序发育两套具有前积结构的三角洲沉积,SQhj2的低位域广泛发育下切谷充填和低水位楔。结合钻井约束的地震沉积学和古地貌学分析,揭示了四级层序沉积相的平面分布和演化。高位域三角洲前缘砂坝和水下水道、低位下切水道及低位楔三角洲、海滩砂坝砂体等为区内主要的储集砂体,它们与其上覆的海进泥岩形成良好的储盖组合,沿上超斜坡带、下斜坡或坡折带可形成岩性地层圈闭。  相似文献   
123.
根据NCEP/DOE再分析资料的地面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以及MICAPS天气图资料识别的高原低涡资料集,研究了近30年来青藏高原夏季地面热源和高原低涡生成频数的气候学特征,分析了高原地面加热与低涡生成频数的时间相关性及其物理成因.得到如下认知:夏季高原地面感热通量的气候均值为58 W m-2,近30年地面感热总体呈微弱的减小趋势.其中在1980年代初期和21世纪前10年的大部分时段,地面感热呈增大趋势,而中间时段呈波动式下降.地面感热具有准3年为主的周期振荡,1996年前后是其开始减弱的突变点.高原夏季地面潜热通量的气候均值为62 W m-2,近30年呈波动状变化并伴有增大趋势.地面潜热的周期振荡以准4年为主,地面潜热增大的突变始于2004年前后.夏季高原地面热源的气候均值为120 W m-2,其中地面感热与地面潜热对地面热源的贡献在夏季大致相当.地面热源总体呈幅度不大的减弱趋势,其中1980年代到1990年代末偏强,21世纪前6年明显偏弱,随后又转为偏强.地面热源亦呈准3年为主的周期振荡并在1997年前后发生由强转弱的突变.根据MICAPS天气图资料的识别和统计,近30来夏季高原低涡的生成频数整体呈现一定程度的线性减少趋势,低涡高发期主要集中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中后期.低涡生成频数有准7年为主的周期振荡现象,自1990年代中期开始的低涡生成频数的减少态势在1998年前后发生了突变.夏季高原低涡生成频数与同期高原地面感热呈高度正相关,与地面潜热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但与同期地面热源仍呈较显著的正相关.因此,在气候尺度上,高原地面热源偏强特别是地面感热偏强的时期,对应高原低涡的多发期.本研究从气候统计的时间相关性角度揭示了高原地面加热作用对催生高原低涡乃至高原对流活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4.
海洋环境监测标准是指导我国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的技术依据,其使用规范了海洋环境监测业务工作的运行,提高了日常监测工作效率,保证了监测数据的质量,这类标准的实施对海洋环境保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标准发布实施后,及时掌握标准的使用信息并对实施情况做出科学评估是海洋标准化管理部门的工作内容之一。针对海洋环境监测标准实施水平这一评估目标,使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标准评价模型,构造各评价因素的重要性判断矩阵,确定各评价因素的权重,对调查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得出36项海洋环境监测标准的综合评价分值。根据分值特点,建立五级评价等级,对各项标准进行分级评价,得到标准实施水平呈明显分化格局的结果,最后对这一结果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提高标准的实施水平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5.
春季西太平洋海表面温度对我国江南春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NCAR提供的第5代全球大气环流模式CAM3.1探讨了春季西太平洋副热带地区海表面温度对我国江南春雨的影响。数值试验结果表明:春季西太平洋副热带地区海表面温度升高可引起同期东亚—西太平洋副热带纬向海陆热力差异减弱,进而引起3—4月青藏高原东南侧的低涡强度减弱,该低涡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之间的位势梯度减小,中低纬度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减弱,其北侧的850 hPa西南风强度相应减弱,因此西南暖湿气流输送也随之减弱,造成江南地区的水汽通量辐合强度明显减弱,这种环流分布状况将不利于出现较强的江南春雨,导致江南春雨强度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26.
海河流域水土流失微地貌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外引进的3D激光地貌分析仪的组成及技术指标.在海河流域水土流失区进行水土流失微地貌测量,获取了数据,并就地表高度、坡度、典型剖面和粗糙度等方面分析了仪器的先进性,提出了设备引进和实地测量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7.
数字水印技术是基础地理信息产品版权保护的重要手段。该文将提出一种在Personal Geodatabase的数字线划图数据中添加水印的方法,将置乱后的水印信息添加到数据的最小外接矩形信息中,保证数据精度不受水印的影响,通过水印信息的提取技术可有效实现数据的可追溯。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8.
There has been a lot of discussion about the atmospheric heat source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TP) and the low-frequency oscillation of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However, the research on low-frequency oscillation of heat source over TP and its impact on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re not fully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vertically integrated apparent heat source which is calculated by the derivation method, main oscillation periods and propagation features of the summer apparent heat source over the eastern TP (Q1ETP) are diagnosed and analyzed from 1981 to 2000.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Summer Q1ETP has two significant oscillation periods: one is 10-20d (BWO, Quasi-Biweekly Oscillation) and the other is 30-60d (LFO, Low-frequency Oscillation). (2)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is found between Q1ETP and rainfall over the eastern TP in 1985 and 1992, showing that the low-frequency oscillation of heat source is likely to be stimulated by oscillation of latent heat. (3) The oscillation of heat source on the plateau mainly generates locally but sometimes originates from elsewhere. The BWO of Q1ETP mainly exhibits stationary wave, sometimes moves out (mainly eastward), and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BWO from the Bay of Bengal. Showing the same characteristics as BWO, the LFO mainly shows local oscillation, occasionally propagates (mainly westward), and connects with the LFO from East China. In summary,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study on BWO of Q1ETP.  相似文献   
129.
普惠金融对降低贫困和促进发展成果分享具有重要意义,是国际金融地理学的重要研究议题。论文基于2005—2021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3421篇核心期刊论文,利用知识图谱可视化技术分析了中国普惠金融研究的基本特征和热点演化,结果表明:(1)学术成果经历缓慢增长、快速增长、加速增长3个阶段,研究热点经由金融排斥、普惠金融到数字普惠金融的演化,其中农村、区域差异、空间格局及发展效应是各阶段的共同关注;(2)国内普惠金融研究具有学科交叉性、包容性、开放性,多学科的参与推动着普惠金融研究的蓬勃发展,在学科交叉融合过程中,不同学科又有各自的关注点;(3)基于金融地理学视角,提出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过程、地方普惠金融发展的文化经济因素与关系网络、普惠金融的发展效应、金融科技的空间性及其潜在影响等未来研究议题。  相似文献   
130.
收集2008—2015年辽宁境内ML≥3.0地震波形资料,读取P波初动,采用P波初动方法,求解地震震源机制解。分析盖州震群、海城序列等地震的震源机制不同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