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34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近年我国震后趋势判定与后续强震预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详细论述了近年来我国在震后趋势判定与后续强震预测研究中取得的重要进展:(1)对近年发生的重大社会影响的一系列6级以上强震的震后趋势后判断迅速,正确,取得了突出的社会减灾实效;(2)对中强地震发生后后续强震的短临预报取得明显进展,曾较成功地预报1995年7月12日孟连西7.3级强震以及1997年4月伽师4次6级以上强震;(3)在国外大震现场的国际合作了开创了震后趋势判定的成功范例;(4)后续强震预测  相似文献   
82.
6.1 概况 自亚洲地震委员会第一届会议(1996年8月于中国唐山)以来的近2年中,又有一系列强震在亚洲地区发生,这些强震袭击了亚洲地区的一些城市和乡村,造成了严重的灾害和损失.但另一方面,每一次地震都给人们带来许多新的认识,其中包括地震发生的区域地震构造、地震活动性和地震破裂特征,以及现有各种不同类型建筑物的破坏特性等.这个专题重在介绍、讨论和交流近期的破坏性地震所带来的最新信息,其中包括对地震构造的研究和推论,各种建筑物和其他工程结构的地震反应和典型破坏等.  相似文献   
83.
焦明若  张国民 《地震学报》1999,21(2):122-132
利用粘弹性有限元模型,采用最新发表的边界位移速率结果,对中国大陆有其郊区的基本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主要内容有:最大剪应力及其变化速率的模拟,最大剪应变及其变化速率的模拟和剪应变能密度及其变化速率的模拟,针对中国大陆及其郊区地震活动在时空分布上高度不均匀之特点,将中国大陆东西部地震能量释放进行归一化处理,即得到归一化的本底能量值,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际地震活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用上述模拟结果可以  相似文献   
84.
对1999年8月17日伊兹米特7.4级地震后的2069次M≥2.0余震进行了时间、空间序列分析,并对所得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5.
焦明若  张国民 《地震》2001,21(3):21-30
通过对滑动方向相反的含障碍体平行断层失稳破坏岩石破裂实验的应变场时空分布特征的分析,探讨了岩石破坏过程和破坏方式。并且通过对平行断层和障碍体破坏所产生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分析,进一步研究了这种滑动方向相反的含障碍体平行断层失稳破坏的增、减震机制,结果表明是一种互为增震机制。最后通过数值模拟技术对实验的破坏过程进行了模拟,证明了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一致,说明实验结果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86.
华北地区是我国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中心, 也是我国地震多发地区之一。 华北地区历史地震资料记载时间较早且较为连续, 是研究我国强震活动的理想试验场。 选取第三、 第四活动期M≥6.0地震目录作为基础资料研究华北地区强震活动特点。 首先探讨华北地区强震活动与活动地块、 边界带的关系, 然后从时间和空间上分析华北地区强震活动的轮回性阶段及其期幕活动特点, 最后计算未来5年华北地区发生下一次M≥6.0地震的累积概率和条件概率。 研究结果表明: ① 华北地区M≥6.0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活动地块的边界带, M≥7.0地震则全部发生在活动地块的边界带上, 同时华北地区地震应变释放速率与边界带的构造活动速率呈线性相关; ② 第四活动期各活跃幕的能量释放均低于第三活动期, 因此华北地区未来仍可能发生M≥6.0地震; ③ 第三、 第四活动期的主体活动区存在显著差异, 且第四活动期的强震活动较第三活动期向东迁移; ④ 在2020年年初发生第四活动期闭幕M≥6.0地震的累积概率为80%左右, 而在2022年年底前发生M≥6.0地震的条件概率为50%。 本研究可为华北地区地震大形势分析和中长期地震危险性预测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7.
针对过去应变积累释放曲线或模型存在的不足,根据G-R关系以及能量震级经验关系, 推导出一个相对独立的应变积累速率公式. 同时在活动地块假说基础上,选取了中国大陆地震活动较为典型的几个地块分区,在考虑历史地震目录完整性基础上,利用1970年以来的小震资料,计算了各地区6级以上地震的年均应变积累速率,从而给出各地震分区相对的地震活动水平;并将之用于改进后的模型,通过对各地震分区现今所处应变状态以及目前状态在其地震轮回活动中所处阶段的研究,探讨了各地震分区的未来地震形势.   相似文献   
88.
张国民 《地理教学》2012,(14):25-27
一、教学问题的发现本人在刚开始带高三的时候,上课基本采用的是梳理知识结构一例题分析一模拟练习一阶段性测试这样的模式,上课时尽量讲得细点、挖得深点、拓得广点、练得多点。自己认为这样的课堂效率高,学生听的认真,笔记做得勤快,心理感觉比较踏实,但是一次测试的结果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89.
地震中短期前兆某些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焦明若  张国民 《地震》2000,20(3):29-36
从前兆分段的物理基础出发,对强震和中强震的中短期异常(1年尺度)基本特征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认为地震活动性中短期异常以在震中附近出现中短期(约1年)平静为最主要特征,并出现中短期空区。对于多种学科中短期前兆异常的特征,从总体上看尚处于中期阶段的整体发展过程之中。由于不同震级强度的地震,其约1年的时间尺度对其孕震过程的内涵来说有较显著的差异,对7级以上大震和中强地震的中短期前兆异常特征分别进行了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90.
引言 在1979年4月巴黎国际地震预报讨论会上,苏联学者基里斯—博洛克和美国学者诺波夫等联合发表题为“余震的爆发,强震的长期前兆”的文章,文中提出考察主震后时间间隔e内的余震数,将余震足够多(即“余震爆发”)规定为地震活动性的一种异常图象(B图象),并用其对美国加利福尼亚、日本、新西兰等地震区的地震活动进行后验,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作者们认为余震序列的某些特有性质包含有丰富的前兆信息,用这些特征可以作为地球内部应力和介质强度不稳定度的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