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62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内蒙古宁城地区道虎沟化石层同位素年代学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20  
在内蒙古宁城道虎沟地区新发现了一套化石层,该化石层所代表的道虎沟生物群是研究燕辽生物群灭绝原因和探寻热河生物群起源之迷的关键,精确的Ar-Ar和SHRIMP U-Pb测年表明,道虎沟化石层之上的中一酸性火山岩的年龄在164~165 Ma左右,道虎沟化石层的时代大于或等于165 Ma。据此认为,道虎沟生物群在时代上比热河生物群早数千万年以上,应属于燕辽生物群,或者属于燕辽生物群与热河生物群之间的过渡类型。  相似文献   
82.
青藏高原东南缘晚新生代幕式抬升作用的Ar-Ar热年代学证据   总被引:58,自引:29,他引:58  
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鲜水河断裂带是一条大型的活动左旋走滑断裂带,对该断裂带进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可以为青藏高原东南部物质迁移和构造隆升历史研究提供时代依据.Ar-Ar热年代学研究表明,鲜水河断裂带在晚新生代持续的左行走滑活动过程中,沿断裂带不同区段发生了显著的差异隆升.以黑云母的Ar同位素体系封闭温度作参照点,鲜水河断裂带北西段、中段、南东段抬升冷却穿过350℃温度点的时间分别为10.39~10.13Ma、5.70~4.42Ma和3.60~3.46Ma.这一研究结果证明青藏高原东南缘在晚新生代以来发生了幕式抬升作用,幕式抬升作用发生的时代分别为~10.1 Ma、5.7~4.4Ma和~3.6Ma.  相似文献   
83.
Carbon and nitrogen stable isotopes are useful tracers for distinguishing marine and terrestrial plant sources of sedimentary organic matter(OM),and for identifying OM from different types of plants.By analyzing the carbon and nitrogen stable isotopes of marine and riverine sediments from Bohai Bay and its catchment,we were able to identify the source of OM in these sediments.The stable carbon isotope values of Bohai Bay sediments were between-22.94‰ and-23.90‰,while those of riverine sediments were from-24.45‰ to-32.50‰.Marine algae were the main source of OM in Bohai Bay sediments.However,lacustrine algae were the main source of riverine sediments,not terrestrial OM.The nitrogen isotopes in Bohai Bay sediments decreased in eastward direction,with increasing distance from the coastline,which suggested a higher degree of impact from human activities along the coast.  相似文献   
84.
针对连云港市东西连岛周边海域近几年围填海的建设,使用2012年无人机影像、历史航空影像和高分一号卫星影像,应用遥感影像解译和信息提取技术,提取了2009年、2012年和2013年的围填海信息,并分别开展了2009年~2012年和2012年~2013年两个时段的围填海遥感监测与分析。结果显示:2009年~2012年间围填海面积为6.3852 km2,以围海为主,围填海主要分布在连云港港口东部区域;2012年~2013年间,均为填海,面积为0.2581 km2,主要分布在连云港港口内部。  相似文献   
85.
山东省是我国重要的海洋大省和文化大省,其沿海地区海洋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山东省海洋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不断深入,各地海洋文化遗产遭受不同程度的损毁和破坏,因此要研究探索一条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的路子,切实服务于山东海洋强省和文化强省的建设。文章立足山东省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和海洋文化遗产管理保护现状,结合山东海洋文化遗产资源禀赋,探索山东省海洋文化遗产产业发展的布局、模式和重点产业,并从组织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保障措施,对于促进山东省海洋经济和海洋文化遗产保护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对其他沿海地区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6.
针对地图图面设计制作的统一协调性在定量评判分析上具有不确定性及其视觉平衡质量的衡量指标缺乏的问题,该文采用图像处理领域的灰度分布均衡方法及力矩平衡原理,提出了一种定量测度地图图像视觉平衡质量的新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简单易行,同时适用于矢量地图和影像地图视觉平衡判定,相比于传统评价模型,不仅可定量判断出地图图像是否达到视觉平衡,而且可据视觉平衡质量的衡量指标对地图图像视觉平衡质量排序,还可给出未达视觉平衡地图图像其视觉重量在横纵轴的偏重情况。  相似文献   
87.
根据刘次全研究员等发现的蛋白质与其编码mRNA二级结构之间可能存在着二级结构单元 数目间的对应关系,首次深度参照P53蛋白质N/C编码mRNA二级结构预测P53蛋 白质N/C末端相应的二级结构。预测结果显示,在P53蛋白质N端1-93残基肽段可能存在四个α螺旋结构(14-26,38-46,51-56,68-70aa)。在P53蛋白质C端单体聚合区以后的区域可能存在另外两个α螺旋(368-373,381-  相似文献   
88.
沙生濒危物种霸王的高频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实验选用霸王无菌苗的茎尖、子叶、下胚轴和胚根作为材料,研究霸王不同外植体的离体培养技术。结果表明,霸王茎尖是诱导丛生芽的良好外植体,而子叶、下胚轴和胚根是诱导愈伤组织的良好外植体;霸王茎尖的最适增殖培养基是:MS+6-BA 5.0 mg·L-1+NAA 1.0 mg·L-1;最适生根培养基是:MS+IAA 1.5 mg·L-1;最适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是:MS+6-BA 1.0 mg·L-1或MS+6-BA 1.0 mg·L-1+NAA 0.5 mg·L-1。沙质基质为霸王组培苗过渡的最佳基质。  相似文献   
89.
2009年姚安6.0级地震震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姚安6.0级地震震区的土木结构、砖木结构、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房屋、生命线系统的概况及震害特征。分析了各种破坏产生的机理,提出了震区在恢复重建与规划发展时的建议、各类建(构)筑物加强抗震的措施。  相似文献   
90.
为研究连云港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区建设前后的水动力环境变化,利用DHI MIKE水动力模块模拟2002年和2016年人工渔礁区建设前后的水动力环境,并分析人工鱼礁区潮流为SE方向时顺流方向纵断面流速和流向的空间变化规律以及工程前后鱼礁区内水质和水生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人工鱼礁区建成后,工程海域垂向流速和流向变化较大,水平流速和流向变化较小;由于附着在人工鱼礁上大型藻类的生长,水质逐年变好,且水生物量也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