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4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冈底斯带西段革吉县南部地区新发现了具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铁矿及含铜铁矿点4处、银铜多金属矿点2处.重点对桑穷勒磁铁矿、含铜磁铁矿及列马镜铁矿进行了初步评价.其中前者磁铁矿矿石资源量为401.59Mt,后者镜铁矿矿石资源量18.50Mt.这是冈底斯带西段铁矿等找矿工作的重要新进展.  相似文献   
32.
在地层、古生物、区域构造、第四纪地质等方面取得若干新进展。如:查明吉隆沟前寒武纪至侏罗纪地层剖面完全可与经典的聂拉木-樟木剖面对比,是喜马拉雅地区又一极为重要的剖面;进一步确定了雅鲁藏布江结合带具有分带特征,并划分出南、北2个不同时期的蛇绿混杂岩带;在扎东、穷果等地发现多处古人类活动遗迹。  相似文献   
33.
在地层、古生物、区域构造、第四纪地质等方面取得若干新进展.如:查明吉隆沟前寒武纪至侏罗纪地层剖面完全可与经典的聂拉木-樟木剖面对比,是喜马拉雅地区又一极为重要的剖面;进一步确定了雅鲁藏布江结合带具有分带特征,并划分出南、北2个不同时期的蛇绿混杂岩带;在扎东、穷果等地发现多处古人类活动遗迹.  相似文献   
34.
于2000-2005年在藏西南地区进行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先后发现了古人类活动遗迹点13处,共采集到各类石器、古陶片、骨片等1697件,为雪域高原古人类发展演化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经研究认为,主要为中石器文化时代的产物,部分有新石器文化的叠加,仅个别为旧石器文化时代的产物。  相似文献   
35.
应用活动观点划分麻粒岩相,高角闪岩相和低角闪岩相3个地层区。将全省太古宙地层划分为子岭片麻岩,变质火山-沉积岩系,面型英云闪长质-花岗闪长质片麻岩,TTG型高位侵入岩套和花岗岩等5大套岩石地层,并按基本岩石地层单位建立地层序列表,对太古宙一早元古代壳运行和主要构造事件,多期变质作用等进行论述,划分出三期褶被,三期韧性剪切带,提出区域性递增变质带新概念,论证了安子岭片麻岩是最古老的的陆壳。  相似文献   
36.
河北省平泉县光头山岩体为一个碱性花岗岩体。该岩体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独特,是冀北少见的碱性花岗岩体,形成于晚三叠世,对于研究燕山板内造山印支期岩浆构造活动特点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该岩体空间分布有一定的局限性,仅见于丰宁一隆化断裂带东部光头山一带,且断裂带在岩体通过之处构造活动特征不明显,因而暗示该断裂带形成时代可能为早三叠世。  相似文献   
37.
河北省围场-隆化一带中生代侵入岩分布广泛,其形成与板内造山作用关系密切。在区域地质调查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把该区侵入岩划分为9个岩石谱系超单元。依据不同时代侵入岩的演化规律、就位机制、区域构造格局与演化序列以及地质建造与改造等,可将本区中生代燕山板内造山过程划分为两个侵入岩-造山旋回。第Ⅰ期侵入岩-造山旋回(晚三叠世早期-中侏罗世晚期)由A型侵入岩-伸展构造组合、Ⅰ型侵入岩-收缩构造组合和S型侵入岩-收缩构造组合组成,其相应的造山构造阶段早期呈拉张环境,中期和晚期为挤压;第Ⅱ期侵入岩-造山旋回(晚侏罗世早期-早白垩世晚期)由A型侵入岩-伸展构造组合组成,为断块式造山,形成了盆-山体系。  相似文献   
38.
为解释冈底斯南缘新发现的中基性岩体构造环境及物质来源等信息,以西藏自治区贡嘎县昌果乡辉长闪长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组成、全岩地球化学分析,得到岩体锆石年龄为(165±1. 1) Ma。样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具有富铝(Al2O3=18. 84%~20. 70%)、富钾的特征,在构造判别图解中样品多落在挤压岛弧区域,表明其形成构造环境应为俯冲岛弧环境。样品具较为平缓的稀土配分曲线,岩浆分异程度较低,无明显Eu异常,(La/Yb)N平均值为2. 30(<4. 3),与幔源岩浆的稀土配分型式相似。锆石Hf同位素显示εHf(t)值为很高的正值(12. 97~18. 74),二阶段模式年龄集中在150~218 Ma,略大于其侵位年龄,表明幔源岩浆在侵位过程中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史认为该岩体形成于新特提斯洋向冈底斯俯冲过程中的成熟岛弧期,从而也进一步证实了南冈底斯在中侏罗世处于俯冲岛弧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39.
西藏仲巴县穷果北部日喀则弧前盆地地层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区内发育完好并保留下来的白垩纪—始新世地层的研究,海相白垩纪日喀则群自下而上可划分为昂仁组、帕达那组、曲贝亚组;古新世—始新世错江顶群包括下部曲下组和上部加拉孜组,整合覆于错江顶群之上的“如角藏布砂砾岩”为弧前盆地封盆粗碎屑岩。日喀则群与错江顶群在沉积学、地层古生物学及构造地质学诸方面的差异揭示了两群之间,更确切地说,曲贝亚组与曲下组之间呈不整合接触,该不整合形成于坎潘期—马斯特里赫特期与丹尼期之间。该区日喀则弧前盆地完整的地层序列全面再现了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过程,两板块的碰撞和新特提斯洋的彻底关闭发生在弧前盆地封盆粗碎屑岩沉积结束以后,这比原来认识的要晚些。  相似文献   
40.
西藏普兰、吉隆沟一带藏南拆离构造发育较为完整,主滑脱面位于基底聂拉木岩群与盖层肉切村群及绒沙组之间,但部分地段被中新世二长花岗岩侵蚀。调查研究认为,藏南拆离构造具有长期、多期活动性,不仅在中新世有多次强烈活动,而且在古生代至中生代长期伸展拉张作用过程中就已逐步形成并不断活动,至少在早石炭世、早二叠世、早三叠世、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等均有过较强烈至强烈的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