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56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23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朱平  吕美仲 《气象科学》1991,11(1):57-65
本文利用有效位能收支方程对1979年1月10日出现于西太平洋的爆发性发展气旋进行了有效位能的收支分析,讨论了气旋发展和有效位能的产生、释放的关系。计算了有效位能的转换效率。结果表明,非绝热加热和大尺度背景场对有效位能的变化均是重要的。在非绝热加热中,大尺度和对流性凝结潜热的释放对气旋的发展都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2.
潍坊地区降水性层状云特征及云水资源的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我省自1989年开展飞机人工增雨工作以来,催化对象以降水性层状云为主。飞机人工增雨基地设在潍坊市,我们已就影响其降水天气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作业条件的选择等问题做了初步分析。分析表明:该地区飞机增雨作业季节(3—6,9—10月)以层状云降水为主,各类系统产生层状云降水的日数占各自降水总日数的70—95%,其中黄淮气旋产生层状云降水日数占该系统降水总日数的95%。同时降水性层状云具有维持时间长,范围广,云层稳定少变等特点,适宜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降水性层状云的  相似文献   
103.
正因为气旋和锋面的中尺度结构决定了降水的不均匀性以及云和风的不断变化,所以这种中尺度结构受到气象学家的特别关注。M.JShield,R.M.Rauber和M.K.Ramamurthy利用对气旋的野外综合实验资料,提出了强气旋系统中降水和云的不同类型的中尺度结构。  相似文献   
104.
两次飞机增雨作业效果的非参数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我省飞机增雨作业区域的不确定性,采用移动的“影响区”和一个与之相对应的“对比区”的划分方法,对1989年9月25日和9月26日两次飞机增雨作业,用W-M-W法的u检验、符号检验和Wilcoxon带符号的秩和检验三种方法[1]对作业的增雨效果进行了非参数检验。结果表明:作业开始后3小时“影响区”与“对比区”雨量有显著性差异,人工催化使影响区雨量较对比区明显增大;而作业开始后3小时影响区雨量与同区域作业前3小时雨量无显著差异或比作业前减小,这可能是由于作业时段处于系统后部,降水系统和云层已开始减弱,人工增雨率被自然降水的时间变率覆盖所致。  相似文献   
105.
106.
陶国保  朱平 《地震地质》1991,13(2):129-137
在前人对浙、闽及近海大地构造认识的基础上,根据地质、物探、同位素年代资料,按地体构造概念提出了我们的见解。本区是一个前新生代地体碰撞构造区,由西往东有下列地体及地体碰撞带:闽西北地体,龙泉碰撞带,浙东南地体,东南沿海碰撞带,温东地体。舟山-平湖断裂是分隔本区与北面不同地质区的平移断层(或古转换断层)。前新生代的大地构造演化就是这些地体漂移、碰撞拼贴和俯冲带跃移史  相似文献   
107.
在浙江诸暨璜山、桐树林等地的前寒武纪石英闪长岩中,平行于黑云母(010)面的六方放射状裂理,是快速冲击变形事件中形成的显微构造特征,称为黑云母击象(Percussionfigures)。沿黑云母裂理分布的微粒氧化铁暗化轨迹,及其矿物化学式中SiⅥ离子数的降低、A1Ⅵ、TiⅥ、MgⅥ等离子数的升高,晶格参数b(kx)的延展,是事件过程瞬间高温、高压环境的成因标志。黑云母上述特征和多方位扭折带的出现、斜长石显微晶洞的发育,均为该事件引发的有限非稳态场中变形矿物的组合态。本文以此作为探讨,反演石英闪长岩与华夏古地体俯冲过程中,地壳深部古地震(即快速冲击变形事件)成因机制的显微矿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8.
109.
沿江南、华夏古地体斜接遇合的古缝合线。绍兴—江山对接带分布的同构造期的石英闪长岩,为前寒武纪同熔型或M(I)型中酸性侵入岩,属于深源原生含金建造。岩体南部呈NE-SW向分布的糜棱岩带与金矿化密切伴生,构成浙江中部最主要的金矿带。其中金矿地质、金矿元素地球化学规律,金矿成因矿物、稀土、同位素等特征,具有不同于两侧古地体中含金建造的独特性。金矿带中Au与Cd、Cu、Zn、Hg等元素之间相关关系及金矿成因类型的多元化特征,在中国主要金矿类型中尚属少见。  相似文献   
110.
1986年11月20—22日在云南省东川市,由云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主持,对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和云南省东川市泥石流防治研究所共同承担的《云南小江流域泥石流综合考察与防治规划》研究课题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